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
國家統計局剛發布2020年平均工資數據
多個話題就衝上熱搜↓↓


你的工資達到平均線了么?
是拉平所有人還是拖後腿?
跟着阿保仔一起看看
自己到底在哪個水平吧!
1、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
01 平均薪資
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收入平均工資為97379元,每月平均薪資8114元,比上年增加6878元。
02 從地區看
平均薪資最高的地區為東部。
分四大區域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112372元、88000元、78193元和77631元。
其中東部地區主要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
03 從行業門類看
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分別是: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77544元;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39851元;
金融業133390元。
年平均工資最低的3個行業分別是:
農、林、牧、漁業48540元;
住宿和餐飲業48833元;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60722元。

2、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
01 平均薪資
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收入57727元,每月平均薪資4810元,比上年增加4123元。
02 從地區看
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63601元、50510元、48861元和43928元。
東部地區劃分和上述非私營單位一致。
03 從行業分類看
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分別為: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01281元;
金融業82930元;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72233元。
年平均工資最低的3個行業分別是:
農、林、牧、漁業38956元;
住宿和餐飲業42258元;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43287元。

3、這場較量中,誰贏了?
無論是城鎮非私營單位還是私營單位,都可以發現三點共性:
①平均薪資最高的地區都是東部;
②年平均薪資最高的行業都是互聯網技術產業;
③年平均薪資最低的行業都是農林牧漁業。
但是,兩者的平均薪資又有着很大的差距。
非私營單位的月均薪資8114元,私營單位的月均薪資為4810元,兩者差距幾乎有一半!
可以說,貧富差距就是在這不同的企業、地區、行業中,不斷拉開的。

4、公布的平均薪資是稅前薪資
根據統計局的闡述,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是針對法人單位統計的,不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反映的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
也即是說,公布的平均工資比個人實際拿到的工資要高。
同時,由於各單位所處行業、所在地區和經濟效益不同,以及個人所屬的崗位不同,工資水平有高有低。實際上,工資一般呈現正偏態分布,平均值往往高於一般水平,即大多數個體數據低於平均值。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4810元的工資,扣除掉單位幫忙繳納的五險一金,再扣除掉我們自行繳納的社保和公積金,實際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可能就只有4000出頭左右。

5、那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呢?
儘管這次統計不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但從大數據也可以推測到,他們的月均收入不會太高。
個體工商戶主要集中在飲食、服務與修理業,而這部分的人群年均薪資也不過四萬多,每月可能四千多;
自由職業者則跨幅較大,但大部分是腦力工作者和藝術類工作者,這部分人員收入波動太大無法評估。
而由於收入不高及顧慮到穩定性的原因,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對於社會保障更為忽視,很大一部分群體會出於種種原因放棄購買社保。
算了吧,就這點薪資,生活費都不夠,買啥社保?
社保能有什麼用?我也不生病,也買不起房子,買來只是浪費錢!
我倒是有點想買社保,但是自己買太麻煩了,懶得弄……
各種各樣的原因之下,這部分的人群遲遲沒購買社保。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1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