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好用的網盤推薦:有哪些好用的網盤軟件

對於個人網盤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一方面雲計算讓所有的數據存儲上雲,高速的網絡和性能強悍的智能設備,讓數據隨時隨地可訪問。

另一方面,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讓網盤廠家可專註於打磨產品,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兩方面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個人網盤朝着正確、健康的路子快速發展。

19 年是 5G 商用元年,鋒潮評測室有幸在 5G 網絡下,對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個人網盤進行上手評測。

關於個人網盤,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在哲學上,有終極的“保安三問”:

  1. 你是誰?
  2. 你從哪裡來?
  3. 你到哪裡去?

無論是對於極客硬核玩家、還是小白普通用戶,個人網盤都是必裝的互聯網產品了,其實也有“終極”三命題:

  1. 個人網盤存什麼?
  2. 個人網盤靠譜么?
  3. 個人網盤收費么?

命題有些玄奧,咱們說人話,其實評價個人網盤有三個重要的方面:

命題一:存儲個人數據資產 vs 囤積資源——個人網盤存什麼?

回顧歷史,網盤出現前,用戶是把數據存在自己的硬盤上的(U盤、移動硬盤也算),最著名的就是冠希老師的硬盤。早期的互聯網用戶,有用郵箱的附件作為網盤的。

網盤誕生後,大家逐漸習慣了把數據存在雲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讓智能手機替代了電腦,成為了個人計算的中心,數據都在手機上,而手機的容量越來越不夠用。

用戶存儲的數據都有哪些呢?我們簡單粗暴的分為兩類:

1. 個人數據資產的數據

2. 資源的數據

第一類是用戶自己產生的數據。你拍的照片、視頻,你加班寫的 PPT,你發的郵件、微信聊天記錄。總之,這些數據記錄了你學過的習,說過的話、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我們統稱個人數據資產,因為對個人而言有價值,所以冠以“資產”,如果不幸丟失或損壞了,用戶自己還是會心疼的。

第二類是各種資源。電影、劇集、音樂、電子書、遊戲安裝包、各類種子這些,從BT時代開始,頗具中國特色。這類資源絕對是網盤使用容量的絕對大頭。

國外的網盤例如 Dropbox、Google Drive,初始的空間只有區區個位數的幾個 G,存一部電影是很捉襟見肘的。事實上,歪果仁是很難找到一部電影的視頻文件,由於版權保護、付費習慣和收入購買力的因素考量,他們消費這類資源,似乎沒有通過網盤存儲的場景來實現。

國內隨着付費習慣的養成,版權政策的健全,用戶對於影視、音樂、電子書等虛擬付費產品的消費,也逐漸付費了,「使用正版我自豪」,付費成會員有尊貴感。所以用網盤囤積資源的比重會大幅降低。

網盤是用來干「正事兒」,存儲自己的數據資產才是對用戶有價值的。個人網盤第一命題,個人網盤更應該存儲的是自己的個人數據資產。

命題二:說關就關 vs 可靠長久——個人網盤靠譜么?

回顧個人網盤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兩個十分有趣的時間點:

  1. 2011 年至 2012 年(網盤風涌而起)
  2. 2016 年(網盤集體關閉)

老網民都知道,個人網盤是僅次於郵箱、論壇的古老互聯網產品服務。如下表所示,國內的個人網盤服務興起,集中在 2011~2012 這個時間段。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來源:互聯網公開資料整理

在 2011年~2012 年這個時段,個人網盤以手機 App 的形式粉墨登場,送空間、送無限空間,搶用戶佔市場打得不亦樂乎。之前一年的 2010 年,iPhone 4 橫空出世,標誌着移動智能手機時代的降臨。之後一年 2013 年,4G 如火如荼發展至星火燎原之勢。智能手機攜 4G 升級造就了移動互聯網,取代 PC 成為主流。

用戶進來了,超大空間贈送了,網盤廠家的服務器、帶寬等資源被免費用完了。於是到了 2016 年,這些免費的、無限空間(當然也不限速)的網盤廠家撐不住了。用戶級別上億了,但付費轉化不足,嚴重入不敷出。眾網盤紛紛宣布關閉、停服、轉型,讓用戶自行下載備份自己的數據——“勞資不玩了!”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資料來源:互聯網公開資料統計

這一路走來,沒倒、沒關、沒轉、沒折騰用戶的網盤,屈指可數(這裡就不點名了)。

網盤擴張至關停的發展史,也是網盤用戶被教育、漲姿勢的過程。用戶的數據從一個網盤下載至自己的硬盤,再上傳到另一家網盤。用戶被折騰得不輕,用戶體驗感知一落千丈,網盤承諾的永久免費、無限空間的美膩口號,看上去就像是啪啪打臉。

所以關於個人網盤的第二個終極命題,個人網盤要麼不用(不用其實對絕大多數普通用戶,NAS 這些門檻更高),如果要用,選擇一個靠譜的、服務長久可靠的網盤,是重中之重。延伸開來,就是數據要備份、冗餘,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特別是現在手機數據備份越來越智能、方便的今天。

命題三:免費能用 vs 收費好用——個人網盤收費么?

