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常用公式大全:表格公式怎麼設置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用EXCEL函數處理表冊,函數的運用,大幅度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筆者集合工作實際,把最常用的EXCEL函數進行逐一詳細講解,課程中有大量案例,為便於朋友們更加深入了解各個函數的用法,將於每天上午7:00同步發布視頻教程和圖文教程(包含公式)。只要不懈努力和不斷實踐,通過30天的系統學習,你也能成為EXCEL函數高手,從此告別加班,讓同事和朋友刮目相看。

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分享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學會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涉及的知識點有點多,如果有恆心和毅力想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請耐心往下看;如果你只是想隨便看看,抱着無所謂的態度,那請止步,首先你的學習態度就不端正,談何學好?我花費大量時間整理學習資料,把每個知識點做成實例進行講解,自己從中又鞏固了一遍,進步不是一點點,要說學習感受,真的非常辛苦。

俗話說得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把基礎打好了、打牢了,一點一點積累經驗,才會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得心應手。真心希望點進來的朋友抱着必學會的態度認真學習,反覆練習,對課程中的知識點要學會舉一反三進行利用,學會變通。學無止境,只有學到手的東西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學會了,才會在工作中如魚得水,在職場上如虎添翼,否則,神馬都是浮雲。

說得有點多,戳到痛點的朋友請多諒解,這也說明你有學習的態度和決心。

下面,我們進行今天的課程。

本套課程以WPS2019版的EXCEL進行講解,其實,在一般用戶使用過程中,WPS和OFFICE基本上沒太大差別,甚至WPS更加人性化,但是在一些專業領域,WPS處理EXCEL表格的某些複雜函數可能就不如微軟的OFFICE。

一、什麼是EXCEL工作簿、工作表、單元格

(一)工作簿

所謂工作簿,是指EXCEL環境中用來儲存並處理工作數據的文件。也就是說,EXCEL文檔就是工作簿,它是EXCEL工作區中一個或多個工作表的集合,其擴展名有XLS、XLSX、XLSM、XLSB等。每一本工作簿可以擁有許多不同的工作表,工作簿中最多可建立255個工作表。

(二)工作表

工作表是顯示在工作簿窗口中的表格,在後續新版本的EXCEL中,一個工作表可以由1048576行和256列構成,行的編號從1到1048576,列的編號依次用字母A、B……XFD表示,行號顯示在工作簿窗口的左邊,列號顯示在工作簿窗口的上邊。

EXCEL默認一個工作簿有三個工作表,用戶可以根據需要添加工作表,但每一個工作簿中的工作表個數受可用內存的限制,當前的主流配置已經能輕鬆建立超過255個工作表了。

每個工作表有一個名字,工作表名字顯示在工作表標籤上。工作表標籤顯示了系統默認的前三個工作表名:Sheet1、Sheet2、Sheet3。其中白色的工作表標籤表示活動工作表。單擊某個工作表標籤,可以選擇該工作表為活動工作表。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工作薄中的每一張表格稱為工作表。工作薄如同活頁夾,工作表如同其中的一張張活頁紙。工作表是EXCEL存儲和處理數據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包含排列成行和列的單元格,它是工作簿的一部分,也稱電子表格。可以同時在多張工作表上輸入並編輯數據,並且可以對來自不同工作表的數據進行匯總計算。

(三)單元格

單元格是表格中行與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組成表格的最小單位,可拆分或者合併。單個數據的輸入和修改都是在單元格中進行的。

單元格按所在的行列位置來命名,例如:地址“A1”指的是“A”列與第1行交叉位置上的單元格;地址“A1:D8”指的是單元格A1到D8之間的區域。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二、什麼是函數、公式和運算符

