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假如全國人民每人都給我捐一毛錢,那我不就成億萬富翁了么?
說實在的,很多人小時候都做過類似的暴富夢,正所謂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甭管是坑蒙拐騙還是威逼利誘,只要你能說動大夥掏錢,那這個事就算成了。
前陣子,有個叫潼關肉夾饃協會的組織就是這麼乾的。
咱們都知道,肉夾饃是陝西地區的一種特色美食。按照配料的不同,肉夾饃大致分為臘汁肉夾饃、肉臊子夾饃以及潼關肉夾饃等幾種,其中又以潼關肉夾饃最為風靡。
考慮到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這種製作簡單、營養豐富的食物自然是十分風靡。
只要你能熟練掌握烤饃燉肉的各種手藝,支起個肉夾饃小攤確實沒啥難度;假如再請個手藝精湛的陝西師傅,甚至能光明正大地掛上“潼關肉夾饃”的牌匾揚名立萬。
光是在天眼查上,你就能找到5007條跟潼關肉夾饃有關的搜索結果。假如再算上各種尚未註冊公司和商標的小攤小店,干這個的沒有一萬也得有八千。。。
眼看着用這個招牌的人越來越多,有的人就動起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思。
差不多2014年的時候,這個潼關肉夾饃協會就想辦法把“潼關肉夾饃”的商標給申請了下來。按常理來講,商標搞定就該開店連鎖做買賣了吧?他們倒好,直接找了家律所開始四處找人打官司。
據天眼查數據,現在潼關肉夾饃協會相關的開庭公告有213條,案由基本上都是侵害商標權糾紛——關鍵他們的胃口還不小,北起內蒙、南至廣東,全國各地幾乎都有被這個協會拉上法庭的被告。

當然了,你也可以選擇繼續使用“潼關肉夾饃”這五個大字,只不過你得繳納99800元“買斷”。。。

假如路邊的每個潼關肉夾饃小店都給他們交上一筆“保護費”,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協會恐怕真能實現自己暴富的宏偉夢想。
02
說實在的,能幹出這種事的人確實有點不地道。
目前被波及到的受害人當中,大部分都是被家裡倚為支柱的頂樑柱。如今被所謂的行業協會告上法庭,搞不好就要被斷了生計來源,這不是砸人飯碗嗎?
況且無論從情感層面還是法律角度,地方小吃實際上歸所屬地域集體所有。這也是為啥商標法一定要明確——除去集體商標,不允許縣級及以上地名作為商標使用的原因之一。
你想啊,河南有燴面,柳州有螺螄粉,武漢有熱乾麵,山東有煎餅,重慶有小面,河北有火燒,新疆有大盤雞,真要讓這群人胡搞的話,以後咱們連報菜名的相聲都不能聽了。



就算是地方政府想要規範發展地方美食,也要從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兒的立場出發、秉承公益性的原則,而不是藉機任由其這些協會以維權的名義壟斷市場、收取高額的費用。
不過按照協會工作人員的說法,他們這麼干也是有初衷的。
起訴是為了錢嗎?不不不,人家想的是要實現行業的標準化發展:“我們需要讓所有做潼關肉夾饃集中在一塊,起訴是希望所有做潼關肉夾饃的能加入協會。”
至於加入協會幹嘛呢,那當然是收錢了——“加入協會要交會費,一年是2400元”。就算你心一橫掏了2400塊錢,後面的套路估計也是只多不少。
根據公開信息,這個潼關肉夾饃協會背後的人叫王華鋒,說起來也是個上過新聞的人物。

在這篇新聞報道中,有不少篇幅被用來列舉他舉辦小吃培訓班、搞加盟連鎖擴大經營的光輝事迹,看起來還挺像那麼回事的。
可實際上,加盟的模式本身就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雖說總公司可能會在前期給出各種各樣的承諾,比如協助開店、幫忙協調、出人暗訪甚至巡檢等等,但這些服務可不是免費的。
等到了具體運營的時候,收錢的地方更是一個又一個。
店面的裝修,得統一風格吧?總部有統一的設計圖,至於價格那就不好說了。鍋碗瓢盆,得跟其他門店用一樣的吧?別的牌子沒LOGO,沒LOGO那能像話嗎。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為了收錢而服務的;至於被服務的人滿不滿意,誰會在意呢?
03
其實像這樣的行業協會,還有很多很多。
協會屬於社會團體,要到民政局辦理登記,登記手續要分兩次辦,第一次叫籌設登記,第二次叫成立登記,中間還要開幾次會員大會等等,

具體程序也並不複雜。
只要把籌備申請書、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以及章程草案準備好,就可以在登記後名正言順得宣告“XX行業協會成立”。
感興趣的人可以點進信用中國官網公示的“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詳情”欄目,全國範圍內的協會商會組織搜索結果有10000條,其中“國字頭”“省字頭”“縣市字頭”的各類組織不勝枚舉。
這裡面既有不讓降房價的地方房地產協會,還有串通漲票價的洗浴協會;就連美容美髮、蘭州拉麵和沙縣小吃都有屬於自己的行業協會,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大會章程等規章制度一應俱全。
有意思的是,這裡面並不能檢索到有關“潼關肉夾饃協會”的任何信息。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1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