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晚間,據歐洲汽車新聞援引德國《經理人雜誌》消息稱,大眾汽車集團正在與中國華為就收購自動駕駛部門進行談判。
據《經理人雜誌》援引內部消息人士的話報道,大眾高管幾個月來一直在就這筆交易進行談判,其中涉及大眾尚未精通的技術系統。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OO王軍去年表示:“我們團隊的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乘用車。”
在近日,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也談到,預計汽車行業將在25年內看到自動駕駛技術更廣泛的應用,大眾正在尋求新的合作夥伴,以提高其在軟件方面的“自給自足”的能力。
對於上述計劃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的報道,大眾汽車集團發言人拒絕置評。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月,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子公司Cariad已經和博世集團達成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共同開發用於大眾乘用車的自動駕駛軟件。該軟件將實現L2級、L3級自動駕駛功能。預計,L2級自動駕駛功能將於2023年配備在大眾汽車上。
除此之外,大眾也正在為其旗艦純電動轎車Trinity籌建全新的超級工廠。該工廠是大眾“Project Trinity”旗艦車型項目的一部分,目前該車型預計於2026年起量產,新車在智能化方面將搭載L2+的自動駕駛系統,並且擁有可升級至L4的冗餘技術空間。
小結:
種種跡象表明,大眾汽車集團在解決了電動汽車平台、動力電池布局之外,已經將目光聚焦在了提升智能化能力方面。
不過,比起大眾汽車集團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小編認為雙方更有可能探討的是在中國自動駕駛場景中能否進行合作的可能。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26189.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