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像修圖調色中大家總避不了的一個話題就是磨皮,不同片子磨皮方法也不盡相同,高端修圖在要求質感與光影的情況下“中性灰與雙曲線”等方法是用的比較多的,但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效率不高,同時對修圖者的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基本功至少得紮實,懂光影與結構是必須的,因此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這個技術給用好。
這次給大家分享很多夥伴經常用到並且也容易上手的磨皮方法,使用Portraiture這款磨皮插件也能做到完美的磨皮,如果使用好的話效果也不差,還能處理降噪哦~一起來學習下吧~~

在磨皮之前片子需要先進行一些修飾,如果原片比較臟,膚色暗的話不建議一開始磨皮,那樣效果也不會太好。如果你有自己的修片流程,那建議可以根據自己的方法進行基本的修飾,修穿幫、瑕疵、提亮、調色等。如果這些調整都沒問題,片子差不多乾淨之後,接下來就可以進行磨皮的操作了。

對於Portraiture濾鏡,它不是PS中自帶的濾鏡,需要額外安裝,如果有不清楚的夥伴咱們下次再給大家來進行講解。Portraiture的功能非常強大,磨皮方法比較特別,系統會自動識別需要磨皮的皮膚區域,也可以自己選擇。然後用“閾值”大小控制噪點大小,調節其中的數值,可以快速消除噪點(~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
同時Portraiture濾鏡還有增強功能,可以對皮膚銳化及潤色,快速對人物皮膚美化處理,柔化皮膚,消除多餘的斑點,在磨皮後複製細節保留較多的通道到圖層面板,用高反差保留濾鏡(也就是磨皮之後的下一步處理,高反差銳化)提取細節,再更改圖層混合模式(柔光、疊加都可以)即可以得到漂亮的膚色,最後再用蒙板控制膚色範圍即可。
Step 1
在處理好人物的影調,皮膚修飾乾淨之後,接下來就可以磨皮了。首先按Ctrl+J將背景圖層複製一層,選擇菜單:濾鏡〉Imagenomic〉Portraiture,運行這款濾鏡(這需要自己安裝插件,PS中是不自帶的)

Step 2
然後就進入到了Portraiture濾鏡的面板,左邊為主要參數設置面板,“細節平滑”欄主要控制噪點範圍,如果皮膚有臟點,只要調整好數值,是可以進行有效處理的哦~;“皮膚蒙版”欄主要控制皮膚區域及顏色等,可以用旁邊的吸管工具吸取需要磨皮的區域;“增強功能”欄也非常重要,可以對整體畫面效果進行銳化、模糊、調色等操作,具體的操作得看自己的圖片來進行相應的數值調整。

Step 3
參數調整完成以後,可以選擇預覽方式,進行效果前後的對比。

Step 4
當調整好之後點確定,回到PS裡面,如果對磨皮的效果不太滿意可以再次進入Portraiture濾鏡裡面多操作幾次,再用蒙版單獨的把皮膚擦拭出來,避免皮膚以外的地方也受到磨皮的影響而變得模糊,影響畫面細節。

Step 5
完成磨皮步驟之後,再對比皮膚以及整體畫面有沒有需要修飾的,蓋印圖層(Ctrl+alt+shift+E),有污點的地方可以選擇污點修復畫筆或圖章進行瑕疵的修飾,最後再整體的銳化(高反差銳化與USM銳化都是可以的,到此Portraiture濾鏡磨皮的流程就完成了,不懂的問題歡迎留言!

最後來看一下完成後的效果對比: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0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