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x()函數的用法
Python中的max()函數用於找出可迭代對象中的最大值,它可以接收任意多個參數,找到最大值後返回。
num_list = [3,5,7,1,8,2,10] max_num = max(num_list) print(max_num) # 輸出:10
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定義了一個列表,通過max()函數獲取該列表中的最大值,並用print()函數輸出。
二、max()函數的高級用法
max()函數還可以通過傳入一個key函數來實現高級用法,這樣可以是最大化的結果根據我們自定義的方式排序。
str_list = ['python','java','cpp','swift'] max_str = max(str_list,key=lambda x:len(x)) print(max_str) # 輸出:python
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定義了一個字符串列表,通過max()函數獲取該列表中字符數最多的字符串,並用print()函數輸出。我們通過傳入lambda函數來對字符串的長度進行排序。
三、el表達式的用法
Python中的三目運算符(el表達式)可以讓我們在一行代碼中實現if-else語句,它的語法格式如下:
result = expr1 if condition else expr2
其中,如果condition為True,則返回expr1,否則返回expr2。
num = 5 result = 'num > 10' if num > 10 else 'num <= 10' print(result) # 輸出:num <= 10
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定義了一個變量num,並通過el表達式將其與10進行比較,如果num大於10,則返回字符串’num > 10’,否則返回字符串’num <= 10'。
四、el表達式的高級用法
除了簡單的判斷語句,el表達式還可以嵌套使用或作為函數的返回值。
num1, num2 = 5, 10 result = 'num1 > num2' if num1 > num2 else ('num1 < num2' if num1 < num2 else 'num1 == num2') print(result) # 輸出:num1 < num2
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定義了兩個變量num1和num2,並通過el表達式實現了三個分支語句的判斷,並將返回值賦值給result。
def check_num(num): return '正數' if num > 0 else ('負數' if num < 0 else '0') print(check_num(5)) # 輸出:正數 print(check_num(-5)) # 輸出:負數 print(check_num(0)) # 輸出:0
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定義了一個判斷正負0的函數check_num,並通過el表達式作為返回值,在一行代碼中實現了if-else語句。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2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