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騰訊雲IoT生態峰會在深圳舉行。在談到產業物聯網和消費物聯網當前的發展現狀時,騰訊雲AI平台與物聯網產品總經理張文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數據增長的速度來看,相比產業物聯網,當下消費物聯場景的市場空間更大。從客觀事實也能看出,目前消費物聯的場景更貼近人的需求,而工業物聯服務的物和設備更多一些。

騰訊IOT峰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宗旭 攝
儘管工業物聯網市場規模很大,但是每個行業工業鏈條很長,而且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能和技術。不同的製造業之間,譬如飛機發動機製造業和汽車製造業,雖然二者都屬於工業製造業,但是行業之間差異性很大。企業想要服務好每個行業,需要一步一步來。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前物聯網存在多種通訊協議,而且每個協議都是封閉的,這也給企業的快速推進制造了難題。而消費物聯則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比較確定和統一。
首次對外升級物聯網全鏈路產品
在消費物聯場景下,為了搶佔入口,許多硬件企業基於自己的產品紛紛給出了自己的定義。有企業認為是手機、智能音箱、電視,但也有企業認為以上皆是“過渡產品”,未來的入口應該是家庭服務機器人。騰訊則給出了一個不同的思路:小程序。
在騰訊雲IoT生態峰會上,騰訊雲首次對外升級物聯網全鏈路產品以及發布“騰訊連連”全新產品,簡單來說,用戶只需要通過這款小程序的入口,就可以實現一鍵控制不同廠商、不同協議硬件產品,真正實現萬物互聯。
據騰訊雲物聯網平台產品總監周佳鑫介紹:“騰訊連連並非是一款簡單的微信小程序,它是騰訊雲面向物聯網行業提供的一整套C to B開放平台服務,藉助騰訊連連可以降低物聯網產品的研發門檻以及加快研發速度,同時提供以微信小程序為載體的、面向消費者的應用入口,整合騰訊內部的品牌以及多項優勢內容服務。”
去年12月份,騰訊開始對雲、網、邊、端進行升級,比如開發平台會更多接入5G、LoRa,OS方面支持更多的芯片模組廠商。但張文傑認為,物聯網服務平台對騰訊來說一直是缺失的,而騰訊連連的發布則補齊了這一環節。
小程序推動相關應用落地
為什麼會選擇微信小程序這樣的載體?張文傑指出,小程序相對於前端App來講開啟更快,也不用安裝,使用更方便。同時,可以把小程序當中雲上的其他組件通過小程序的入口進行打通,讓用戶和開發者更快地把物聯網相關的應用落地。
從更為現實的角度來說,C端連接一直是騰訊的優勢。在轉型產業互聯網之後,騰訊也一直強調“C2B”策略。進入物聯網領域之後,重點發力消費物聯網領域繼承了騰訊轉型產業互聯網以來的一貫策略。
張文傑承認,騰訊進入產業物聯網的時間並不長,騰訊需要更多的人幫助其打造騰訊連連和產業物聯網。至於消費物聯網方面,“因為騰訊本來就是偏消費偏社交的公司,這方面我們還是有一些比較不錯的積累,我們會在我們的強勢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對於未來的規劃,張文傑提到,目前階段消費物聯開發者的生態更完善,騰訊連連作為一個服務平台,更多地會在消費物聯的應用進行接入。
“同時產業物聯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會分階段實現。事實上,在一些和C端聯繫比較緊密的產業我們也有接入,比如中外運智慧物流、中山小欖智慧停車等項目。”張文傑說道。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1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