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前,人們還在質疑視頻號能“活”多久;一年之後,日活用戶超過4億的視頻號,已然展現出了巨大的商業前景,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加入其中。《2021年視頻號發展年中報告》顯示,目前視頻號創作者已覆蓋超過60個垂直領域,發布體量也較去年底增長了37%。
但相較於其他視頻平台,視頻號的生態環境、用戶瀏覽偏好、推薦機制均有所不同,因此變現邏輯也存在一定差異,內容創作者想要在其中實現商業化還需要跨過好幾道坎。
1.加速成長的視頻號
2020年初才入局視頻賽道的視頻號,儘管背靠擁有12億用戶的微信,卻從一開始就不被行業看好,自上線以來備受質疑。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視頻號不僅沒有銷聲匿跡,反而隨着快速的迭代更新,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接受,只用10個月就達到了4億日活。
根據相關統計,就在這短短10個月中,視頻號前後更新了數百個新功能,其中既有對本身結構、內容的調整和完善,也包含了大量電商層面的革新突破。貫穿公域私域、擁有完整社交鏈的視頻號,終於展露出了其商業化的雄心壯志。
從去年10月上線直播功能,到打通微信小商店、公眾號文章可嵌入視頻號動態、上線連麥打賞,再到8月新上線的視頻號互選平台等等,視頻號正迅速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內容創作者找到新的掘金點,進一步拓寬變現渠道。視頻號如同一個巨大的連接器,將微信生態鏈中的三種有形力量——內容生態、主頁流量入口以及支付交易層,牢牢連接在了一起。
目前,帶貨是視頻號主要的變現方式,而相比直播帶貨來說,短視頻掛鏈的帶貨方式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門檻更低,只需將商品鏈接複製到個人發布頁的拓展頁面中,用戶就可以通過點擊鏈接來購買商品。
據《2021微信視頻號半年度生態趨勢調查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有54.86%的博主在發布作品中掛鏈,有31.20%的博主在發布的作品中含有掛鏈,掛鏈已成為視頻號實現服務中轉和流量變現的重要橋樑之一。
2.用技術打通變現路徑
視頻號的商業潛力正在逐步釋放,但內容創作者想要在視頻號中實現變現,依然面臨著種種難題。
還是以視頻掛鏈為例,若帶貨的商品與自身賬號屬性相差甚遠,就無法實現較好的銷售轉化,而絕大多數內容創作者並非專業的賣貨人,更對營銷了解甚少,他們雖然能產出優質的垂直領域作品,卻不太懂得如何挑選帶貨產品,選品就成為了創作者們變現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樂享集團在效果營銷領域深耕數年的技術和經驗,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向移動新媒體流量的供給者,即內容發布者提供簡單、易用的SaaS工具,幫助其接入我們的業務平台以享受我們提供的供給端平台(即「SSP」)智能選品服務。我們通過自動化分析其賬號內容的特點及在內容上產生的匿名用戶行為(如轉發、點贊、關注、評論等),為該賬號形成數據化、標籤化的媒體畫像數據;再通過基於數據和算法的興趣推薦技術,為每位創作者提供與其賬號屬性相契合的帶貨產品,幫助其實現流量變現。
成熟的技術只是樂享集團全面布局新媒體平台的底氣之一,另一方面,我們還擁有充分的先發優勢。
早在2013年,樂享集團就基於微信平台展開了數據和模型算法的研發,並在短視頻初露頭角的2018年,同步開啟了在短視頻平台中的數據積累和算法模型研發。
準確預判風向並提前進行布局為樂享集團在行業內的領先優勢構築了競爭壁壘,結構豐富、規模龐大、時間跨度完整且實時交互的數據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測試、構建及完善我們的算法模型,截至2021年6月30日,樂享集團已積累數據模型169套、數據標籤2447個,並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6.47億港元的電商產品GMV。
目前,樂享集團也正在對視頻號進行加緊布局,並已在視頻號中覆蓋營銷點位31,334個,未來這個數字還將進一步拓寬壯大。
以技術為底色的樂享集團堅信,在營銷科技領域,數據持續積累、構建優質模型、不斷優化算法,將永遠是提升營銷效果和服務水平的重要基礎。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1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