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智能電視/盒子應該是各家各戶的標配,其實智能電視本身在配置和解碼能力方面,都達到了不錯的水平,但受制於軟件,卻很難發揮出來 。
在上次的電視軟件推薦中,提到了安卓電視上功能最強大的免費視頻播放器KODI,很多這款軟件堪稱是在智能電視平台中,功能最全面、最實用的一款,沒有之一。
先說KODI是什麼?
Kodi可以播放幾乎所有流行的音頻和視頻格式。它針對網絡播放的設計,使你可以通過多種協議從家庭網絡的任何位置或者直接從互聯網串流播放多媒體。Use your media as-is: Kodi可以從磁盤或鏡像文件播放CD和DVD,支持從幾乎所有流行的壓縮格式中讀取。Kodi會掃描你所有的媒體並創建個性化的資料庫,包含完整的封面圖片、簡介和同人畫。支持播放列表和幻燈片功能、天氣預報功能和各種音頻可視化效果。一旦安裝了它,你的電腦就變成一個功能齊全的多媒體自動唱片點唱機。Kodi能通過插件提供各種擴展的功能,有Kodi開發團隊,也有第三方人員開發的插件。通過社區的支持,Kodi的在線內容插件在不斷增長,官方插件庫中包括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以及不可說的內容 ,皮膚(主題)等,同時第三方開發者還維護着許多非官方插件庫。
說這麼誇張,那這款軟件可以做什麼呢?簡而言之:
1、免費 。
2、作為一款全能播放器,KODI可以輕鬆播放U盤/移動硬盤中、局域網內、以及NAS上共享的音視頻文件;
3、可以對藍光原盤進行解碼並輸出環繞立體聲到功放,實現音視頻的完美解碼;
4、可以直接從網上下載電影的封面/海報,支持中文,操作簡單,選片容易,是電視端視頻播放器的不二選擇。
5、可以通過添加直播源的方式,直接播放各電視台的內容。這個直播非常有用,因為不光只是能播有線電視的內容,只要添加合適的節目源,可以在不設置任何網絡的情況下播放鳳凰、TVB、HBO等等。毫不誇張的說,只要你會用,使用KODI的直播效果,可以完勝任何直播軟件 。

鳳凰資訊台HD
好東西懂的自然懂 ,本文將秉承我一貫的風格,由淺入深,各位按自己需求選擇。
另外,我更注重的是一款軟件的使用,而不是它的原理。所以我會告訴大家怎麼使用,但很多協議什麼亂七八糟的我也確實是小白 。
建議有意向學習怎麼使用的,先從我分享的百度網盤鏈接中下好軟件,我自己使用的最順手的是17.6版本,界面好看,功能足夠,鏈接見下方:
鏈接: 提取碼: ed67
另外,這次我沒有使用安卓的模擬器進行測試,因為很多像U盤、NAS等功能,使用模擬器是很難還原真實的使用情況的,所以這次我利用了我新顯示器的PIP,也就是畫中畫的功能,一邊寫一邊拍照,為的就是讓大家能和自己家真實的使用情況對應。是不是良心樓主 ?

這可不是模擬器的顯示畫面,是畫中畫的效果
廢話不多說,正式開篇:
一、軟件的安裝及設置
安裝不用多說了,採用的是U盤安裝,各個設備安裝方式不同,詳細見我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為什麼不從各大市場中直接搜索安裝?因為版本通常不是這個。
這裡主要談一下設置,其實設置方面沒有什麼太多的東西,最重要的,就是把軟件調成中文 。(當然你英語夠牛皮就當我沒說 )
理論上,調節中文直接在“language”里設置就完了,但這個有點小區別。如果直接調節語言,會因為沒有字體導致全是小方格,後面你再想調回來就困難了。所以先要設置一下字體,具體這麼干:
▼打開KODI播放器,進入軟件的主界面,點擊“設置”按鈕(那個齒輪圖標)

▼->選擇“Interface Settings”

▼->選擇Skin 然後右側點擊Fonts->選擇Arial based->

▼返回到界面,然後點擊左下角的Expert將將其調整為專家模式->點左邊第二行的Regional,然後點右邊第一行的language->在選項中選擇Chinese(Simple)。

