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輔助器app介紹,寫作輔助軟件推薦

蘇東坡這樣寫道:“吾文如萬斛泉涌,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

一款幫助寫作的軟件,提升文學功底,免於靈感缺失

文思如泉是多少寫作人夢寐以求的狀態。可寫文章,難免出現瓶頸或者說是拖更。我記得在閱讀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古今許多第一流作者大都經過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訓練,法國福樓拜嘗費三個月的時間作成一句文章,莫泊桑曾登門請教,福樓拜叫他把十年辛苦創作的稿本付之一炬,重新起首學描實境。當讀到莫泊桑那樣的極自然,極輕巧,極流利的小說,誰能想到他的文字也是幾經周折而作出來的呢?

任何文章的寫作都取決於作者的閱歷和閱讀。創作來源於生活,就如小說家為了尋找創作靈感,會將身邊隨機的三個事物聯繫在一起創作成為小故事。而書籍的閱讀和積累,就像羊在草原上吃草,一般約十畝草場地的量才能養活一隻羊。

而我最近就在想,有沒有這樣一個軟件,能提供靈感和幫助創作。

歪打正着,讓我找到了一個挺有趣的“寫作神器”,雖然最後結論是不太實用,但也不妨了解了解。

它的創作想法別具一格,先“吃書”,把資源全部囊括之後,之後寫作中想加什麼金句良言,軟件會幫你提示以用作參考。

我先試着讓它“吃”了我保存下來的小說資源,再碼出任意一句話,它就會搜尋出吃下的所有資源中,接近符合上一句的“補充”。

一款幫助寫作的軟件,提升文學功底,免於靈感缺失

之後選擇右側適合的語句,可以直接導入進去:

一款幫助寫作的軟件,提升文學功底,免於靈感缺失

我隨便導入兩句,也沒管語句是否通順,正如圖上所示,如果讓軟件吃下大量小說資源的話,那麼寫小說可能每一個字都不是自己“親手”寫的了。這種“借鑒”是無用的,也是令人不齒的。

這一番演示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於軟件它提供了一些參考價值,讓寫作時對着上一句愁眉不展時,能拓展和發散思維。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里曾這樣寫過:當我還年輕,記憶還清晰的時候,我就有過幾次寫一下直子的念頭,卻連一行也未能寫成,雖然我明白只要寫出第一行,往下就會文思泉湧,但就是死活寫不出那第一行。一切都清晰得歷歷如昨的時候,反而不知從何着手…我想——文章這種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納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記憶和不完整的意念。

這種寫不出第一行和找不到合適字眼的感覺,讓人感同身受,有時候情感超乎文章之外,就無法再用文字準確描述。

回到軟件上,既然感性創作不實用,那麼用在公文寫作或者是文史參考這類理性紀實創作中,就等於多了一個百科老師在身邊。

一款幫助寫作的軟件,提升文學功底,免於靈感缺失

只要讓軟件吃下的資源偏向一種類型,就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專業寫手。不過這個軟件只能在出現標點符號之後,才檢索下一段適配的資料,這也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限制。

而我在平日里,比較喜歡收集一些歇後語、俗語,就在想如果導入歇後語大全,俗語大全,那麼文章中突然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句子,也非難事了。

一款幫助寫作的軟件,提升文學功底,免於靈感缺失

可惜我發現歇後語資料中基本是以這種“大聖吃毫毛——變得真快”為一句,而這個軟件並不能識別“——”為間斷符號。

但讓人欣慰的是如俗語“盡日往東行,回頭便是西”,唐詩宋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名人名言“有的人沉淪,跌倒,我們一再嘲笑,須知,有的跌倒在我們的前方。”都能在軟件中得到完美的展現,使其成為幫助大腦記憶的工具。

此外,這個軟件還有英文版本,幫助外文寫作,這裡就不再多作介紹。

人總是喜歡抄捷徑的,試圖用軟件,解決寫文章中“無話可說”的尷尬境地,還是拿《挪威的森林》作例子,小說中的兩個女主角,直子和綠子,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綠子一些。翻當初看書留下的書影紀念,果然留下了這一段:

一款幫助寫作的軟件,提升文學功底,免於靈感缺失

因為綠子寫地圖解說詞的訣竅,這種讓人耳目一新的趣聞補充,正是我理想中的寫作狀態。始終應該如海綿一般不斷吸收知識的不是工具,而是大腦。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28179.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21:31
下一篇 2024-12-09 21:3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