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病毒,或稱計算機病毒。是一種在人為或非人為的情況下產生的、在用戶不知情或未批准下,能自我複製或運行的電腦程序;電腦病毒往往會影響受感染電腦的正常運作,或是被控制而不自知,也有電腦正常運作僅盜竊數據等用戶非自發引導的行為。
1949年,約翰·馮·諾伊曼就着手進行計算機病毒理論的學術工作,但那時還未有“病毒”一詞。
1960年代初,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些青年研究人員,在做完工作後,利用業餘時間玩一種他們自己創造的計算機遊戲。做法是某個人編製一段小程序,然後輸入到計算機中運行,並銷毀對方的遊戲程序。而這也可能就是計算機病毒的雛形。
有意思的是“病毒”廣為流傳還是得力於科幻小說,一部是1970年代中期大衛·傑洛德的《When H.A.R.L.I.E. was One》,描述了一個叫“病毒”的程序和與之對戰的叫“抗體”的程序;另一部是約翰·布魯勒爾1975年的小說《震蕩波騎士(ShakewaveRider)》,描述了一個叫做“磁帶蠕蟲”、在網絡上刪除數據的程序。
由於世界操作系統桌面環境90%的市場都是使用微軟Windows系列產品, 所以病毒作者紛紛把病毒攻擊對象選為Windows。生活中網絡的普及,U盤、移動硬盤的高頻使用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溫床。
這就是電腦病毒的前世,處在高速互聯網的世界裡,我們這些小白用戶日常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電腦遠離病毒呢?做到以下三點,你就能在大部分情況下避開病毒帶來的風險了。
修補操作系統以及其捆綁的軟件的漏洞,各種電腦管家提示的系統漏洞一定要及時更新。
安裝並及時更新殺毒軟件與防火牆產品,同系統補丁一樣,殺毒軟件更新都是自動提示的。
不要點來路不明鏈接以及運行不明程序,陌生人傳的文件一定要小心,管住自己的小手,不要見什麼圖片都想往上點,發現桌面有不明圖標及時刪除,再使用殺毒軟件查殺一次。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2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