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圖年度報告查看:百度行業報告分析

核心觀點

智能駕駛蘊藏藍海。智能駕駛技術發展多年,目前已接近質變節點,在PC、手機之後,智能汽車有望成為下一個具備廣闊成 長空間的終端產品。當下,我們認為電動車的放量、電子電氣架構變革等多重因素為智能駕駛的普及奠定了基礎,在電動化 浪潮之後有望迎來汽車智能化發展的黃金周期。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及車路協同是智能駕駛產業鏈中的三大核心版圖,其中 涵蓋了包括芯片、傳感器、大數據、算法、高精度地圖以及智慧交通等一系列軟硬件技術,參與者包括傳統主機廠、造車新 勢力、Tier1、半導體製造商、及海內外科技龍頭公司如谷歌、阿里、百度等等。

百度深耕智能駕駛行業十餘年,具有明顯領先優勢。百度的智能駕駛業務於2009年,截至目前,百度Robotaxi測試車輛是中 國上路最早、測試規模最大的車隊,經過多年發展已在多地開啟常態化運營,為百度帶來了數據積累和技術迭代的先發優勢, 且百度遍布全國的雲服務器為其數據傳輸集成提供了便利,我們認為在智能駕駛最為核心的數據積累這一環節,百度在行業 內具備明顯領先優勢。To B端,百度將L4技術降維並布局了艙駕雲圖四大業務,產品已經逐漸成熟且具備量產條件,其中小 度OS與高精度地圖市場份額領先。此外,百度在車路協同領域也有深度部署,通過V2X技術有望進一步進行數據堆疊從而更 好的解決自動駕駛長尾問題。20年底,百度和吉利合作組件智能汽車公司,公司正式進入汽車製造環節。

Robotaxi是終局,B端業務提供現金流。不同於Waymo背靠谷歌可以專心深耕L4級無人駕駛運營,百度則需要通過B端產品變 現對沖智能駕駛研發投入。從長周期看,百度和整車廠之間依然存在數據所有權矛盾,未雨綢繆百度與吉利合作補強了汽車 製造環節。我們認為公司to B端業務是基於L4級解決方案的降維應用,在行業中具備較強競爭力,有望快速實現放量。基於 以上,我們認為百度智能駕駛業務的盈利模式包括:1)以Robotaxi為代表的自動駕駛運營服務;2)各大車企的全棧式解決 方案提供商;3)與吉利合作的全新整車品牌銷售;4)承攬各大城市智能交通新基建項目。

智能駕駛行業百花齊放

1、智能駕駛迎來質變節點。

智能駕駛發展歷史悠久,龍頭科技企業近年紛紛布局智能駕駛:智能駕駛產業從19世紀初發展至今已接近一百年,然而其產生 實質性進展是從2014年特斯拉發布第一代L2級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開始;至此,谷歌和百度紛紛加速研究自動駕駛全棧 式解決方案,將重心傾斜在無人駕駛乘用車的開發;華為和博世則將重心落在智能網聯和智能座艙上;隨着造車新勢力的崛起 以及傳統燃油車轉型智能化,一條成熟的智能駕駛產業鏈逐漸成型。

智能駕駛驅動產業升級。智能駕駛主要分兩個方面: 第一是自動駕駛:通過硬件、軟件、和算法,實現無人駕駛。自動駕駛由感知、決策、執行三個要素組成。高自動化的駕 駛系統依賴於多傳感器的融合、域控制器、計算單元、AI芯片以及大數據云計算的高精密配合和精準控制。第二是智能座艙+車聯網:實現車內外智能化的交互形式和整車OTA。

