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票代理條件:機票代理加盟平台哪家好

一篇來自原創公眾號10日發布的《攜程在手,說走就走不了》,這兩日迅速引起微信朋友圈甚至公眾的廣泛關注。

在文章被網絡迅速傳播的第一時間,記者找到文中的主人公傅先生。

在攜程買到機票,說走就走不了

傅先生告訴記者,在攜程網順利購買了1月7日由東京飛往北京的機票。而7日到達羽田機場值機時卻被告知機票無效。由於當時攜程網上顯示該機票一切正常,傅先生隨即聯繫日本航空駐中國公司,得到的回復卻是“該機票是用英國航空公司的里程兌換的,而非日本航空出售,且在我值機前該機票被取消了。”

在聯繫攜程客服之後,對方又提供了一張用名為石垣的人的積分兌換的機票,並要求他假裝石垣的親屬以憑藉積分乘機。無奈之下,傅先生只能重新買了張機票。

為此,傅先生被航空公司懷疑盜用他人積分。“此事不僅影響我的信譽,也可能讓我留下不良記錄。”傅先生對此很氣憤地說。

攜程網發表聲明稱,本次事件是由於供應商違規操作造成,攜程已與該票台停止合作,對票台做出了相應的處罰,並提出對傅先生進行三倍補償。

票代自曝潛規則:最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假機票門”事件愈演愈烈,很多旅客都感慨曾有在攜程、去哪兒網等機票預訂平台被“黑”經歷。攜程辯解,近日數起機票投訴事件均由供應商違規操作。一時間,“不良機票代理商”成為過街老鼠。看起來,航空公司、機票預訂平台和消費者都在為代理商的投機取巧而買單。

昨日,前機票代理商H先生向南都記者自揭行業黑幕,他坦陳機票代理行業貓膩很多,不規範的市場競爭下,代理商為賺錢而違規,“代理也是很苦的,最大利潤被平台賺走了”。H先生曾做了10年的機票代理商,經驗豐富,熟知業內操作。說起票代中的貓膩,如今已改行的他感慨良多,“最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黑幕一】最低競價包裝成套餐產品

H先生向南都記者解釋了機票第三方平台的運作方式。比如,攜程本身是一個在線旅遊網絡平台(OTA),有多家航空公司的直營店,這一部分被稱為自營;同時,平台還向票代供應商開放,擔任中介角色。對平台而言,引入更多的供應商意味着資源更豐富,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產品選擇。根據攜程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公布數據,攜程通過開放平台和超過5000家供應商合作。去年11月,攜程高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超過60%的機票交易量來源於供應商。供應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供應商提供的機票價格一般都較航空公司略低,“能為平台帶來更多的流量,但票代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部分。”H先生說。

H先生說,作為平台管理方,攜程的角色類似裁判,擁有機票的定價權。其中一招是,多家代理商在後台競價,平台可選取最低價,然後加工包裝成套餐產品。這些被加進去的服務包括捆綁的“保險”、“旅行優惠券”之類的。同時,為了壓低報價,代理商會擅自提高退改簽門檻,利用消費者對航空公司的政策不熟悉,賺取差價。比方說,航空公司的退票手續費是20%,而代理商收取的是70%手續費,這筆差額就是代理商的盈利。

另一家機票預訂平台是“比價模式”,旗下同樣有大量代理商。代理進駐需要交納費用,收費方式分為兩種。一是點擊收費,即用戶點擊其頁面一次,平台就會向代理商收費。另一種是按照每筆交易收費,有成交就需要繳費。“所以代理是幫平台打工”。H先生說。

攜程在手說走為什麼走不了?機票代理商揭行業潛規則

【黑幕二】自費補貼、積分兌換內有貓膩

去年,民航進入代理費“零時代”,代理商不能再從航空公司處獲得機票代理費。此外,機票價格實行明折明扣,嚴禁任何形式的暗扣,也不得額外加收服務費。代理商的盈利空間縮水。

“為了賺錢,代理商只好靠各種不規範行為,從消費者身上賺錢。”。H先生說,有些代理商會通過自費補貼、積分兌換或者將團體票分拆銷售等方式,銷售更低的票價,這種情況如果不開行程單報銷或者不進行退改簽的話,消費者很可能意識不到潛在風險和麻煩。

H先生承認,最近頻頻被曝光的不合理退改簽政策、不及時通知旅客航班變動信息、“棄程”,包括積分兌換免費票、虛假票號,都是不良代理的貓膩手段,也是行內潛規則。

上述有關傅先生買到積分兌換票的涉事供應商,上海樂冉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黃傳兵則表示,傅先生的機票確實是他們通過非正常積分兌換手段獲得並出售的。

一位熟悉積分兌票業務的票務代理告訴記者,積分兌票向來都是灰色地帶。為了降低成本,票代通過航空公司或酒店的常旅客計劃或積分促銷獲得積分,甚至直接購買積分。同時,即使有些航空公司規定積分兌票只能會員本人或其親友使用,但實際上“親友”身份難以界定,這就出現了牟利空間。

記者從票代提供的一個關於常旅客和積分計劃的論壇看到,論壇貼出了很多航空公司或酒店的積分促銷計劃,以及航空公司之間或航空公司與酒店之間進行積分里程兌換的合作,甚至“美國航空里程販賣”帖中直接貼出了購買里程數與對應折扣的明細表以及網址鏈接。

儘管供應商存在諸多違規操作的情況,但是毫無疑問,作為直接對消費者負責的攜程網也承擔著監管、約束供應商以保證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義務。

【監管】票代門檻低 監管松

按照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簡稱中航協)的規定,各網絡機票平台對代理商承擔管理職責,應嚴查代理商的代理資質,通過技術手段監督代理商的違規行為,對存在惡意違規的代理商進行清理。

H先生說,在進駐平台簽約時,代理商都需要交納數萬元不等的保證金。如果出現違規現象,平台會扣押保證金或扣除票款作為懲罰。換言之,代理押了一筆錢在平台處,一出問題,平台就會拿這筆錢來賠償。“這次有平台提出退一賠三的保障,但這個賠三,估計還是用的代理商的保證金。”H先生說。

H先生還告訴南都記者,從技術角度而言,平台應該能監控到代理商的違規出票,因為票代的行為在票面上都能得到體現,比如機票行程 單的 價格、艙位等。現實情況中,供應商的違規出票現象卻比比皆是。對於被曝光的代理違規行為,平台可採取措施清退涉事代理商。

不過H先生認為這沒有什麼影響,“代理商換個馬甲,繼續又可上線。儘管國家對機票代理商有一定的資質要求,但很多人想辦法繞開了。比如加盟機票代理,租賃‘航空銅牌’即機票代理人合法資質。代理人的門檻非常低,這也是違規現象多的原因之一。”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2438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14:38
下一篇 2024-12-09 14:3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