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三線城市親戚長輩的熱情談話中,總是飄蕩着一些“財富密碼”:玩得謹慎的時候,是哪裡可以買保健品,哪裡可以領雞蛋;玩得開的時候,就成了哪裡有項目好賺錢,哪裡有海景房好投資……但現如今,以上種種操作的火熱程度,都不及“賺錢類APP”。
看新聞能賺錢、看視頻能賺錢、玩遊戲能賺錢、走路能賺錢、吃喝拉撒呼吸說話都能賺錢。
當你還在為要不要往手機里多下一個APP而感到糾結的時候,你爸媽的手機里可能已經專門建立了一個名為“賺錢返現”的文件夾,裡面排列着十幾個你聞所未聞的奇妙軟件。
面對着手機永遠在循環播放高燃電音舞曲和魔幻小視頻的爹媽,有一天,你終於忍不住問出了那句:你們到底在幹啥?
什麼神奇的APP,吃喝拉撒呼吸睡覺都能賺錢?
退休後,張潔逐漸成為一名“賺錢類APP”玩家,手機里除了常見的抖音極速版、快手極速版、今日頭條極速版之外,還有刷寶、步多多、好省在內的數個APP,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能賺錢”。

張潔的手機里下載了不少“賺錢類APP”(部分)
這些APP操作起來迷之上頭,比如這款“刷寶短視頻”,界面雖然與“抖音短視頻”格外相似,但區別在於,用這個APP每看一個小視頻,你賬戶中的元寶數都會蹭蹭蹭蹭的往上漲,肉眼可見的爽……

每看一個視頻都能賺錢,看着元寶數蹭蹭上漲,這誰頂得住啊!?
除了看視頻,簽到、邀請好友等等操作都可以賺取元寶,這些元寶又會在當天夜裡轉化成為“餘額”(比例約為10000元寶兌換1元人民幣,有波動)。此後,當簽到天數、餘額總數滿足一定條件後,用戶便可以將餘額提現到微信。

滿足一定條件後,用戶便可以將這些數字資產提現到自己的微信
如今,張潔的生活安排得相當緊湊:清晨醒來,她拿起手機,拔掉充電線,依次打開手機里的賺錢APP,簽到、看新聞、看視頻、玩小遊戲……每天堅持做“任務”,在這些APP中收穫名目繁多的“金幣”“元寶”“鑽石”。
張潔是在2019年經朋友介紹知道這些賺錢APP的,因為覺得好玩,她又將這些“小財富”推薦給了親戚和好友。可最近一段時間,當她懷着一絲神秘告訴別人可以試試某某賺錢APP時,對方可能比她更早就開始玩了。
最後兩人一核對,發現玩的軟件還不是同一款,但反正玩哪款都是賺,於是雙方互通有無,分享了彼此的“財富密碼”。“現在這種能賺錢的APP太多太多了,數都數不清。”
張潔所言非虛,事實上,如今單是主打“看視頻賺錢”的APP就有數百款。在網絡中搜索“看視頻+賺錢”,千萬條搜索結果指向各種你聞所未聞的APP,只是這些軟件中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返現玩法五花八門。

除了常見的抖音極速版、快手極速版、刷寶,還有各種主打“看視頻賺錢”的APP
而熱潮之下的賺錢類APP界,“看視頻賺錢”最多也就算是“弟弟水平”,應用市場中還有各種腦洞大開的玩法,從猜成語賺錢、玩遊戲賺錢到看廣告賺錢,最後甚至走路、吃飯、購物、睡覺都能賺錢。
在張潔一年多的賺錢APP使用生涯中,就前前後後下載過十幾種類似APP,其中就包括看廣告賺錢的,睡覺賺錢的,“號稱睡覺所獲得的能量可以用於兌換各類事物獎勵,不用動手、不用閱讀,夜夜睡覺就能賺。”
賺是確實能賺,只不過……
吃喝拉撒呼吸睡覺都能賺?數以萬計的賺錢類APP正以極快的速度蔓延生長,父母長輩玩得不亦樂乎,可能只有你還不知道。這種模式號稱不用付出什麼成本就能賺到錢,用戶註冊後領到各種任務,完成這些任務就能從平台處領到代幣,而代幣則能兌換成現金,行話里管這叫“零擼”。

有人說警惕零擼模式,可能會成為新型網絡傳銷模式;有人說,手機賺錢的3種常見玩法,堅持零擼才是正道……
但外行人不免心生疑惑:這玩意真能賺錢么?
能倒是能。
有用戶分析,如果把手頭的數十款軟件同時使用起來,每天簽到、刷視頻、看新聞、玩小遊戲,外加被強制觀看各種保暖內衣、植物染髮、霸道總裁小嬌妻廣告,一個月下來也就能賺到100塊錢左右。
只不過,“自己彷彿成為了一個專門看廣告、做任務的工具人。”