2、從燃油車向電動車轉變。

智能駕駛行業驅動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從硬件轉向軟件,電動化是實現軟件智能的物理基礎。 燃油車難以實現整車控制系統數字化:智能汽車需要做到計算平台和操作系統相互融合從而控制所有的標準化硬件,然而傳 統的燃油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工作狀態難以被把控,難以實現高度集成化和軟件定義。 燃油車難以搭載智能座艙系統:燃油車難以實現全艙的信息覆蓋,而電信號卻可以輕易做到整車流通從而實現全方位的人機 交互以及車輛的場景化服務。 燃油車難以實現空中下載技術(OTA):傳統燃油車受制於硬件複雜的構造和不可控因素,目前的OTA僅限於人機交互功能 的軟件更新,而電動車卻可以實現車身控制及動力方面的升級。

EEA由分布式走向集中式。智能駕駛催生出域控制器單元,汽車電子電汽架構(EEA)從分布式向集中式轉變:隨着智能駕駛汽車功能的不斷豐富,電子 控制器單元(ECU)數量極具增加,算力不同的ECU相互冗餘,內部通信能力的缺失,急劇增加的線路複雜度,使得汽車域控 制器(DCU)應運而生。DCU技術的實現主要倚靠兩點:以太網新型總線技術和5G無線技術的介入,使得分散的ECU可以用主 干網絡連接統一受DCU協調控制,具備強大算力的計算平台使“大腦”可以統一處理海量的數據並進行複雜的邏輯運算。

3、智能駕駛市場空間巨大。高頻率融資,市場爆發力強。2014至2018年,自動駕駛行業的融資數額和次數呈指數倍增長,2019年略有回落,資本理性漸歸, 渴望實際產品儘快落地;2019年我國的融資事件頻次全球第一,資本對這一行業保持高關注度。 中國智能汽車市場發展迅速。根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預計2020年智能網絡汽車新車型的滲透率將從 2016年的5.2%提升至51.6%,由此推測2020年中國智能汽車規模達到1300萬輛,到2025年達到1700萬輛,行業市場空間巨大;自 動駕駛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在2016年爆發, 增長率達124.16%,2012-2019的年複合增長率保持在63%。

百度:國內智能駕駛行業的領頭羊

1、百度成長路徑。

百度移動生態:百度成立於2000年,以搜索引擎正式進軍互聯網領域,歷經20年的發展,形成了全網最強大的信息和服務生 態,其下屬百度系APP累積了十億用戶,日活用戶超過2億,是中國第一的中文搜索和信息流網站。。百度新型AI生態:2014年百度首次提出“百度大腦”計劃,作為百度人工智能業務的核心技術引擎,至今已獲得270多項AI能 力,日調用量突破1萬億次。百度分別以9364件人工智能專利申請和2682件專利授權位列第一,並包攬了深度學習技術、語 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智能駕駛領域等多個人工智能核心領域第一。

國內龍頭移動服務品牌。超鏈分析技術是互聯網搜索的黃金標準:超鏈分析技術的專利權歸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所有,這項技術使得超鏈指向與網頁價 值成正比,重新定義了搜索引擎中的網頁排序。超鏈分析迄今已被211件國際專利引用,並被多個搜索引擎普遍採納。 百度系APP下設場景多樣,可滿足多類用戶的不同需求:百度系APP覆蓋近9成互聯網主流人群的24小時全時長,截止至2020 年,以其為基石的百度超級營銷平台已為86萬品牌提供廣告服務,社交互動同比提升60%。百度搜索品牌滲透力強: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顯示,百度搜索在雙端搜索引擎上的滲透率均超過了80%,擁有極高的市 佔率和用戶黏性。