付費時代來臨,用戶不差錢,不開個會員,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主流的個人網盤,例如百度雲盤、騰訊微雲、天翼雲盤、堅果雲、OneDrive、iCloud 等,都有付費產品提供。受過市場教育、吃過產品教訓的用戶,也逐漸明白了個人網盤產品的一些核心參數,包括但不限於:

  • 容量空間大小
  • 上傳下載速度
  • 提速和擴容
  • 在線文件功能,例如解壓縮、視頻播放
  • 安全性
  • 自動備份
  • 照片智能分類
  • 按月、季、年付費或者連續包月
  • ……

這麼多參數,似乎越來越複雜了。所以個人網盤的第三大命題,是想告訴用戶一個簡單的法則,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產品。例如免費用戶可能不糾結空間,但是更在乎是否限速?付費會員用戶,可能更關心是否足夠快、獨享的權益等。

所以,個人網盤的第三個命題:

1. 免費的網盤能用么?是速度不快,但能正常使用?還是限速到無法忍受?2. 付費的網盤好用么?用戶付費得到了哪些價值?

評價或選擇一款網盤,按照這三個命題來問一問,或許能幫我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百度網盤、騰訊微雲、天翼雲盤橫向對比

參考艾瑞《2018 年中國個人雲盤行業研究報告》,我們選擇市場中排名、用戶數和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個人網盤品牌:百度網盤、騰訊微雲、天翼雲盤,進行對比。

洋品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本次未納入測評範圍。手機廠商推出的雲盤服務,例如華為雲、小米雲、iCloud 等一般用作手機數據備份,也不列入此次對比測評。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來源:艾瑞諮詢(2018 年 12 月數據)

基於三大網盤各自的特性,我們將橫評內容分為兩部分:

  1. 5G 網絡環境下,以傳輸速率、容量空間、會員服務、品牌安全為主的橫向對比
  2. 結合網盤特色的用戶體驗對比

初印象:三大網盤上手

目前三大網盤用戶均已過億,啟動歡迎界面展現了三家產品不同的品牌口號。賣點傾向從口號就可以看出不同:百度網盤強調用戶的體驗、騰訊微雲強調智能,而天翼雲盤十分訴諸理性,強調速度和安全性。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在簡單的使用過程中我們也能感受到,百度網盤綜合實力強,功能多、內容豐富。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百度網盤App的主要界面

騰訊微雲充分利用了騰訊系 QQ微信的賬號用戶體系,騰訊微雲可用作 QQ微信的文件存儲和同步。藉助騰訊文檔的功能,還有一定的在線文檔編輯、協同的辦公場景屬性。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騰訊微雲創建騰訊文檔,微信公眾號文章保存至騰訊微雲

天翼雲盤在產品中,處處體現其品牌內涵中的速度和安全,例如小火箭的設計,提醒用戶速度的提升。天翼雲盤既有存儲個人數據的個人雲,也有組建群組,共享家庭數據的家庭雲。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天翼雲盤主打「家庭雲」的概念

從端覆蓋來說,其中天翼雲盤獨具電視端,但缺少 Mac 端應用。百度網盤提供了 Linux 版本,具體如下表: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三大網盤的各端覆蓋

三家網盤都有會員服務,會員分為高低兩檔。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百度網盤的會員體系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騰訊微雲的會員體系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天翼雲盤的會員體系

第一輪評測:速度(4G vs 5G環境)

我們為三大網盤做了可能是史上首次的 5G 網絡下的速度測試

SpeedTest 測試 4G 和 5G 的網速,結果如下圖: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4G 網速 vs 5G 網速(下載、上傳)

在兩個網絡環境中,以 1GB 大小文件,分別測試非會員和超級會員各自的上傳下載速度。先看看 4G 網絡下的對比情況: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4G 網絡下,1GB文件的下載速率