(一)EXCEL公式

EXCEL中,公式是對EXCEL工作表中的值進行計算的等式,在EXCEL中可以使用常量和算術運算符創建簡單的公式。

公式總是以“=”開始,然後將各種計算數據(單元格地址、名稱、常量、函數等)使用不同的運算符連接起來,從而有目的地完成某種數據結果的計算。

例如:=A1+B1+C1就是一個簡單的公式。

(二)EXCEL函數

EXCEL中,函數實際上是一個預先定義的特定計算公式,按照這個特定的計算公式對一個或多個參數進行計算,並得出一個或多個計算結果,叫做函數值。使用這些函數不僅可以完成許多複雜的計算,而且還可以簡化公式的繁雜程度。

例如:SUM(A1:A8)就是一個簡單的函數。

每個函數都有唯一的名稱,並且不區分大小寫,它決定了函數的功能和用途。在函數中,括號是成對出現的,它是函數的標識。

要想讓函數起作用,必須在公式中使用,直接在函數前添加“=”,是函數最簡單的應用。因此,從廣義上講,函數是一種特殊的公式。

(三)運算符

運算符是公式的基本要素,利用它可對公式中的參數進行特定類型的運算,它是影響數據計算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EXCEL中,運算符包括:算術運算符、比較運算符、文本連接運算符和引用運算符等4種類型。

1.算術運算符:算術運算符主要用於對數據進行各種數學運算,各種算術運算符的具體作用和實例如下: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提示:“+”和“-”運算符的特殊用法:“+”和“-”運算符既可以連接兩個參數,也可以連接一個參數,當只連接一個參數時,用於標識數據的正負數,例如:“+8”表達式表示正數8,“-8”表達式表示負數8。

2.比較運算符:比較運算符主要用於比較兩個不同數據的值,當等式成立,則結果返回邏輯值TRUE;如果等式不成立,則結果返回邏輯值FALSE。各種比較運算符的具體作用和實例如下: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3.文本運算符:在EXCEL中,文本運算符只有一個,即和號(&),通常被稱為文本串聯符或文本連接符,其具體作用和實例如下: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4.引用運算符:引用運算符主要用於對指定的單元格區域進行合併計算,在EXCEL中,引用運算符只有兩個,即“:”和“,”,其具體作用和實例如下: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幾種運算符的作用,那麼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

在使用公式計算數據時,單純的一個運算符的數據計算比較少,通常都是同時使用多個運算符,此時就有必要了解計算過程中的運算順序,這樣才能知道數據的計算結果是什麼。

在EXCEL中,系統遵循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計算,相同優先級的運算符,遵循從左到右的原則進行計算。

引用運算符>算術運算符>文本連接運算符>比較運算符

對於算術運算符來說,同級運算符的優先順序為:負數→百分比→乘方→乘和除→加和減。

如果要改變運算符的優先順序,可以使用括號,而且在Excel中允許括號嵌套使用,系統將按照先內後外的順序優先處理最內部括號的內容,然後依次向外擴展。

例如:

要計算((3+2)*5-1)/6,計算過程為:

第一步,計算嵌套括號中的3+2,結果為(5*5-1)/6

第二步,在括號中先計算5*5,結果為(25-1)/6

第三步,計算括號中的25-1,結果為24/6

第四步,計算24/6,結果為4

三、EXCEL中的引用方式

(一)數據的引用方式

在EXCEL中,數據的引用方式有三種,分別是相對引用、絕對引用和混合引用,各種引用方式的說明如下: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在公式中,如果要快速在各種引用方式之間進行切換,可以選擇單元格地址或者將文本插入點定位到單元格地址的前、中、後,然後按鍵盤上的【F4】鍵切換。

例如:在公式“=A1”中,將文本插入點定位到“A”和“1”之間(或在“A”的前面,或在“1”的後面),連續按鍵盤上的【F4】鍵的順序效果如下:

第一次按【F4】鍵,結果為=$A$1

第二次按【F4】鍵,結果為=A$1

第三次按【F4】鍵,結果為=$A1

第四次按【F4】鍵,結果為=A1

無論單元格的初始狀態為哪種引用,按【F4】鍵後都會按如上順序變化,如初始狀態為上面第二次按【F4】鍵的效果,在A1單元格地址中按【F4】鍵後變為如上第三次按【F4】鍵的效果,而不是如上第一次按【F4】鍵的效果。