2、百度的營收以廣告為主。

P4P模式是百度核心業務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非P4P模式進一步豐富了線上營銷生態:基於拍賣模式的P4P服務允許商戶競 標優先安排付費贊助商鏈接,並覆蓋搜索與其產品或服務相關信息的用戶,縱跨搜索引擎、信息流以及其他在線市場三個領 域。百度在最新的季度財報中稱,這種模式仍然是其核心業務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非P4P模式可以分為基於展示性和基於 效果性的營銷服務。其中基於效果的營銷服務,客戶將根據除CPC以外的標準付費,比如應用的下載次數等;而基於展示的 營銷服務,百度的收費基準則是時間和數量。 百度擁有穩定的盈利結構和強大的獲利能力:百度的盈利總體分為兩大板塊,近幾個季度百度的核心業務營收平均佔總營收 的73%,上下浮動不超過5%,盈利能力穩定。百度在國內搜索引擎的壟斷地位和百度app廣泛的受眾都賦值於其內容里的廣告 位,是廣大客戶首選的營銷推廣平台;同時其使用的廣告位拍賣模式和搜索引擎獨有的多元化進一步量化了百度的廣告收益, 使得百度可以產生持續的巨額廣告收益。

公司關鍵財務指標表現。百度的營業收入增速漸緩:百度2020年的營業總收入為1070.74億元,雖然2005至202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約為47.36%,但 2018年至2020年的複合增長率僅為2.32%。

3、股價復盤,百度急需在AI領域取得突破

PC端搜索業務快速搶佔市場是百度前期發展的核心推手,但後續由於在移動端失去了先機,以及搜索端廣告業務出現負面新聞, 導致公司在移動互聯網爆發初期失去先機,股價一度處于震盪。 脫離百度的早期發展,公司三次股價上漲均是基於其新業務的拓展,尤其是2020年智能駕駛的突破使公司市值觸底反彈。

4 、百度ACE引擎架構完整

百度ACE交通引擎(Autonomous Driving、Connected Road、Efficient Mobility)是公司實現智能駕駛生態的 核心。百度ACE引擎集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和效率出行為一體,聚焦的不僅僅是自動駕駛車輛內外硬軟件的升級,更是與車 路協同相關的智能交通體系新基建的建設,以及與效率出行相關的無人駕駛車輛運營。目前百度已與22個城市有上述相關合 作。百度ACE引擎採用“1+2+N”總體架構,結合小度OS、自動駕駛技術、百度智能與以及百度高精度地圖,以Apollo自動 駕駛平台和車路協同解決方案為平台支撐,在未來智能交通新基建中推廣智能公交、智能出租、智能網聯等應用。

智能座艙:小度OS產品受下游青睞。小度車載是公司智能網聯的核心產品,將全面結合百度的核心數據能力,不僅實現全車智能語音交互和視覺識別,同時構建 整車OTA和全域安全體系。

自動駕駛:率先實現量產,聚焦多市場。百度發布ValetParking自動泊車量產方案(AVP),率先實現量產落地。百度在L4級駕駛藉助激光雷達採用強感知視覺方案,雖然目前此種方案成本高昂,但多冗餘為安全性保駕護航;對應L3級發 布高級別智能駕駛解決方案ANP,低廉的成本需要強大的技術做補充以實現2D到3D的轉換。

百度地圖:高精度地圖實現雙領先。百度高精度地圖具備較強先發優勢:高精度地圖因涉及國家安全,資質一票難求,截至2020年10月,僅有28家企業獲此資 質。2013年百度啟動高精度地圖採集,基於百度的自動化技術,其對周邊路側信息的識別準確率達98%以上,依託多元感知 數據處理、雲服務中心和數據中心等構成的Intelligent Map平台,可以實現分鐘級的數據更新,基於GPS,IMU,高精 地圖以及多種傳感器數據的百度自定位系統可提供厘米級綜合定位解決方案。

百度兩大引擎生態完善。Apollo自動駕駛開源平台技術紮實,合作夥伴數量領先:截至2019年底,Apollo擁有生態合作夥伴177家,全球開發者 36000名。2020年,百度Apollo平台入選世界互聯網大會全球領先科技成果。 V2X車路雲協同技術為自動駕駛提供全局視野:百度開展V2X是符合中國國情普及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V2X是車路人的全域 數據感知智能交通系統,公司披露數據,車路協同可以解決54%單車智能在路測中遇到的問題,減少62%的單車智能接管數, 目前百度已與多家企業在V2X領域開展相關合作。

