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宣布關停解散的原因:豆瓣部分娛樂小組被關停解散

9月30日,豆瓣官方賬號“豆嬤嬤”發布公告,稱關停問題小組3個、解散問題小組3個,知名娛樂小組豆瓣艾瑪花園組、瓜組等問題小組被關停解散。 這是繼上一次豆瓣鵝組被關停兩個月、青青草原小組、踩組、人才組、秀組等娛樂小組不限期停用整改後又一次大規模的整頓。至此,豆瓣流量最大的幾個娛樂小組全軍覆滅。

今年6月,中央網信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其中特別就指出“督促網站平台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社區規則和用戶公約。”相較於之前互聯網整治行動中對於一些自媒體帳號的懲治,這一次的壓力來到了平台方。比起微博整頓的風風火火,豆瓣娛樂小組一直以來在隱秘角落的生存狀態讓這場飯圈清朗整治活動顯得更加棘手。

在今年六月初,豆瓣、發布關於開展“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的公告,表示會“從重處置出現‘飯圈’亂象的小組,一旦發現縱容飯圈亂象或屢教不改的小組將從重處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暫停部分功能、停用整個小組、甚至解散小組。”彼時,多個娛樂小組的首頁會依據嚴重程度顯示公告,大多數小組只是被取消了轉發收藏功能,仍可正常運行。發言變得極易觸碰舉報機制,只要被多人舉報,發帖和回復就會被官方移除,這也起到了警告作用。

但是,各大娛樂小組內部的生態並沒有得到改善,互撕謾罵、拉踩引戰、挑動對立、等飯圈行為也屢禁不止。

九月初,多個小組變成了“未命名”狀態被要求改名去掉“吃瓜”“拉踩”等字眼。9月6日,豆瓣宣布停止小組回復功能直至9月13日。這一決定,也意味着這豆瓣小組的暫時功能性死亡。直到今天,豆瓣所有的大型娛樂小組被關停。多個娛樂小組被關停,豆瓣這算“壯士斷腕”了嗎?

從“精準治理”走向“一刀切”,或許豆瓣也是在吸收過往經驗教訓之後的無可奈何。

“天塌了有八組頂着。”這是豆瓣各大娛樂小組用戶對於八組(已改名為豆瓣鵝組)老大哥地位的一種戲謔。從過去的整頓過程來看,豆瓣小組用戶可以說是社交平台中“最不聽話”的用戶。2018年八組宣布關停並更名“鵝組”,2019年豆瓣廣播關停,鵝組、瓜組等用戶體量達幾十萬的小組被雪藏,2020年2月“鵝組”又被停用7天。豆瓣幾乎每年都會有一次治理,但在大多數人看來只是小打小鬧——因為小組成員們總是能夠以各種方式消解豆瓣官方的整治。大組被停用雪藏,那就建立新的小組“穢土轉生”(編註:《火影忍者》中的一種法術,可將早已死亡的忍者靈魂召喚回人世,並以實體的形式復活)。在2018年鵝組被整頓以後,為了繼續吃瓜,許多新的娛樂組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頭來,甚至不斷引流擴大小組人數,發起了“鵝難財”。組長的權力實現了陣地轉移,娛樂小組的亂象並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反而愈演愈烈。

豆瓣官方給予小組的“無限自治權”恐怕是“越整頓越囂張”的最大原因。在豆瓣人人都可以創建興趣小組,如果參加的人多了這個組便開始具備公共屬性,而各大娛樂小組也是跳得最高、聲量最大的一批。對於偏好玩豆瓣小組的人來說,“買房”是一個號是否尊貴的體現。“買房”顧名思義就是將小組當做一種固定資產,加入的小組越多、公共性越強、影響力越高,就說明你的號越值錢。而其中以八組的房子最難買。八組自被豆瓣官方接手以來,因為缺少管理員審核,可謂是一房難求,在二手平台閑魚上加入八組的豆瓣號一度被開到800元的天價。

豆瓣小組的封閉性和無限自治權造就了大多數娛樂組的生態。在微博發言,就像海里的生物隨處可棲,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隨意地加入某個群體參與討論。可是,在豆瓣,討論的空間被分割成一個個島嶼,必須“上島”才有加入群體的資格。在組外,你只能夠眼巴巴地看着別人激情討論,最多點個贊,在組內就可以發帖回帖,暢所欲言。加入小組,也就是被賦予說話的權利。嘁嘁喳喳、魚龍混雜是大部分小組的狀態。多個娛樂小組被關停,豆瓣這算“壯士斷腕”了嗎?

但是在公共性質的外衣之下,豆瓣各大娛樂小組還具備強烈的“私人”屬性。組長和管理員所制定的規則、個人偏好和小組的擁躉者共同決定了整個小組的風向,極端化成了大多數娛樂組的問題。儘管豆瓣娛樂小組多以“路人”“厭惡飯圈”自稱,不可否認的是,豆瓣小組的發展與飯圈流量的興起密不可分。以書影音文藝風範起家的豆瓣,這兩年卻一直被看作是關乎明星風評的兵家必爭之地,各大娛樂小組“功不可沒”。在豆瓣娛樂組,“吃瓜”是生活狀態,“嘲諷”是政治正確。在許多小組,只可以嘲諷、拉踩、挖明星的黑料,如果出現安利誇讚或者澄清,發帖者會有被舉報踢出組的風險。儘管很多小組打着“幫助整頓娛樂圈”的旗號,但是娛樂小組本身就是飯圈的縮影。

相較於小組用戶對於“有房”的集體榮譽感和高度的情感忠誠度,豆瓣小組在其他平台的風評並不好。明星黑料、水軍、營銷號搬運……豆瓣小組也逐漸從“打敗偶像神話”的討論空間走向謠言滋生的溫床,明星告豆瓣黑子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可以說,大對數關於豆瓣的訴訟起源於娛樂小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技術性整改後,豆瓣小組發帖界面會顯示出樓主的uid,不少人猜測是方便謠言的取證活動,而在過去,如果有人發帖後迅速註銷即使有截圖也很難找到本人。

在豆瓣社區內部,娛樂小組和其他小組以及書影音用戶之間也存在着巨大的割裂。在今年八月,豆瓣某娛樂小組的成員號召給一些影視作品打低分更加打響了小組用戶和書影音用戶之間的戰爭。本屬於文青的自留地,也不斷被吃瓜小組們所侵蝕。想要以言論自由為名逃避娛樂小組帶來的各種矛盾,已經不現實了。

事實上,根據大多數娛樂組的發言來看,不可替代的是豆瓣小組的功能,但是沒有哪個組是不可替代的。用戶們還是可以像原先一樣,不斷地將娛樂小組分裂繁衍,除非禁言,否則對於鍵盤激情的敲打併不會受到影響。根據七麥數據,豆瓣在整頓的這一個月中,app的下載量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或者從每一次過去的每一次整頓來看,豆瓣都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的情況。而豆瓣的月活目前來看,也並沒有因為飯圈清朗而產生重大的波動。

直接關停所有流量最大的娛樂小組,或許是豆瓣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了。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1208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8 17:18
下一篇 2024-12-08 17:1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