知識拓展:

複製$A$1到其他單元格,引用的單元格永遠是A1單元格。

複製A$1,往右複製時,會變為B$1、C$1,以此類推;往下複製時,會固定在A1單元格。

複製$A1,往右複製時,會固定在A1單元格;往下複製時,會變為$A2、$A3,以此類推。

複製A1,往右複製時,會變為B1、C1,以此類推;往下複製時,會變為A2、A3,以此類推。

(二)同一工作簿跨表引用

在使用公式和函數計算數據時,有時候會引用當前工作簿的其他工作表的數據,這時就涉及到跨表引用。

在同一工作簿的不同工作表中引用單元格或單元格區域,其引用格式為:“工作表名稱!單元格地址”,這裡的單元格地址引用也可以包括相對引用、絕對引用和混合引用。

例如:“工作表!A1”或“工作表!A1:D1”

除了按照引用格式直接手動輸入公式外,還可以通過選擇單元格的方式快速生成引用,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打開文件,切換到“個人基本信息”工作表,在B2單元格中輸入“=”,如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第二,選擇“信息匯總表”工作表,用鼠標點擊A3單元格,然後按回車鍵,即可引用該單元格的數據,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返回“個人基本信息”工作表,我們發現,這時候已經把數據引用過來了,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提示:如果跨表引用的工作表的名稱以數字、空格、特殊符號(如$、%、#、~、!、+、-、@、=等)開頭,則在公式中引用工作表名稱時,需要使用一對半角單引號引起來,如:“1月會員費!A1”。

(三)跨工作簿引用

在EXCEL中,除了在同一個工作簿中引用數據以外,使用公式計算數據時,還經常會跨工作簿引用數據,具體的引用格式為:“=[工作簿名稱]工作表名稱!單元格地址”。在跨表、跨工作簿引用數據時,有兩種方法,具體如下:

1.選擇工作表數據。如果當前在EXCEL中同時打開了被引用的工作簿,可以通過直接選擇工作表中的數據單元格完成引用,具體操作方法與上面講的方法類似。

2.手動輸入引用。如果被引用的工作簿當前沒有打開,只能通過手動輸入的方式完成引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輸入引用時,必須包含完整的文件路徑,並且要用半角單引號將文件路徑、工作簿和工作簿名稱引起來。

例如:='[工作簿名稱]工作表名稱!單元格地址’

四、邏輯值和常用的邏輯函數

(一)邏輯值

在EXCEL中,邏輯值有兩個,分別是TRUE和FALSE,主要作用是對某條件判定是否成立,成立則為真(TRUE),不成立則為假(FALSE)。

例如:在單元格中輸入”=5+5=10″(輸入時不包括引號),按回車鍵後顯示結果為TRUE,5+5=10是正確的,即真值,說明等式成立;如果在單元格中輸入”=5+5=8″,則結果顯示FALSE,計算結果不正確,說明等式不成立。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1.邏輯值的轉換規則

在EXCEL公式計算時,邏輯值可以用相應的數值代替,但是,在不同的運算中有不同的要求,邏輯值的轉換規則有三種,具體如下:

(1)在四則運算中的轉換規則

在四則運算中,通常用1代替TRUE,用0代替FALSE。

例如:

公式“=1*TRUE”,結果為1

公式“=1+TRUE”,結果為2

公式“=1*FALSE”,結果為0

公式“=1+FALSE”,結果為1

(2)在邏輯運算中的轉換規則

在邏輯運算中,通常用非零值(不是0的任何數值)代替TRUE,用0代替FALSE。

例如:

公式“=IF(1,”正確”,”錯誤”)”,結果為:正確

公式“=IF(-1,”正確”,”錯誤”)”,結果為:正確

公式“=IF(0.1,”正確”,”錯誤”)”,結果為:正確

公式“=IF(0,”正確”,”錯誤”)”,結果為:錯誤

(3)在比較運算中的轉換規則

在比較運算中,邏輯值與數值和文本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即:“數值<文本<FALSE<TRUE”。

