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拍攝的照片的用途及後期處理的要求,單反提供了兩種照片格式:RAW和JPEG,也經常聽到別人的建議是將單反的圖像畫質改為raw+jpeg格式,但是卻不知道原因是什麼,甚至也不知道這兩種格式的區別。這篇文章將系統性的介紹RAW和JPEG這兩種格式,讓你更了解這兩種格式的作用。
佳能RAW格式是以.CR2為擴展名命名;
尼康RAW格式是以.NEF為擴展名命名;
索尼RAW格式是以.ARW為擴展名命名;
富士RAW格式是以.RAF為擴展名命名。
RAW和JPEG格式是什麼?
RAW格式:未經過一切處理的照片,是最原始的照片,保留了相機拍攝的所有信息,所以照片看起來灰濛濛的;
JPEG格式:經過圖像壓縮和圖像色彩處理過後的照片,壓縮過後會丟失照片中的大量細節和信息。

RAW和JPEG的優缺點
- RAW的優點:
①、保留最原始的拍攝數據,圖像版權的有效依據;
②、後期處理空間大,可以對白平衡、對比度、飽和度等進行調整;
③、可以拯救欠曝或者過曝的照片。
- RAW的缺點:
①、文件大,占內存,raw格式的文件格式大小一般都是30M以上;
②、需要特定的軟件處理和查看,比如PS和LR等,分享起來很麻煩;
③、raw格式的照片將雖然所有的信息都記錄下來,但是它的畫面整體發灰、不通透;
- JPEG的優點:
①、文件小,可短期時間內直出;
②、幾乎所有軟件都可以查看,適用性比較大;
③、直出效果色彩最佳。
- JPEG的缺點:
①、後期空間調整小,細節被壓縮;
②、無法拯救廢片。
總的來說,RAW格式的照片適合有足夠的時間去處理再出片,JPEG格式的照片適合緊急出片,沒有太多的後期處理時間時候使用,下面將用一組實例來詳細的講解一下這兩種照片的區別。
實例講解·RAW和JPEG格式的後期空間
將以幾組欠爆和過爆照片,作為例子進行對比這兩種照片格式在後期處理的時候處理的空間大小。
- 白平衡
直接上圖先看看對比:


由上面兩個圖可以發現,raw格式的白平衡可以調節的範圍更大,可以任意的在後期調節色溫值,可以讓你的照片設置為自己想要的效果,表達得更為準確,顏色更加討喜。jpeg格式雖然也可以後期調,但是很明顯jpeg格式的圖片不僅調節範圍小,並且稍微改動一下,照片就出現失真影響畫質的情況;
- 畫面細節豐富(暗部信息)
對於照片中有局部區域較暗時,或者對於一下欠曝的照片,想要拯救回來,也可以利用raw格式的照片的特性(未被任何處理過),將暗部信息拉回來,使得照片色彩正常/色調正常;
再來兩張照片對比一下:

由上圖可以看到,jpeg格式的照片暗部也可以被拉回來,但是拉回來之後,整體色彩出現很大的偏差,細節處畫質受損,沒有raw格式的色彩正常。
- 曝光寬容度高
有時候拍照片會出先過爆的情況,但是這張照片恰好又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只要有raw格式的照片就有拯救回來的可能;
我們將一張過爆的照片的曝光度拉到同一數值,如下圖,可以看到raw格式的照片將曝光值拉下來,照片色調基本拯救回來了,不會出現過曝的情況,但是jpeg格式的照片雖然不會過爆了,但是卻出現白色色階斷層的現象,色調完全拯救不回來,照片出現整體灰色。

如何選擇
論畫質,RAW應該是最好的,但什麼樣的畫質是你的底線?有的人需要常年快速出片,這時候就需要在畫質上作出妥協,而且這種妥協並不一定損害到最終成像。比如記者出的小尺寸圖像/分享朋友圈上的照片,並沒有看出RAW和JPEG的差距。從節約時間上來說JPEG格式顯然有一些優勢。只要使用得當,JPEG格式圖片完全能達到小尺寸圖片的要求,追求畫質無意選擇RAW格式會更好。
就我個人而言,無論拍攝什麼場景一般都是兩種格式齊上,也建議大家如果內存足夠一般是建議將圖像畫質設置為RAW和JPEG,但是如果內存不是很足夠都情況下,根據下面這些場景來選擇是否使用兩種格式:
RAW格式使用場景:婚紗攝影、商業攝影、人像拍攝等拍攝的照片,並且需要後期精修處理的照片;
JPEG格式的使用場景:短時間需要直出、實時分享使用、日常記錄拍攝等;

結論
無論是使用raw格式還是JPEG格式都有各自的優點,如果儲存卡內存大,還是建議兩種格式一起保存,不需要後期的話,刪除也就是格式化那麼簡單的事情,如果內存不足,就在拍攝之前就想清楚,拍攝的這些照片需不需要後期精修,如果需要再把圖像畫質設置成raw+jpeg格式。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0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