網盤上傳和下載分屬兩個通道,一般來說,網盤對上傳文件的大小進行限制,比如百度網盤非會員不支持 4GB 以上文件上傳,對上傳速度則無過多限制。不過騰訊微雲是例外,非會員上傳全新文件(指事先無其他人上傳的文件)也會限速,一般 100KB/s 左右。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綜合來看,在電信 4G 下文件上傳速度:天翼雲盤≥百度網盤>騰訊微雲

真正的差別在下載速度。非會員時,天翼雲盤憑藉電信高速通道優勢,速度是其他兩家 10 倍有餘。超級會員時,三者的差距則縮小。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4G 網絡下,三大網盤頂級會員下載速度對比

測試全程,百度網盤和騰訊微雲都沒有突破過 10MB/s。所以綜合來看,來自電信運營商的天翼雲盤下載速度方面,仍處於領先:天翼雲盤>百度網盤≥騰訊微雲

接着是 5G 網絡。

如果大家還沒忘記前文的「4G 網速 vs 5G 網速」的話,5G 網絡下載速度應該是 4G 的 10 倍左右。那麼實際測試結果會是如何呢?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註:1MB/s=8Mbps

百度網盤在 5G 網絡下,非會員達到了 1MB/s+ 的飛躍式提速,且全程都比較穩定。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5G 環境,百度網盤非會員下載速度

5G 網絡下的文件上傳情況與 4G 相同,騰訊微雲雷打不動 100KB/s。

文件下載的話,適配 5G 網絡的天翼雲盤依然吊打其他盤。下載速度和時間都肉眼可感的縮短,下載速率飆升到近 100 這個數字,也着實令人興奮。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結論:

在4G環境下,由於存在可感知的限速,對於免費用戶而言,百度網盤和騰訊微雲的速度都是很慢的,天翼雲盤對免費用戶最為友好,上傳和下載速度穩定在可用的範圍內。

5G 環境下,三個網盤的免費用戶,天翼雲盤和百度網盤大幅提升,騰訊微雲小幅提升。

對於付費會員用戶而言,4G 和 5G 的網速,三個網盤都能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頂級會員的速率是全開的。5G 網速下,由於天翼雲盤對中國電信的 5G 網絡的充分優化,速度飆得最快。

第二輪:安全

網盤的安全,其實有兩層含義,第一是數據存儲安全,數據不丟失、不損壞。如果你打開網盤,發現自己的數據不見了,那是欲哭無淚的一件事。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第二是指隱私安全,指數據不泄漏、不被盜。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所謂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目前網盤競爭基本都是大廠大玩家。但政策的風險其實一直是懸在個人網盤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少數用戶分享違法、侵權、盜版的內容,如果網盤產品的信息安全疏忽,政策監管的問責會直接落到網盤運營的公司主體上。如果產品被勒令整改或下架,那麼損失的將是正常使用的用戶。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百度網盤首頁,有明顯提示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騰訊微雲的上傳界面,有明顯的安全提示

這方面,天翼雲盤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這家網盤號稱國家隊,對於安全的訴求,自然十分嚴格。恨的是分享鏈接審核較其他兩家嚴格。當你第一時間分享出去一個天翼雲盤的鏈接時,好友點擊打開,可能是這樣尷尬的畫面。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我們還對比了三大網盤在數據安全和隱私安全方面的具體功能。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總體來看,除了騰訊微雲的私密空間需要付費開啟,三大網盤都做得不錯。

這裡可以提一下,天翼雲盤獨有的免密登錄功能。免密登錄是基於運營商獨有的通信網關及 SIM卡識別能力,準確識別用戶手機號碼。相比常見的賬戶密碼登錄方式,免密登錄沒有密碼一鍵登錄,節省時間,並有效規避驗證碼泄露風險。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第三輪:容量

由於帶寬和存儲等成本的限制,個人網盤非會員還提供T級存儲空間的網盤已經不多。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三大網盤容量對比

就非會員基礎容量而言,百度網盤和天翼雲盤是相對大方的。隨着會員等級升高,騰訊微雲和天翼雲盤顯現出優勢。總體來講容量空間上:天翼雲盤>騰訊微雲≥百度網盤

不過有必要講清楚,百度網盤的基礎容量其實是 5GB,新用戶註冊並登錄移動端,即獲得另外 1T。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天翼雲盤的非會員基礎容量有兩部分,個人雲 30G + 家庭雲 30G。因為家庭雲用於多人數據共享,所以輸入親友電話號碼 2 個,即獲得另外 1T。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天翼雲盤家庭雲贈送空間活動

