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行業迎來了久違的春天,各公司所處的季節卻各自不同,誰會為網安公司自己的“安全感”買單?

近日,幾大以網絡安全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陸續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安恆信息、綠盟科技、奇安信、啟明星辰和深信服的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均獲得至少30%以上的增長。其中,五者當中上市最晚的奇安信表現尤為搶眼,無論是前三季度營收還是Q3單季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均獲得逾41%的增長。
對於網絡安全公司來說,選擇在“網絡安全”這條賽道上奔跑,本身看起來就“很不安全”:要有高端的人才,持續的研發投入,強話語權的渠道,足夠長的時間,還要有足夠的積澱、體量和應變能力,才能應對好客戶多變而複雜的需求。
留在賽道上的理由,往往基於兩點:一是完全確定性的市場需求,只要有系統存在,就必然存在安全問題和對應的解決方案;二是擁有較高的業務勢能,國家戰略和政策支持,客戶付費意願強,行業里只有巨頭能夠生存,小公司基本沒有挑戰的機會。尤其是近些年網絡安全事件頻發,安全需求爆炸性增長,只有全能型的公司才會獲得市場的青睞。
在潛流涌動的紅海里,很多戰略選擇往往需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顯現出威力。什麼才是網安公司“最安全”的選擇?研發投入成了大家不約而同的共識,而錯位布局帶來的短暫和平,最終還將被在市場上的狹路相逢所打破。
財報季:行業很景氣,個股有暗流
網絡安全賽道的資本市場已經沉寂很久。然而,對於預計全球安全和風險管理支出將超過15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體量來說,不喧囂的道路並不代表不被關注。
近期,安恆信息、綠盟科技、奇安信、啟明星辰和深信服數家以網絡安全為主營業務收入的公司,相繼發布了2021年三季度的財報。
就2021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而言,安恆信息為8.66億元,同比上升31.11%;綠盟科技為12.32億元,同比上升30.67%;奇安信為26.74億元,同比增長43.02%;啟明星辰為20.97億元,同比增長45.33%;深信服為43.76億元,同比上升34.88%。
其中,單論2021年Q3營業收入,安恆信息為4.04億元,同比上升18.72%;綠盟科技為4.6億元,同比上升17.08%;奇安信為12.19億元,同比增長41.26%;啟明星辰為8.85億元,同比增長28.58%;深信服為17.9億元,同比上升19.32%。
值得注意的是,據深信服的歷年財報顯示,其2017年至2020年的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業務營收,平均只佔了當年總營收的61%左右。為了更好地反映網絡安全業務的競爭狀況,我們在統計其相關業務收入時,均一律按照61%的標準進行了相應折算。

▲圖表來源:陸玖財經根據相關公司財報整理。*深信服部分按總營收的61%(網安業務多年平均佔比)估算。
普遍性的業績增長,側面反映了網絡安全這一行業正如多家全球諮詢機構所預測的一樣,正處於景氣度較高的年份。然而,能否好好把握住行業大環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大機會,各公司能力卻有不同。
從財報中不難看出,奇安信(688561.SH)、啟明星辰(002439.SZ)和深信服(300454.SZ)的整體營收體量,要比安恆信息(688023.SH)和綠盟科技(300369.SZ)明顯高出一截。奇安信2020年剛在科創板上市,是這五家公司中上市最晚的一家,但在2021年整體網絡安全市場迅猛增長的大背景下,公司無論是營業收入前三季度的同期增長幅度,還是Q3單季度的增長幅度,均達到了41%以上,表現尤為搶眼。
倘若把時間刻度拉長到以年為單位,可以進一步看出很多細節:安恆信息、綠盟科技和啟明星辰歷年營收的增長幅度較為平緩,而奇安信和深信服則增長斜率相對陡峭。其中,奇安信雖然2017年的營收起點較低,但之後幾年增勢迅猛,從2018年起便一舉超越綠盟科技,2019年起開始超越啟明星辰和深信服(網安業務部分)。具體如下表:

▲圖表來源:陸玖財經根據相關公司財報整理。(備註:各公司2021年的預估營業收入(2021E)計算方法為:根據前兩年營收的平均增長率,以2020年營收為基數,計算出2021年的預估營收。)
由此看來,網絡安全的江湖看似平靜,實質潛流暗涌,各公司正在不同戰略的引領之下,在時間的洪流中展現出不同的生命力。
研發投入:不是砸錢比狠那麼簡單
行業觀察家鄭東東(化名)認為:“網絡安全行業最重要的是人才,一將在營可抵千軍萬馬,這種說法並不為過。不過,目前世界最頂尖的網安人才尚難為我所用。這種現實情況下,堆錢、堆人,也是國內安全公司常用的做法。”
堆錢、堆人,最有代表性的財務指標,自然是科技公司都繞不過的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佔比。
本次財報季,各公司也同時公布了自己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從2021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的增長幅度上可以看出,一個比一個狠:安恆信息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5.28%,研發費用總額首次超過綠盟科技;綠盟科技增長了38.75%,奇安信增長了42.48%,啟明星辰增長了24.64%,深信服增長了49.76%。

