本文目錄一覽:
- 1、python中路徑及目錄的表示方法
- 2、python選擇結構分為哪幾類?每一類的語法格式怎麼書寫?
- 3、Python表達式換行符語句怎麼寫?
- 4、python中的a in b for a in c如何理解?
python中路徑及目錄的表示方法
因此在python中,下面這兩種寫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c:/test/my doc”
“c:\\test\\my doc”
1、當前目錄:os.listdir(“.”) f1 = open(‘xugang.txt’,’w’)
2、父目錄:os.listdir(“..”) f1 = open(‘../xugang.txt’,’w’)
3、根目錄寫法一:os.listdir(‘/’) f1 = open(‘/xugang.txt’,’w’)
4、根目錄寫法二:os.listdir(‘\’) f1 = open(‘\xugang.txt’,’w’)
5、子目錄:os.listdir(‘mytext’) f1 = open(‘mytext/xugang.txt’,’w’)
(備註:假設當前目錄中有一個名為mytext的子目錄要訪問 )
python選擇結構分為哪幾類?每一類的語法格式怎麼書寫?
分三類:單分支,雙分支,多分支。
輸出
用print()在括號中加上字符串,就可以向屏幕上輸出指定的文字。比如輸出’hello, world’,用代碼實現如下:
print(‘hello, world’)
print()函數也可以接受多個字符串,用逗號“,”隔開,就可以連成一串輸出:
prin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print()會依次打印每個字符串,遇到逗號“,”會輸出一個空格
print()也可以打印整數,或者計算結果:
print(300)
300
print(100 + 200)
300
因此,我們可以把計算100 + 200的結果打印得更漂亮一點:
print(‘100 + 200 =’, 100 + 200)
100 + 200 = 300
輸入
Python提供了一個input(),可以讓用戶輸入字符串,並存放到一個變量里。比如輸入用戶的名字:
name = input()
Michael
當你輸入name = input()並按下回車後,Python交互式命令行就在等待你的輸入了。這時,你可以輸入任意字符,然後按回車後完成輸入。
輸入完成後,不會有任何提示,Python交互式命令行又回到狀態了。那我們剛才輸入的內容到哪去了?答案是存放到name變量里了。可以直接輸入name查看變量內容:
name
‘Michael’
結合輸入輸出
name = input()
print(‘hello,’, name)
數據類型
整數
Python可以處理任意大小的整數,當然包括負整數,在程序中的表示方法和數學上的寫法一模一樣,例如:1,100,-8080,0,等等。
計算機由於使用二進制,所以,有時候用十六進制表示整數比較方便,十六進制用0x前綴和0-9,a-f表示,例如:0xff00,0xa5b4c3d2,等等。
浮點數
浮點數也就是小數,之所以稱為浮點數,是因為按照科學記數法表示時,一個浮點數的小數點位置是可變的,比如,1.23×109和12.3×108是完全相等的。浮點數可以用數學寫法,如1.23,3.14,-9.01,等等。但是對於很大或很小的浮點數,就必須用科學計數法表示,把10用e替代,1.23×109就是1.23e9,或者12.3e8,0.000012可以寫成1.2e-5,等等。
整數和浮點數在計算機內部存儲的方式是不同的,整數運算永遠是精確的(除法難道也是精確的?是的!),而浮點數運算則可能會有四捨五入的誤差。
字符串
字符串是以單引號’或雙引號”括起來的任意文本,比如’abc’,”xyz”等等。請注意,”或””本身只是一種表示方式,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因此,字符串’abc’只有a,b,c這3個字符。如果’本身也是一個字符,那就可以用””括起來,比如”I’m OK”包含的字符是I,’,m,空格,O,K這6個字符。
如果字符串內部既包含’又包含”怎麼辦?可以用轉義字符\來標識,比如:
‘I\’m \”OK\”!’
表示的字符串內容是:
I’m “OK”!
