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裝PyMySQL庫
使用Python API連接MySQL數據庫需要安裝PyMySQL庫。在終端執行以下命令進行安裝:
pip install pymysql
安裝完成後,在Python代碼中導入PyMySQL庫:
import pymysql
二、連接MySQL數據庫
使用PyMySQL庫連接MySQL數據庫需要提供MySQL的連接參數,如host、port、user、password、database等。具體步驟如下:
1、連接數據庫
conn = pymysql.connect(host='localhost', port=3306, user='root', password='xxxxxx', database='test')
其中,host填寫MySQL數據庫的IP地址或者域名;port填寫MySQL數據庫的端口號;user填寫連接MySQL數據庫的用戶名;password填寫連接MySQL數據庫的密碼;database填寫要連接的數據庫名。
2、創建游標
cursor = conn.cursor()
創建一個游標,相當於打開了一個MySQL連接,可以執行SQL語句。
三、執行SQL語句
連接到MySQL數據庫後,可以執行SQL語句,常見的SQL語句包括:查詢數據、插入、更新和刪除等。
1、查詢數據
sql = "SELECT * FROM students"
cursor.execute(sql)
result = cursor.fetchall()
for row in result:
print(row)
以上代碼查詢students表中的所有數據,並打印輸出。execute方法用於執行SQL語句,fetchall方法用於返回查詢結果。結果為元組類型。
2、插入數據
sql = "INSERT INTO students(name, age) VALUES (%s, %s)"
values = ('John', 18)
cursor.execute(sql, values)
conn.commit()
以上代碼插入一個數據到students表中。sql語句中的%s表示佔位符,用於接收動態變量。execute方法的第二個參數是一個元組類型,用於接收動態變量的值。執行完插入操作後,需要使用commit方法提交事務才能生效。
3、更新數據
sql = "UPDATE students SET age = %s WHERE name = %s"
values = (19, 'John')
cursor.execute(sql, values)
conn.commit()
以上代碼更新students表中name為John的數據的age字段為19。
4、刪除數據
sql = "DELETE FROM students WHERE name = %s"
values = ('John',)
cursor.execute(sql, values)
conn.commit()
以上代碼刪除students表中name為John的數據。
四、關閉連接
使用完MySQL數據庫後,需要關閉連接,釋放資源。
cursor.close()
conn.close()
以上代碼關閉游標和連接。
總結
使用Python API連接處理MySQL數據可以大大提高數據處理效率和準確率。PyMySQL庫為Python提供強大的MySQL數據庫連接和操作功能,只需要簡單的幾行代碼就可以完成MySQL數據的查詢、插入、更新和刪除等操作。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2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