▲圖表來源:陸玖財經根據相關公司財報整理。(備註:啟明星辰2021Q3單季僅列“開發支出”未列“研發費用”;*深信服“按研發費用*61%(網安業務多年平均佔比)”估算。)
各公司的2020年度財報則顯示,該年度安恆信息的研發人員數量為912人,佔比33.54%;綠盟科技的研發人員數量為928人,佔比27.28%;奇安信的研發人員數量為2899人,佔比37.19%;啟明星辰為2072人,佔比38.51%;深信服為3018人,佔比39.96%。各公司的研發人員數量,基本與自身所創造的營收相對應。
投入看起來都很積極,那在研發成果的呈現方面呢?
陸玖財經在國家知識產權總局網站上的“專利公布公告”頁面,分別以各上市公司主體為關鍵字查詢“發明公布”情況,其中2007年成立、2019年上市的安恆信息共出現1123條記錄,年均80條,2000年成立、2014年上市的綠盟科技有109條記錄,年均5條;2014年成立、2020年上市的奇安信有417條,年均60條;1996年成立、2010年上市的啟明星辰有70條,年均不足3條;2000年成立、2018年上市的深信服有1251條,年均也是60條。
在五家公司中,安恆信息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規模增長幅度最大,年均發明公布記錄也最多,但其營收增長速度和總體規模反而均居末尾,很有可能在別的方面出了問題。
那麼,到底除了研發投入之外,還有什麼因素會影響到網絡安全公司的生存質量,從而破壞他們所渴求的安全感?
鄭東東認為:“研發能力除了體現在錢和人的投入上,技術的方向感也很重要,需要具備把握新技術、新賽道的能力。越是老牌的安全公司,雖然說在行業認知上可能有優勢,但也會因為軟硬件投入和渠道建設方面的沉沒成本造成歷史包袱,反而不一定能夠把握新的市場需求。看看那些成立時間很長,但近幾年營收規模一直上不去,增長曲線過於平緩的公司,很可能就是在吃老本。”
什麼樣的道路導向更 “安全”的未來?
2021年3月,國家發布了《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特別提出要“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圍繞着國家戰略規劃和新興的數字產業,對應的安全市場規模勢必有所擴大。
而從網絡安全自身的行業特點來說,其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往往需要隨着硬件形態的變化、系統的技術架構和部署、終端和應用協議之間的通信,以及人們的應用心理(社會工程學)等方面,不斷地推演變化。具體到中國市場自身的特點,往往又存在各層級單位信息化程度不一、市場需求碎片化、專業細分市場過多的客觀現狀。
事實上,網絡安全公司們有能力自己找到創造“安全感”的答案,前提是他們只需看看對手們怎麼想,怎麼做,又獲得了什麼樣的結果。
以深信服來說,公司銷售實行渠道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主要是因為公司產品的目標用戶群分散、用戶的地域及行業分布廣”。有從業人士認為,依賴渠道經銷是把雙刃劍,這也是深信服銷售、管理、研發“三費”增速已經連續兩年超過營收增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從長期來看很可能會影響到其長期收入。
對於五個公司裡邊最後成立、最後上市的奇安信來說,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了後發優勢,它也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
據2020年財報,奇安信全年營業總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 31.93%,近四年(2017-2020)複合增長率 71.76%。具體到細分領域,安全產品業務同比增長34.72%,安全服務業務同比增長幅度則高達75.89%;從客戶類型及收入佔比維度分析,企業客戶收入貢獻了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55.33%,政府客戶收入佔比為28.77%,公檢法司客戶收入佔比例為15.90%;從客戶類型及收入增速維度分析,大中型企業客戶收入帶動公司較快增長。
而其三季度財報也顯示,研發投入的重點之一,便是“針對雲安全、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車聯網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零信任身份安全、實戰型態勢感知、威脅情報、安全運營平台、代碼安全及多個研發平台持續增加相關資源投入。” 而多家諮詢機構報告顯示,奇安信在終端安全、大數據智能安全檢測與管控、安全管理平台、雲安全等新興領域,市場佔有率均已達到行業第一。
看來,持續加強研發領域的投入和布局,把握好新市場、新賽道所帶來的新機會,抓住最有意願付費和最有能力付費的政企客戶群體,是奇安信這樣的網絡安全公司,能夠持續保持衝勁和體量的有力武器之一。
然而,安全感和市場需求一樣,永遠是流動的,只存在短暫的時空里。對於網絡安全公司來說,對市場和客戶永遠懷有一顆敬畏心,保持好自身的戰略定力、團隊活力和健康的現金流,是最可依賴的“安全”。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17104.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