有網友詢問:看視頻賺錢是真的么?
而另一位賺錢類APP用戶李俊峰計算了一下,“比方說以快手極速版為例,我認真去做任務,一天也就能賺1塊錢左右。”而當記者詢問怎樣才能月入100元以上,李俊峰微笑:行,你就刷吧,別的什麼事都別做了……

有網友詢問刷寶一天能賺多少錢,自己只能賺1塊5
和李俊峰一樣,不少用戶都清楚賺錢類APP賺不了多少錢,還要殺掉不少時間,但他們仍然堅持打卡,甚至向親戚朋友推廣。究其原因,“反正本來就喜歡看視頻、玩遊戲,那麼一邊看視頻、玩遊戲一邊賺錢倒也沒有什麼害處。”
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許還在於這些以“賺錢”為噱頭吸引用戶使用的APP深諳人性,他們知道如何“留”住用戶,並讓用戶為他們帶來更多新用戶。
李俊峰告訴記者,就他下載的不少賺錢類APP而言,完成任務後只會得到平台里名目繁多的“積分”“金幣”,而將這些虛擬幣轉換成貨真價實的人民幣,要麼是要扣除高昂的手續費用,要麼是要滿足複雜的提現條件(比如連續簽到滿xx天,餘額超過xx元等等)。
用戶自然心有不甘,我憑努力薅來的羊毛,提個現怎麼就這麼難?而想要免除這些“限制”,把羊毛真正攥到手,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將APP推薦給身邊的人,那麼不僅可以獲得形形色色的平台獎勵,還可以享受減免提現手續費的各種優待,有些APP甚至能讓用戶從“下線”發展的“下線”中獲得好處。

邀請好友註冊,便可以獲得更多獎勵和積分
為了將已經獲得的積分兌現,用戶要麼繼續堅持簽到、做任務,要麼邀請更多好友參與其中,而這些操作又能讓用戶獲得更多積分。最終,用戶與軟件深深捆綁在了一起。類似“已經簽到了那麼多天,停下之前就白簽了”“已經做了這麼多任務,不推薦給朋友就白做了”的想法,使人難以說停下就停下。
張潔記得,自己此前使用一款玩遊戲賺錢的APP,好不容易湊滿了50元可提現金額,結果APP竟要求她先發展30位好友註冊。她一怒之下卸載了這款軟件,但此前付出的“沉沒成本”也就無法收回了。
涉嫌傳銷、資金盤,有興趣了解一下?
以“賺錢”為噱頭,APP增加了日活、用戶、還能給廣告引流,用戶雖然花費了時間,但最終多少也能賺點。
但現實中,也有些賺錢類APP“越走越遠”,最後就不只“殺時間”“拉人頭”這麼簡單了。
近日,一款名為“秘樂”的賺錢APP便飽受爭議,七麥數據顯示,該APP自3月以來下載量和用戶數量暴增,6月1日至6月18日其在iPhone免費娛樂榜上排名屢次霸佔首位,甚至超過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

數據來源:七麥數據
用戶在秘樂觀看視頻,便能獲得一種名為“秘豆”的平台內虛擬幣,此後還能通過買賣、打賞等一系列操作將秘豆提現。但問題在於,套現秘豆要損失高昂的手續費用,而且套現後任務中斷,用戶從此再沒有賺錢的機會。
此時,對於用戶而言,辦法還有兩個:一是拉新人加入,拉的人越多,獲取代幣增加,提現手續費更低;二是利用已有秘豆,或是利用充值購買的秘豆,解鎖等級更高的任務,這樣便有機會賺取更多秘豆。不少用戶堅信,限量發行2.1億顆的秘豆會不斷升值,所以他們不選擇提現,甚至會花錢復投。
貝殼財經在報道中分析,一些APP鼓勵用戶通過拉人、復投的方式將虛擬幣價格炒高,但一旦平台跑路,無人接盤,這些虛擬幣的價格就可能崩掉。此後,浙江秘樂魔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由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立案偵查。
而上一家如此玩法的項目還是號稱可以通過走路賺錢的“趣步”,在2019年因涉嫌傳銷、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行為被有長沙市關單位立案調查。
而對於廣大用戶而言,耗費無窮的時間在此類賺錢APP當中,粗製濫造的內容、連篇累牘的廣告……即使明知自己賺不到錢,卻根本無法停下的時候,這無比魔幻的場景,使人分辨不清,所謂的工具,到底是我們手中的手機,還是面對着手機時再也停不下來的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09726.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