例如:

公式“=TRUE>2”,結果為:TRUE

公式“=TRUE<2”,結果為:FALSE

公式“=FALSE=2”,結果為:FALSE

公式“=FALSE>2”,結果為:TRUE

以上三條轉換規則,對編寫公式和優化公式運算有很大的作用,在以後的課程中你將會體會得到。

2.邏輯值在EXCEL中的運用案例:根據性別計算退休年齡

我們在填寫職工信息表時,需要計算職工的退休年齡,不同性別的職工,其退休年齡不同,男性職工的退休年齡為60歲,女性職工的退休年齡為55歲,現在需要根據B3單元格中職工的性別自動填寫退休年齡。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B3單元格中的性別為“女”,則C3單元格計算退休年齡的公式過程如下:

公式:=60-(B3=”女”)*5

第一步,引用B3單元格的值,結果為:60-(“女”=”女”)*5

第二步,先計算出括號中的值(“女”=”女”),邏輯值為TRUE,結果為:60-(TRUE)*5

第三步,根據轉換規則,將TRUE轉換為1,結果為:60-1*5

第四步,計算1*5,結果為:60-5

第五步,計算60-5,結果為:55

最終結果和公式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本例是利用邏輯值計算不同性別職工的退休年齡,只要理解了,不用其他函數也可以計算。當然,利用邏輯值計算類似的數據,一般只針對簡單的運算,複雜的公式需要用函數處理,後續課程中會針對此類運算作詳細講解。

(二)常用的邏輯函數

在公式計算中,對於邏輯判斷,我們通常會使用邏輯函數OR(“或者”)和AND(“與”或“並且”)進行運算。

其中,AND函數是“與”或“並且”的意思,即所有的條件都滿足時返回TRUE,只要任意一個條件不滿足則返回FALSE;OR函數是“或者”的意思,即在多條件時,滿足任意一個條件或所有條件都滿足返回TRUE,如果一個條件都不滿足則返回FALSE。

在複雜的公式中,為了簡化公式,我們可以用數學運算代替相應的邏輯函數,加法運算代替OR,乘法運算代替AND。

1.用加法運算代替邏輯函數OR

例如:要判斷只有局長和副局長才有審批權限,否則無法審批,此時需要用條件判斷函數IF和邏輯函數OR進行運算。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2.用乘法運算代替邏輯函數AND

例如:要判斷學生成績考試語文、數學、英語分數都大於等於60才算及格,否則不及格,此時需要用條件判斷函數IF和邏輯函數AND進行運算。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當然,以上只是舉例,並不是說只要一個科目不及格就統統不及格,大家不要糾結。

五、空單元格和空文本的區別

在EXCEL中,默認狀態下,單元格中不顯示任何內容,或將有內容的單元格清空後,此時的單元格即為空單元格。而空文本則是使用一對半角雙引號(””)來表示。

如果某單元格的數據是通過公式引用的空文本,即單元格的值為“=”””,此時,該單元格的顯示效果和空單元格的顯示效果是一樣的,不過,二者在公式運用中有明顯的區別。

(一)兩者的區別

1.從公式的角度看,空單元格和空文本等同於一樣

例如:A1單元格為空單元格,A2單元格為空文本,在A3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1=A2”,計算結果為TRUE。

2.空單元格的值視為0

例如:A1單元格為空單元格,在A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1=0”,計算結果為TRUE;在A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1*2”,計算結果為0。

3.空文本的值不能視為0

例如:A1單元格為空文本,在A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1=0”,計算結果為FALSE;在A1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1*2”,計算結果為#VALUE錯誤值。

(二)屏蔽空單元格顯示0的方法

在EXCEL中,如果公式的結果是對某個空單元格的引用,公式的計算結果不是空文本,而是數值0,在某些情況下,數值0和空單元格還是有區別的。

例如:下圖所示的是學生的語數外考試成績,學生“姓名三”的數學考試成績為空,我們在對該名學生的數據進行查詢時,在數學列顯示為0,這個0值代表該生的數學成績為0,還是缺考或者漏錄成績呢?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為了區別這兩種情況,避免公式結果引用空單元格時公式結果顯示0的情況,可以在公式末尾使用&運算符強制將引用空單元格的結果轉換為空文本。如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此時,程序雖然查到了該生的數學成績單元格為空單元格,但沒有顯示0值,而是顯示空文本。