盈利模式對比與未來猜想

1、智能駕駛公司對比。

根據Navigant Research 給出的2020年自動駕駛排行榜,Waymo、Cruise、福特和百度處於行業領先者的地位,特斯拉作為L3級 整車銷售商排名靠後。未來的智能駕駛行業可以大致細分為以下兩個賽道: 以Waymo為代表的無人駕駛商用車運營:即經過多年技術和數據積累,實現無人監管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和貨運車營運。 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整車銷售商:受制於安全、政策和基礎設施等因素,L3級自動駕駛整車銷售目前仍為市場主流。

2、Waymo入局早,經驗豐富

Waymo作為最早涉足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是自動駕駛的頂級領軍企業。2020年Navigant Research 自動駕駛榜單中, Waymo在多維度比較中屬於“領導者”,且綜合位列第一。

Waymo的技術專一且較為封閉。Waymo全線自研,重點布局無人車營運:Waymo已推出了第五代Waymo Driver套件,其中包括軟、硬件全套方案,造價相 比之前整體下降50%。未來,Waymo的營收重點大概率仍是依託於Waymo one 和Waymo via的商用無人車營運,與百度的 Apollo Robotaxi業務相似。在營收方面,Waymo的母公司Alphabet與百度的營業收入規模差距較大,研發投入比例相似 但規模差距較大,兩個公司業務模式相似但無法在同一量級比較。

造車新勢力當前力量較為薄弱。造車新勢力:2020年我國純電動車汽車銷量為111.5萬輛,同比增長11.6%。蔚來、理想和小鵬是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主要玩家, 但其三者全年銷量之和仍比不過特斯拉去年一年的銷量。百度聯合吉利進軍整車界造車,將和造車新勢力形成競爭與合作並存 的新局面。

3、特斯拉聚焦L3級整車銷售

特斯拉聚焦整車和軟件銷售:特斯拉的主要營收來自其整車銷售量,2020年特斯拉實現了7.21億美元的盈利,創得歷史新高; 特斯拉於19年發布自研FSD芯片,FSD作為選裝套件在美國Model Y的選裝率已達50%以上,打開了軟件訂閱服務的營收; 2021年特斯拉還將量產Cybertruck,打開貨運汽車銷售市場。

百度智能駕駛的盈利模式多元。以Robotaxi和Deepway為代表的商用自動駕駛運營:Apollo robotaxi將在未來3年拓展至30城,以現有的共享汽車市場規 模測算,若百度未來能完全替代現有的共享汽車服務商,則市場規模至少在百億;無人駕駛貨運物流方面,獅橋預計到 2025年,每年會有3600萬訂單,足以支撐1800-3600億元的市場規模。

百度智能駕駛未來發展模式。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百度雖然現已在國內的智能駕駛領域取得顯著成就,但仍 在OTA和傳感器等技術上落後於特斯拉、Mobileye和Waymo。同時,隨着龍頭科技企業紛紛入局智能駕駛行業,相關技術飛 速發展日新月異,只有更快的在現有技術基礎上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專利,才能在未來智能駕駛行業中佔據有利地位。 百度全面部署智能駕駛領域:百度以Apollo平台和車路協同技術為核心,發布了適配於不同場景的八大解決方案,既是各大 車企的方案提供商,也同時作為運營商落地Robotaxi和無人駕駛貨運物流。2021年初,百度和吉利聯手合作造車,以整車 製造商的身份再次進軍智能駕駛行業。全面精細化部署智能駕駛使百度未來的盈利空間成規模式增長,龍頭效應明顯。

報告節選: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智能駕駛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百度智能駕駛,破釜沉舟,登峰造極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1906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10:08
下一篇 2024-12-09 10:0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