轉義字符\可以轉義很多字符,比如\n表示換行,\t表示製表符,字符\本身也要轉義,所以\\表示的字符就是\,可以在Python的交互式命令行用print()打印字符串看看:
print(‘I\’m ok.’)
I’m ok.
print(‘I\’m learning\nPython.’)
I’m learning
Python.
print(‘\\\n\\’)
\
\
如果字符串裡面有很多字符都需要轉義,就需要加很多\,為了簡化,Python還允許用r”表示”內部的字符串默認不轉義,可以自己試試:
print(‘\\\t\\’)
\ \
print(r’\\\t\\’)
\\\t\\
如果字符串內部有很多換行,用\n寫在一行里不好閱讀,為了簡化,Python允許用”’…”’的格式表示多行內容,可以自己試試:
print(”’line1
… line2
… line3”’)
line1
line2
line3
上面是在交互式命令行內輸入,注意在輸入多行內容時,提示符由變為…,提示你可以接着上一行輸入,注意…是提示符,不是代碼的一部分:
┌────────────────────────────────────────────────────────┐
│Command Prompt – python _ □ x │
├────────────────────────────────────────────────────────┤
│ print(”’line1 │
│… line2 │
│… line3”’) │
│line1 │
│line2 │
│line3 │
│ │
│ _ │
│ │
│ │
│ │
└────────────────────────────────────────────────────────┘
當輸入完結束符“`和括號)後,執行該語句並打印結果。
如果寫成程序並存為.py文件,就是:
print(”’line1
line2
line3”’)
多行字符串”’…”’還可以在前面加上r使用
布爾值
布爾值和布爾代數的表示完全一致,一個布爾值只有True、False兩種值,要麼是True,要麼是False,在Python中,可以直接用True、False表示布爾值(請注意大小寫),也可以通過布爾運算計算出來:
True
True
not運算是非運算,它是一個單目運算符,把True變成False,False變成True:
not True
False
空值
空值是Python里一個特殊的值,用None表示。None不能理解為0,因為0是有意義的,而None是一個特殊的空值。
此外,Python還提供了列表、字典等多種數據類型,還允許創建自定義數據類型,我們後面會繼續講到。
變量
變量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代數的方程變量是一致的,只是在計算機程序中,變量不僅可以是數字,還可以是任意數據類型。
變量在程序中就是用一個變量名表示了,變量名必須是大小寫英文、數字和_的組合,且不能用數字開頭,比如:
a = 1
變量a是一個整數。
t_007 = ‘T007’
變量t_007是一個字符串。
Answer = True
變量Answer是一個布爾值True。
在Python中,等號=是賦值語句,可以把任意數據類型賦值給變量,同一個變量可以反覆賦值,而且可以是不同類型的變量
這種變量本身類型不固定的語言稱之為動態語言,與之對應的是靜態語言。靜態語言在定義變量時必須指定變量類型,如果賦值的時候類型不匹配,就會報錯。
最後,理解變量在計算機內存中的表示也非常重要。當我們寫:
a = ‘ABC’
時,Python解釋器幹了兩件事情:
在內存中創建了一個’ABC’的字符串;
在內存中創建了一個名為a的變量,並把它指向’ABC’。
也可以把一個變量a賦值給另一個變量b,這個操作實際上是把變量b指向變量a所指向的數據
常量
所謂常量就是不能變的變量,比如常用的數學常數π就是一個常量。在Python中,通常用全部大寫的變量名表示常量:
PI = 3.14159265359
但事實上PI仍然是一個變量,Python根本沒有任何機制保證PI不會被改變,所以,用全部大寫的變量名表示常量只是一個習慣上的用法,如果你一定要改變變量PI的值,也沒人能攔住你。
最後解釋一下整數的除法為什麼也是精確的。在Python中,有兩種除法,一種除法是/:
10 / 3
3.3333333333333335
/除法計算結果是浮點數,即使是兩個整數恰好整除,結果也是浮點數:
9 / 3
3.0
還有一種除法是//,稱為地板除,兩個整數的除法仍然是整數:
10 // 3
3
你沒有看錯,整數的地板除//永遠是整數,即使除不盡。要做精確的除法,使用/就可以。
因為//除法只取結果的整數部分,所以Python還提供一個餘數運算,可以得到兩個整數相除的餘數:
10 % 3
1
無論整數做//除法還是取餘數,結果永遠是整數,所以,整數運算結果永遠是精確的。
Python表達式換行符語句怎麼寫?