二、播放U盤/移動硬盤中的影片
上篇文章中,有朋友說,KODI只有配合NAS才好用,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我們大多數家庭應該是沒有配備NAS的,這種情況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U盤或者移動硬盤一類的移動存儲設備。
▼使用的方法非常簡單,把想要看的影片拷貝到移動硬盤中,再把移動硬盤與電視的USB接口(用於播放媒體的接口)連接好。

接着在kodi中打開就可以了,具體操作是這樣的:
▼打開kodi,點擊視頻->選擇你插入的U盤或者硬盤

▼點擊文件打開即可,是不是比電視自帶的還簡單

▼播個吃烤鴨看看

有人要說了,那我直接用U盤連接電視用電視自帶的播放器也可以播啊。當然可以,但是KODI具備更多電視沒有的功能,如對一些特殊格式電影的解碼(有的電視內置播放器不支持RMVB),以及播放藍光原盤(目前我沒有發現有內置播放器可以直接放),以及環繞立體聲音頻的輸出等。這些都是KODI中獨有的強大功能。
三、使用KODI播放電視直播
我想這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內容了,所以放在前面
前面說過,KODI的插件是極為豐富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 大多數的插件都是不能直接使用的,但播放直播頻道卻是個例外,操作還是比較簡單,具體看一下
1、直播源
這裡要先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直播源。其實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了關於直播源的事,結果很多朋友追着我要 所以這次我就一併放到了網盤了,不過都是一些常規的頻道,有其他需求的朋友還是自己找吧。
鏈接: 提取碼: mqqs
2、軟件設置
▼同樣,打開軟件,先點擊“插件”

▼點擊“我的插件”->”PVR客戶端”

▼找到”PVR IPTVSimple Client”,當然你點的時候這裡是打X的

▼進入之後點擊”設置”

▼點擊“設置”之後,這裡就到了選擇直播源的方式,如果你自己有一定研究,可以選擇從“遠程路徑”添加直播源

▼不過我個人建議還是通過本地進行添加,點擊“位置”即可切換,接着點擊“M3U播放列表路徑”

▼點擊之後,進入選擇位置的頁面,這裡我推薦大家使用U盤安裝的方式,具體操作是提前把我之前提供的直播源文件拷到U盤中,再將U盤插入電視的接口,就可以在這個界面看到對應的位置了,從中選擇M3U文件即可。

這樣的添加只需要一次,以後無論是否接入U盤,都不影響KODI的播放。
▼看一下效果, 除了主流的各類衛視,需要的話你可以隨隨便便添加幾百個電視台,甚至很多作為本地人都未必知道的電視台都可能會有

▼我這個源已經有1000多個頻道了 當然不是都能看

▼鳳凰資訊台HD

可能有人要說,使用KODI播放直播的操作不如直播軟件,會有換台慢之類的問題,這個我倒是也承認,不過你確定使用KODI看直播是為了操作體驗更好?
四、播放NAS中的影片
接下來介紹的和KODI最好的搭檔,NAS 。
NAS是什麼?
簡單的理解,就是私有存儲系統。
上篇文章中,有朋友提到了連接NAS時使用的協議問題。說實話我是完全不知道協議間從理論上有什麼區別,但我知道目前來看,連接NAS最好用、最快速就是NFS協議。所以接下來我將圍繞如何通過NFS協議將KODI與NAS連接起來。
這裡同樣分為兩部分,NAS端和KODI端的設置。
NAS我使用的是群暉,其他品牌沒用過,不過這個都差不多,設置里找找就行了。
1、NAS的設置
一樣一步步來,先設置NAS
▼先要開啟NFS的權限,具體的操作是:進入NAS的設置界面->點擊控制面板->點擊文件服務,點擊上方的”SMB/AFP/NFS”,接着拉到最下方,點擊“啟動NFS”服務。

▼接着點擊“共享文件夾“,單擊想要使用KODI打開的文件夾,再點擊上方的“編輯”

▼接着點擊“權限”,將後面的√打上,可以選擇“可讀寫”也可以選擇“只讀”

▼再點擊“NFS規則”,注意,我畫紅框的裡面填“*”,其他的照着選就行了

以上設置完成後,NAS的設置就可以了,接下來看KODI端的設置。
2、KODI端的設置
其實KODI端的設置,有點像剛才說的添加直播源的操作,不過又有點區別
▼進入主界面,點擊“視頻”->”文件”

