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化數據調查分析:信息數據知識的關係

隨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騰訊、阿里、滴滴等互聯網巨搫開出反壟斷處罰的重磅消息從境內發酵海外,一時之間海外反華勢力及其附庸媒體、網軍等喉舌不斷惡意揣測中央政府出手整治互聯網巨搫的意圖,大秀智商下限。

正本以溯源,那麼中央出手整治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

筆者以為,表面上看是反行業壟斷,促進互聯網零售、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娛樂…..等行業有序公平競爭,實則核心邏輯是新形態的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到底應該掌握在誰手中

眾所周知,我國施行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制度在經濟活動中根本區別於資本主義制度的關鍵是生產資料是國家所擁有、國家所管理、國家所分配。其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土地,就是一個最有說服力的現實例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新中國早期的徹底土改,今天的中國就算不印度化也很有可能東南亞化,何談過去20年的經濟成長和成果(不要和我說什麼過去20年是吃土地財政和土地財政的弊端,土地財政當然有其局限性,但一邊在享受土地財政帶來的今日經濟成果,一邊罵土地財政的朋友最起碼是不道德的——端碗吃飯,丟碗罵娘!土地財政和稅制分配有莫大關聯,改天單獨寫一篇和大家聊聊)。

你不知道的個人信息數據

如果說早期的標誌性生產資料是土地,新形態的標誌性生產資料就是個人信息數據。為什麼說個人信息數據是新形態的生產資料?生產資料定義為:勞動者進行生產時所需要使用的資源或工具。互聯網經濟中衍生的互聯網零售、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娛樂和各項互聯網服務所需要的資源和工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個人信息數據,有了最為完善的個人信息數據形成的大數據+AI分析在互聯網商業競爭中就容易佔據制高點從而勝出。

商人無祖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商人本質上和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商人沒有任何區別,均天生具備高度的逐利性。互聯網經濟這些年在國內商業比重中迅速擴張和提升,這些掌握着大部分國民個人信息數據的互聯網巨搫為拓展商業版圖到國際成熟市場IPO,競傳出和我國潛在威脅國政府達成將公司收集的國內個人信息數據交與其監管換取上市的協議。生產資料是經濟活動中最為基礎又最為核心的資源,生產資料握於何人之手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特別個人信息數據這一新形態的生產資料還一定程度關聯到國家安全。這就不得不防,不得不出手了。

結論:中央政府對新形態的生產資料理應掌握在手以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和國家安全。在支持互聯網企業正常健康使用個人信息數據的前提下加強監管,並善用法律工具規制其行為,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20526.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11:27
下一篇 2024-12-09 11:2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