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家到現在對商品的選款還是一頭霧水,一直都是跟風走,看到什麼款式銷量高就去做什麼款式。往往到最後哪個也沒爆起來,一直在做別人做剩下的商品,店鋪也搞得一團糟。
對於新手來說為什麼要先產品定位?
現在電商都是朝着精細化方向發展的,“千人千面”這個詞大家肯定不陌生,這就是一種精細化發展。通過系統算法可以更加準確地把你的商品和目標人群匹配起來,看則好像商品的曝光量少了,實則剔除了很多的無效曝光,使得商品的轉化和成交都直線提升。
這是從平台的角度出發,主動地來為你的商品匹配用戶。換個角度想,算法如果無法識別你的商品定位,就無法做到為你的商品或店鋪匹配對應的人群。導致流量分配不精準,把你的商品展現給不需要的人,最後造成流量浪費。

所以,先做好產品定位再來確定商品款式可以讓整個店鋪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確,系統會精準地為店鋪打上標籤然後展示給買家。做好產品定位可以有效指導商品的選款與開發,可以幫助店鋪迅速找到市場切入點,讓店鋪少走彎路。
拼多多對市場定位的剖析
在談論產品定位時,我們不得不再提到一個詞——市場定位。很多人對產品定位與市場定位不加區別,混淆概念。具體來說市場定位是指對目標消費者市場的選擇,可以是由地域、性別、年齡等方面綜合選擇的用戶群;而產品定位,是指商家對應什麼樣的產品來滿足目標消費者的需求。
大家可以想象一個場景來幫助理解。你現在想去市場擺攤賣貨,城裡有南北兩個市場,北面市場主要集中一些老人及家庭主婦,南面的市場集中打工一族。首先你得選擇一個主戰場,這就是對市場的選擇,也是對消費人群的選擇。假設現在選擇北市場,那就定位目標消費人群為老人及家庭主婦,針對這群人,你應該用什麼樣的產品來滿足她們的需求呢?這就是產品定位。

如果你的店鋪沒有產品定位,就無法確定人群是誰,那你就是把商品賣給不需要的人,商品的點擊和轉化自然不會好。
所以首先我們應該先進行市場定位,再進行產品定位,然後挑選出需要的商品款式。接着根據商品反饋的各種數據矯正市場定位和產品定位,再優化商品。
長遠來看,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良性進化過程,不斷地精細化定位,最後不止你的商品,你的店鋪都可以得到穩定的自然流量~如下這張圖可以清楚的展示這個邏輯:

看到這裡,很多商家對如何產品定位還是一頭霧水。沒有方向去具體地刻畫出一個想要的群體,那麼可以參考以下這張圖來綜合鎖定你需要定位的人群:

同時在做產品定位時也要時刻反問自己:
1、產品在目標市場上的地位如何? 2、產品在營銷中的利潤如何?3、產品在競爭策略中的優勢如何?
確保自己不要迷失方向,產品定位最後還是服務於店鋪風格及商品款式,所以確定好方向後開始規劃店鋪的商品,如何選款,如何定價,什麼樣的款該定什麼樣的價?
完全沒有頭緒的商家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做整體規劃

要知道現在做拼多多,已經不再是單純地打造單個爆款那麼簡單了,做好店鋪的整體規劃及打造“品牌”理念,是長遠發展的必經之道。
現在有這種思路及規劃的商家還不算多,越早謀劃,前期的市場競爭就會越小,機遇就會更大。所以做好產品定位,選准商品款式是你要邁出的第一步。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0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