比較有趣的一點是,天翼雲盤還會通過抽獎的方式,每天贈送隨機的個人容量,也就是說初始個人空間會隨着使用時間的增加擴大。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天翼雲盤紅包贈送空間活動

第四輪:會員

在付費習慣已養成、為優質服務付費意願強烈的背景下,容量和速度只是基礎標配,附加和增值服務也應被重視。三大網盤三個會員等級提供的服務內容大同小異,我們將之歸類整理如下(詳情可參考官網)。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三大網盤會員服務對比

我們可以看到,網盤的功能趨於同質化,在價格上形成錯位競爭。但三大產品的會員還是有一些差異點:

騰訊微雲和天翼雲盤都提供直觀的共享組功能,方便家庭和群組間共享數據。這種分享更是基於社交關係(QQ微信好友)或熟人(家庭成員)。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騰訊微雲共享組和天翼雲盤家庭雲

如果你重視個人隱私,騰訊微雲非會員不提供私密空間。要是你正好有家有寶寶,或是家中有不少智能設備,那麼獨具家庭雲的天翼雲盤則比較貼心,但價格也很感人。

三大網盤上手體驗

以上內容只是簡單地排列組合各項冷冰冰的數據。但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建立在數據之上的用戶體驗不可或缺。我們繼續談一下評測過程中三大網盤的使用體驗。

容量是個硬參數,用多少買多少,這裡不再贅述。但傳輸速度要講的很多。

速度相關體驗

其一是固有的限速問題。日常環境中,三大網盤只有天翼雲盤對非會員用戶相對友好不設限,傳輸體驗可接受。另兩家,下載速度被精準限定在 50-100KB/s 之間。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騰訊微雲和百度網盤非會員文件下載速度

其二,5G環境下的視頻下載播放的體驗。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天翼雲盤播放在線視頻時,拖動進度條如本地播放一般順滑,幾乎沒有加載延遲。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三大網盤 4G 和 5G 網絡環境下,在線視頻播放

會員服務體驗

會員都是一高一低兩檔,有幾個細節值得分享:

百度網盤非會員無法上傳視頻也就算了,會員依然限速,這兩點着實令人不悅。對於我們這樣經常處理視頻的用戶而言, 1029G 大容量似乎被刻意浪費掉了。

騰訊微雲則是一個只要付費達到會員級別,就能完全享受到其尊貴服務的網盤,這符合騰訊一貫做法。但非會員無法使用保險箱這個常見且基礎的服務,也就是說如果用來存放重要數據,用戶可能要謹慎對待。

天翼雲盤的會員提供了中國電信 10000 號的電話服務,也就是說任何問題可以電話諮詢,還是人工客服妹紙。這點是百度網盤、騰訊微雲這種純粹互聯網公司所不具備的。

智能化體驗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為網盤這個產品中的相冊、智能硬件等場景深度賦能。我們先來看相冊的智能特性。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百度網盤智能相冊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騰訊微雲相冊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天翼雲盤的相冊

相冊的智能化,以降低用戶管理相冊的成本為目標,功能上都支持智能排序分類、人臉識別、自動生成短視頻等等。

從使用體驗講,三者差距不大,風景、人物、動物等常見類別都分得清楚,細化到建築物外景、道路這樣的子類別也可智能分出。

實際體驗時最為周到的是百度網盤。如果遇到天翼雲盤那樣「不屬於此分類」的再分類難題,百度網盤只要一個點擊就夠了。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百度網盤相冊標籤編輯

不過天翼雲盤在相冊場景中也有值得稱讚之處。比如家庭雲中的回憶相冊,就是一個智能與人性化並存的功能。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天翼雲盤家庭雲電視端

回憶相冊顧名思義是以旅遊、家庭、團隊等為主題的相冊,比常規的圖片分類多出一絲人情味。

舉個例子,回憶相冊允許用戶在其中新建一個寶寶相冊。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天翼雲盤寶寶相冊