Python表達式換行符語句:import re
p = re.compile(r’cite([^\/].+?)/cite’)
Python是純粹的自由軟件, 源代碼和解釋器CPython遵循 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協議。Python語法簡潔清晰,特色之一是強制用空白符(white space)作為語句縮進。
Python的表達式寫法與C/C++類似。只是在某些寫法有所差別。
主要的算術運算符與C/C++類似。+, -, *, /, //, **, ~, %分別表示加法或者取正、減法或者取負、乘法、除法、整除、乘方、取補、取余。, 表示右移和左移。, |, ^表示二進制的AND, OR, XOR運算。, , ==, !=, =, =用於比較兩個表達式的值,分別表示大於、小於、等於、不等於、小於等於、大於等於。在這些運算符裡面,~, |, ^, , , 必須應用於整數。
python中的a in b for a in c如何理解?
我很理解你的疑惑,我相信這個對任何一個第一次接觸到這種寫法的人都有疑惑,不過我已經明白它的執行順序,其實最容易明白的就是寫一個等效寫法,“a in b for b in c”的寫法跟“x for x in y”的寫法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不過前者輸出的b又作為“in”的參數繼續運算一次而已(同理它還可以是其它運算,未必是a in b,只不過現在它是一個列表,如果c是一維的列表,那循環一次出來的b就是單個元素,假設它是數字,那就可以執行比如b+1 for b in c這種操作),這種一般都用於生成一個列表,說再多不如舉個例子(以下例子皆為實測通過):
“`
# 二維數組(在python中這個叫列表)
c = [[7, 8, 9], [1, 2, 3], [4, 5, 6]]
# 簡易寫法,結果: [7, 8, 9, 1, 2, 3, 4, 5, 6]
l1 = [a for b in c for a in b]
print(l1)
# 常規寫法(相當於上邊的簡易寫法),結果: [7, 8, 9, 1, 2, 3, 4, 5, 6]
l2 = []
for b in c:
for a in b:
l2.append(a)
print(l2)
# 上述的a還可以作為參數繼續傳入其它函數或在表達式中使用,比如作為in的參數,結果: [False, True, False]
# 解釋一下執行順序:先執行for in,循環一次就出來一個b,然後再執行num in b,num in b的結果(True/False)作為列表的
# 一個元素,至此一個循環結束,然後又開始下一個for in循環,直到所有元素循環完,最後產生一個元素值為True/False組成的列表!
num = 3
l3 = [num in b for b in c]
print(l3)
# 上面寫法相當於
l4 = []
for b in c:
l4.append(num in b)
print(l4)
# a在表達式中參與表達式運算
# 結果:[8, 9, 10, 2, 3, 4, 5, 6, 7]
l5 = [a+1 for b in c for a in b]
print(l5)
# 該寫法是上述寫法的常規寫法
l6 = []
for b in c:
for a in b:
l6.append(a+1)
print(l6)
“`
提交答案後,發現百度會把空格縮進全都去掉,而縮進作為python的靈魂,沒有了縮進的python代碼根本沒辦法運行,所以我給你截個圖,你複製代碼後自己去縮進吧:
python的一種寫法:a in b for b in c
又一次修改答案,這次我要吐槽一下,不要來這裡問關於代碼的問題,前面的代碼你也看到了,百度知道根本無法嵌入代碼,直接把代碼當普通文本,空格縮進全給你去掉,然後我想着,好,文本的空格被你去掉我上傳圖片總行了吧?結果,這圖片被壓縮的模糊不清,勉強能看見,將就着看吧。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3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