▼點擊”添加視頻”

▼點擊”瀏覽”

▼選擇”網絡文件系統(NFS)”

▼這時如果你在之前已經設備好了NAS中的NFS共享,點進來就可以看到你家NAS的ID地址了

▼選擇好你準備加入的文件夾,點擊右側的”確定”

▼選擇好後,點擊下方的“確定”

▼接着進入這個界面,點擊“該目錄包含”

▼選擇電影

▼點擊“選擇信息提供者”,這個其實就是所謂的“刮削器”了

▼一般點進來就是最後的TMB,也可以從左邊“獲取更多”中找到其他的,不過目前我的豆瓣刮削器好像不能用了,現在主要用MTime

▼選擇好後點擊確認,會提示是否刷新,點擊“是”

▼刷新之後,就可以在“視頻”這裡看到剛才添加的文件夾了

▼點進去,就可以直接播放了

▼播放藍光原盤的界面

▼效果

五、播放局域網內共享的影片
其實我覺得這個是意義最小的,因為這種共享方式應用最多的情況,就是在一個局域網內,使用PC進行文件共享,再通過KODI進行播放,這就意味着還需要開一台PC專門做共享的存儲用,還不如拷到U盤裡用U盤播放。但考慮到可能有人也有這方面的需求,還是講一下。
設置同樣分為兩部分,分別是電腦端的設置以及KODI端的設置,大家跟着我一步一步來。
這裡我的演示使用了WIN7系統,WIN10的大同小異,XP就不是很清楚了,各位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1、電腦端的共享設置
▼先將網絡設置成工作網絡,這樣能讓權限開放一點,具體是點:控制面板->網絡和Internet->網絡和共享中心,點擊下方紅框的“家庭網絡”

▼選擇“工作網絡“

▼接着進 控制面板->網絡和共享中心->高級共享設置,照着下面抄作業



▼抄好之後都關掉,右鍵點擊“我的電腦”——管理,在“本地用戶和組”中點擊用戶

▼在框里點右鍵,選擇“新用戶”,建立一個新的用戶,把用戶名和密碼記住了,注意下面選項照着抄作業

▼接着關掉“管理”找到你要共享的文件夾,右鍵點擊後選擇“屬性”,點擊標籤欄的“共享”

▼在彈出的頁面選擇剛建立的賬號,權限改為讀寫

▼設置完成

▼如果是win10,需要在這裡打開SMB1.0和SMB Direct這兩個功能

2、KODI端的設置
▼KODI端和剛才添加NAS的步驟幾乎一樣,只不過到這一步時,需要選這個

▼一路點下去,選擇剛才共享的PC

▼輸入剛才設置好的賬號和密碼,點擊“確定”

▼剩下的步驟和剛才的完全一樣,選擇路徑,選擇刮削器等等


▼選擇好後

▼繼續放吃烤鴨

看似複雜,實際是因為我寫的比較詳細,實際操作毫無難度。
六、輸出環繞立體聲設置
之前說過,KODI可以將藍光原盤解碼,並將聲音以環繞立體聲的方式輸出。
這個功能有什麼用呢?
實際上作用非常大。簡單的說,當你的電視具備光纖、同軸、或者HDMI音頻回授的接口時,你的電視可以完全取代硬盤高清播放機或者HTPC的功能。解碼之後的視頻信號可以在電視屏幕上顯示,而音頻信號輸出到多聲道功放,播放環繞立體聲的效果,從而實現視頻+音頻的完美解碼 。
▼具體的設置很簡單,跟着我做,還是點擊齒輪進入設置,點擊“系統設置”

▼點擊“音頻”,選擇聲道數

▼根據你家音箱的情況選擇就可以了

不過這裡要注意一點 ,不是只是設置KODI就可以了,如果想實現這樣的功能,也同時要將電視設置為環繞立體聲輸出才可以,每家的電視不同,自己研究一下,還是很簡單的。
七、總結
終於把這篇文章填了坑 ,其實KODI因為插件數量眾多,遠不止我這裡談到的這幾項功能。但因為種種原因,很多功能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這裡推薦的也是我們最為常見、最為實用的幾個。歡迎大家多多研究嘗試,有問題也可以在評論里提出,我也會盡量解答。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1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