六、處理數據計算的幾種方法

(一)計算公式結果

輸入公式結束後,可通過多種方法計算公式結果,如點擊編輯欄中的“√”(即“輸入”按鈕)顯示公式結果。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此外,還可以通過按快捷鍵的方式計算公式結果,這是最便捷、快速的計算公式結果的方法,具體快捷鍵及計算效果如下:

1.【Enter】鍵:輸入公式後,按【Enter】鍵可在計算出結果的同時選擇該單元格下方的單元格。

2.【Tab】鍵:輸入公式後,按【Tab】鍵可在計算出結果的同時選擇該單元格右側的單元格。

3.【Ctrl+Enter】組合鍵:輸入公式後,按【Ctrl+Enter】組合鍵,在計算出結果的同時仍然保持該單元格的選中狀態,該方法可同時查看數據結果和所使用的公式。

4.【Ctrl+Shift+Enter】組合鍵:如果是數組公式,要計算出結果,必須在輸入公式結束後按【Ctrl+Shift+Enter】組合鍵完成,以上3種方法都不能正確計算公式結果。數組公式不能在合併單元格使用。

(二)使用【F9】鍵將公式轉換為運算結果

【F9】鍵在公式應用中具有公式重算的功能,如果將文本插入點定位到公式中,按【F9】鍵後系統自動將整個公式轉換為運算結果。

例如:未按【F9】鍵前顯示的是公式。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當我按下【F9】鍵後,直接顯示公式結果。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提示:在使用【F9】鍵將公式轉換為結果後,原來的公式將被替換,如果想改回公式,可以通過撤銷操作將結果還原為公式。

(三)批量輸入和複製公式

1.拖動控制柄複製公式

在EXCEL中,選擇單元格後,其右下角有一個實心的小方塊,我們將其稱之為控制柄,將鼠標光標移動到控制柄上時,鼠標光標會變成黑色十字形狀,通過拖動該控制柄到需要的位置,可完成公式的批量複製。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拖動控制柄批量複製公式後,在結束位置將出現“自動填充選項”按鈕,單擊該按鈕,在彈出的列表中包括“複製單元格”“僅填充格式”“不帶格式填充”和“智能填充”4個單選按鈕。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在公式運用中,這4個選項的作用如下:

“複製單元格”:選擇該選項,程序自動將源單元格的公式和單元格格式全部填充到其他單元格。

“僅填充格式”:選擇該選項,程序只將源單元格的格式填充到其他單元格,而不複製源單元格的公式。

“不帶格式填充”:選擇該選項,程序自動將源單元格的公式填充到其他單元格,而不複製源單元格的格式。

“智能填充”:快捷鍵【Ctrl+E】,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快捷鍵,可以批量提取身份證號碼中的出生日期,從姓名手機號中提取手機號,輕鬆合併多列數據等。

2.雙擊控制柄複製公式

雙擊控制柄批量複製公式比拖動控制柄複製更加快捷,只需要雙擊包含公式的單元格的控制柄,程序自動向下填充公式到整個表格的結束位置。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雙擊後的最終結果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雙擊控制柄完成公式的批量複製時,對數據源的表格結構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具體如下:

第一,需要批量複製公式的單元格是在某列單元格上向下填充,不能在某列向上填充,也不能在某行上向右填充。

第二,批量複製公式的單元格相鄰列必須有數據,否則雙擊控制柄無效。

3.用【Ctrl+Enter】組合鍵批量輸入公式

在EXCEL中,如果某一列數據的計算公式相似,那麼可以用【Ctrl+Enter】組合鍵批量錄入公式。首先選擇所有的結果單元格,輸入公式後,按【Ctrl+Enter】組合鍵即可快速錄入選中單元格的公式結果。