在建立寶寶相冊前,它會詢問寶寶的生日,之後則根據上傳照片的特徵,自動為用戶生成一條寶寶成長時間軸,追蹤寶寶的成長曆程。

想象一下,這種場景是不是很有多年前互聯網尚未普及時期,一家人圍坐一團翻看老相冊其樂融融的感覺。

天翼雲盤家庭雲出色的一點在於,它有免費的大容量家庭空間,手機端與電視端還能同步,所以用起來自然而然,順理成章。

智能硬件

我們注意到,百度網盤和天翼雲盤 App 內部有專門的智能硬件入口。不過百度網盤打開,顯示暫時無硬件設備可添加。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天翼雲盤則有軟硬件齊全的一整套方案,叫天翼看家。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這種業務有點像小米生態的小蟻攝像頭,在天翼雲盤的手機app和電信IPTV端的家庭雲查看、雲回放。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這個場景,可以理解為天翼雲盤面向家庭用戶的服務延伸。在中國電信智慧家庭的生態中,天翼雲盤家庭雲作為數據云存中心,延伸攝像機服務,並提供雲回看。比較適合家中有對於有看老人、看小孩、看寵物的場景。

結論與展望

通過上文的對比分析,我們已經比較全面的分析了個人網盤這一產品形態的來龍去脈。推薦盤友們根據實際使用需求,來選擇最合適的網盤:

第一類資源分享,可能是用戶使用網盤的最大部分的需求。

這類需求,可以考慮選擇資源分享最方便的網盤,但也要充分考慮到一些涉及版權的資源可能由於政策監管或自身審核的原因,很容易被刪除或無法上傳。

我們評測的三大網盤,百度網盤似乎已經是用戶分享的默認網盤,天翼雲盤是另一個極端,分享的審核異常嚴格,騰訊微雲介於中間。

第二類照片、視頻文件備份的需求,三大網盤均可勝任。

另外百度網盤在智能相冊等場景中,憑藉其算法優勢,提供了領先的特色功能,例如「時光軸」、「智能分類」、「故事」等,但技術和產品特色的領先,很容易在短的時間被競品對標補齊。

天翼雲盤基於電信寬帶手機的家庭用戶,其在電視端具備體驗和入口的一定優勢,對於家庭雲存儲和共享,天翼雲盤的家庭雲功能,顯得很有吸引力。

第三類辦公類文檔存儲需求,有分享和協同兩個核心需求點。

辦公場景的文檔資料,其實有兩個核心的需求點,一個是分享、一個是協同。

文檔分享,三家網盤都具備多端、多場景分享能力。文檔編輯協同上,騰訊微雲充分利用了騰訊系產品的協同優勢,包括 QQ微信的賬號體系、分享體系,以及騰訊文檔的雲文檔編輯、協同功能。

這方面,天翼雲盤和百度網盤似乎思路與騰訊微雲不同,並無特別發力的跡象。

第四類個人重要資料的存儲需求,仍要落實在品牌可靠性上。

三大網盤都強調了自家產品的安全性。百度網盤和天翼雲盤,諸如「私密空間」專門提供額外安全措施的資料備份都是免費開放的。其中天翼雲盤是最明確提出「安全」的品牌訴求,並強調自己的國家隊品質。

2019 年是 5G 元年,也是人工智能、物聯網雲網融合實際落地的重要一年。因此對個人網盤的發展,我們有幾個大膽的設想。

首先,相對4G ,5G 10 倍的網速提升和低至 1ms 的延遲。對於網盤而言,實際上模糊甚至「消除」了本地和雲端的概念。網盤和本地存儲空間的將進一步融合,個人雲存儲的付費將越來越成為主流。

會不會以後一款手機的價格,不再以容量大小定價,而是以 5G 版結合雲存儲來定價。這可能是運營商與手機廠商在 5G 時代新一輪博弈的核心。從這點看,天翼雲盤在中國電信的 5G 套餐和手機相關政策上,相對於兩個單純網盤的競品,可能會佔得一些先機。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另外,百度網盤在最近的媒體溝通會上,提到要將百度網盤打造為個人雲端操作系統,也是基於 5G 融合本地和雲端的高速網絡特性。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百度網盤個人雲服務操作系統布局

其次,智能家居設備的興起,讓網盤除了個人數據存儲之外,更成為了智能設備軟硬件數據存儲地。目前來看,百度網盤和天翼雲盤正在迎合這種趨勢。

5G 降臨,三大主流個人網盤上手橫測

越來越多的智能硬件設備接入雲端,也會讓網盤這個產品具備更多的使用場景,甚至發展為智能設備的入口。

所以從 5G 浪潮和智能設備的興起趨勢看,配合雲計算、雲網融合的個人網盤產品站在了風口,個人網盤的形態、服務和使用場景將如何發展進化?如何顛覆今天習以為常的生活?我們拭目以待。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技術進步最終獲益的將是廣大用戶,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最終用戶也會認可、選擇。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28006.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21:26
下一篇 2024-12-09 21:2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