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直播帶貨成為潮流,行業亂象也層出不窮。昨晚,兩名帶貨主播涉嫌偷逃稅被立案調查的消息衝上微博熱搜。
9月28日晚間國家稅務總局披露,有兩名主要從事電商和直播帶貨的網絡主播涉嫌通過隱匿個人收入、改變收入性質等方式偷逃稅款。此案涉稅金額較大,目前案件正在檢查之中,對於查實的偷逃稅行為,稅務部門將依法嚴肅處理並予以曝光。
據介紹,近期稅務部門在“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中,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發現,有兩名主要從事電商和直播帶貨的網絡主播涉嫌通過隱匿個人收入、改變收入性質等方式偷逃稅款。2021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駐上海特派員辦事處統籌協調浙江、廣西等地稅務部門,依法對這兩名主播及相關企業進行了立案檢查。檢查發現,兩名主播均涉嫌違規將個人收入轉變為企業經營收入,進行虛假申報少繳個人所得稅,且涉稅金額較大。
對此稅務部門表示,後續將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結合正在開展的文娛領域稅收綜合治理,持續加大“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力度,聯合有關部門嚴厲查處和打擊各類惡意偷逃稅行為,切實保障國家稅收安全,維護守法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推動構建公平有序的稅收營商環境。
目前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部署要求,為維護正常的經濟稅收秩序,各地稅務稽查部門與公安等部門通力合作,正持續加強對高風險行業和個人的稅收監管,嚴厲打擊增值稅發票虛開騙稅和隱瞞高收入未如實申報納稅等各類涉稅違法犯罪行為,以便持續凈化稅收營商環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眾多明星帶貨“翻車”,“潘嘎之交”火出圈
直播帶貨成為潮流後,不少明星藝人都來分一杯羹,其中老牌藝人潘長江與小兵張嘎飾演者謝孟偉的直播片段“潘嘎之交”一度引起熱議。
當年謝孟偉憑藉電視劇《小兵張嘎》火遍全國,自此之後沒有作品沒有流量。近年來,謝孟偉順應時代潮流,踏上了直播帶貨的道路。
作為小兵張嘎的飾演者,謝孟偉被粉絲成為嘎子哥。嘎子哥的生意一度很紅火,據說一場直播的銷售量可以達到幾百萬。然而嘎子哥畢竟入行時間比較短,沒過多久直播帶貨就出了問題。今年四月,某網友揭露嘎子哥賣的是假酒,還有網友發現貨不對版,紛紛喊話讓嘎子退貨。隨後嘎子哥在直播中向大眾認錯,表示之後肯定會嚴格把關。就在這場直播中,作為老前輩的潘長江再也看不下去了,直接現場連線嘎子哥,對他好言相勸。
潘長江在直播中說:“網上的東西都是虛擬的,你把握不住孩子,因為這裡的水太深,我不需要你向我學習。聽潘叔一句勸,好好拍戲,別整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潘叔這番肺腑之言當場就把嘎子整哭了,嘎子當場表示會深刻反省,避免重蹈覆轍。
當時網友認為,潘長江的這番話也有些道理,直播帶貨容易毀了一位演員,嘎子哥畢竟還這麼年輕。當時這段視頻還登上了熱搜榜,兩人也因此被網友稱為“潘嘎之交”。
但沒隔多久,嘎子哥不僅沒有遠離直播帶貨,就連潘叔自己也置身其中,而且不僅是單純帶貨,還做起了諸如當眾磕頭、模仿大猩猩等嘩眾取寵的行為。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潘長江賣的也是酒。前腳剛勸別人不要直播賣酒,後腳就自己做起了酒生意,讓人感覺頗有些打臉。最令人意外的是,有網友買了潘長江的酒之後認為是假貨,要潘長江給自己退錢。
至此,“潘嘎之交”徹底出圈,百度百科將潘嘎之交解釋為行業內地位和資歷較高的前輩,通過假意勸告年輕人,使自己在行業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的行為。有關這則鬧劇衍生出來的系列網絡詞彙已經多達十幾個,B站的某則鬼畜剪輯播放量高達200多萬。
此外,去年“雙十一”期間,汪涵“順德專場直播”中,有商家繳納10萬元開播費後,當天成交1323台,退款1012台,退款率高達76.4%。而且其他商家也有類似遭遇,導致店鋪收到了平台虛假交易警告。
當紅脫口秀演員李雪琴與楊天真等被邀嘉賓在某平台參與了一場直播活動,和她互動的大部分都是虛假的機器人粉絲。一位全程參與此次直播的工作人員稱,當天結束時的311萬觀眾中,只有不到11萬真實存在,其他觀眾人數都是花錢刷量,而評論區與李雪琴親切互動的“粉絲”的評論,絕大部分也是機器刷出來的。
直播帶貨行業發展迅速
直播帶貨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加上疫情的“催化”,它已經演變成了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商業模式之一。直播帶貨從2016年開始嶄露頭角,同年6月,知名主播張大奕的直播首秀以超過41萬的觀看人數,近2000萬的成交額,刷新了淘寶直播銷售記錄。2020年10月,淘寶直播一姐“薇婭Viya”在雙十一一個晚上達到帶貨53.2億。至此,網紅直播帶貨成為了電子商務的中流砥柱。
直播間中的主播是名副其實的“虛擬營業員”。他們從供應商處批發進貨,再推銷給消費者,以賺取差價的方式實現盈利。供應商則通過大量持續性地向主播批發貨物,賺取長期利潤。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決定嘗試以這樣的模式來提高自己產品的銷售額。
據了解,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超1.2萬億元,年增長率為197.0%,有機構預計2023年直播電商規模將超過4.9萬億元。企業通過常態化自播獲得更可控的成本投入與更穩定的銷量增長。2020年店播成交額佔整體直播電商的32.1%,預計2023年佔比將接近50.0%。截至2020年底,中國直播電商相關企業累計註冊有8862家, 行業內主播的從業人數已經達到123.4萬人。
完善數字經濟行業規範,全國政協委員有話說
據人民政協報報道,前不久,根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組織完成了《直播電子商務平台管理與服務規範》行業標準徵求意見稿。這意味着旨在約束從業者從業行為、提示消費者注意事項的直播規範即將問世。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金台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建議,完善法律法規,釐清法律法規中關於直播帶貨的各主體責任。
談及直播行業標準設計,皮劍龍表示,直播帶貨,藉助的方式是直播,但最終交易的仍然是產品。因此產品質量過不過關、服務有沒有保證,才是決定用戶下一次還會不會買的關鍵。
”我認為,約束直播電商平台,應先從產品本身質量考慮。其中,政府應不斷完善電子商務相關法律體系和管理措施。電商平台應加強自身管理。既要完善和健全管理機制,提高商家進入的標準,也應響應國家質檢部門政策,還應建立完善的顧客投訴平台,對顧客投訴的商家進行調查,若情況屬實,嚴格處理、絕不姑息。對於假冒偽劣產品,我認為線上線下應聯手打擊。線上商家出售的高仿、假冒偽劣的商品,都來自線下生產廠商加工生產,因此需要執法部門、人民群眾相互合作,加強監督檢查,及時切斷假冒偽劣產品的供貨渠道。“皮劍龍說。
此外,皮劍龍認為,應通過完善修改反壟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大型網絡商務企業的監督和監管,嚴格監督其經營行為,限制網絡資本的無限制擴張。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09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