例如:要計算每位同學的考試總成績,首先選擇總分列需要計算總分的E3:E8區域,輸入公式“=SUM(B3:D3)”,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然後按【Ctrl+Enter】組合鍵即可得出所有學生的總分,如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4.用【Ctrl+D】和【Ctrl+R】組合鍵批量複製公式

我們在處理表冊數據時,遇到內容相同的單元格,往往採用複製【Ctrl+C】、粘貼【Ctrl+V】的辦法進行,需要按兩次按鍵,雖然省去了輸入,但還是不夠快,對於需要向下複製公式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Ctrl+D】組合鍵。這個功能其實很實用,因為一般我們都是從上往下填充數據,如果這個單元格的內容同上,就可以直接按【Ctrl+D】組合鍵。

例如:我在E3單元格中輸入的公式,需要把公式向下填充到數據表中的最後一個單元格,只需要選擇該單元格和最後一個單元格的區域,然後按【Ctrl+D】組合鍵即可完成複製。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與【Ctrl+D】用法類似的,還有【Ctrl+R】,兩者的區別在於,【Ctrl+D】向下填充,【Ctrl+R】向右填充。

相鄰列填充時,只要選中需要填充的單元格,按【Ctrl+R】組合鍵,你會發現,已經把相鄰的左側列的數據複製過來了,無需選擇源數據。

間隔列填充時,需要同時選中數據源和需要填充的單元格,這是新版本中的“隔空填充”。例如:我要把D列的英語成績複製到新的列,同時選中D列和G列的數據區域,然後按【Ctrl+R】組合鍵即可完成複製。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5.使用複製粘貼功能批量複製公式

在EXCEL中,軟件提供了“選擇性粘貼”功能,粘貼時設置粘貼選項為粘貼公式後,軟件只將源單元格的公式批量粘貼到其他選中的單元格。

例如:我在E3單元格中輸入了公式,需要把公式複製到數據表中的其他空白單元格,首先複製E3單元格內容,然後選擇需要填充公式的其他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下左側“粘貼”兩個字,在彈出的列表中選擇紅框中“公式”,即可完成公式的填充。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七、充分利用函數屏幕提示功能

(一)提示函數的功能和語法結構

在最近幾個版本的EXCEL中,程序提供了屏幕提示功能,默認情況下,該功能是啟用的,對我們學習函數提供了很好的作用。

在單元格或編輯欄中輸入等號後,在輸入函數名稱過程中,會自動提示以你輸入的內容為開頭的多組函數,鼠標點擊或按向上向下的箭頭可以查看所提示函數的功能,雙擊需要的函數或按回車鍵即可錄入單元格。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在單元格或編輯欄中輸入等號、函數名稱和左括號這3部分內容後,在彈出的屏幕提示信息中將會自動顯示該函數對應的語法結構。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從上圖可以看出,RANDBETWEEN函數共有2個參數。

除此之外,在屏幕提示中,還會智能地提示當前正在編輯的參數,文本插入點定位到哪個參數,當前參數在語法結構中會以加粗的字體格式顯示。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輸入公式後,如果你想查看參數對應表達式,只需要點擊屏幕提示的參數名稱,然後在單元格和編輯欄中自動選中對應的表達式。見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二)快速獲取函數的幫助信息

在單元格或編輯欄中輸入函數名稱後,如果要更準確查看函數的幫助信息,不需要單獨打開幫助系統,直接使用屏幕提示功能就可以快速獲取相關函數的幫助信息。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如上圖,輸入函數後,在屏幕提示中單擊函數名稱超鏈接,即可打開SUMIF函數的幫助信息。如下圖:

第一天:學好EXCEL函數和公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操作

以上就是學習EXCEL函數、公式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想要學習好EXCEL函數,最基本的操作要熟記於心,通過後續大量的函數不斷實踐,學會多個函數的組合,後續課程中我們會講到多函數結合的用法,能進行更為複雜的計算,對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2062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12:13
下一篇 2024-12-09 12:1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