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break語句
Python中的break語句可以中斷循環,直接跳出循環體。在循環過程中,當某個條件滿足時,可以使用break語句跳出循環,如下面的例子:
for i in range(10):
if i == 5:
break
print(i)
執行結果:
0
1
2
3
4
在上面的例子中,當i等於5時,break語句執行,跳出循環體,因此循環語句只執行了0,1,2,3,4這五個數。關於break語句,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 break語句只能在循環語句中使用,不能在其他語句中使用。
- 如果break語句位於多層嵌套的循環體中,它只能跳出最近的一層循環體。
二、使用continue語句
與break語句類似,Python中的continue語句也可以在循環體中使用。當執行到continue語句時,當前循環體的其他語句停止執行,進入下一個循環。例如:
for i in range(10):
if i == 5:
continue
print(i)
執行結果:
0
1
2
3
4
6
7
8
9
在上面的例子中,當i等於5時,continue語句執行,不再執行print語句後面的代碼,直接進入下一輪循環。
三、使用raise語句
Python中的raise語句可以拋出一個異常,用於中斷程序的執行。一般來說,raise語句和try…except語句一起使用,用於在發生錯誤時中斷程序執行,例如:
try:
for i in range(10):
if i == 5:
raise Exception("i等於5")
print(i)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發生異常:", e)
執行結果:
0
1
2
3
4
發生異常: i等於5
在上面的例子中,當i等於5時,raise語句拋出了一個異常,程序跳轉到try…except語句,執行except語句塊中的代碼,打印出“發生異常:i等於5”。關於raise語句,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 raise語句必須在try…except語句塊中使用,否則會拋出未處理的異常。
- 可以自定義異常類,拋出指定的異常類型。
四、使用return語句
Python中的return語句用於函數返回值,也可以用於中斷函數的執行。執行return語句後,函數的執行結束,直接返回到函數調用的地方。例如:
def foo():
for i in range(10):
if i == 5:
return
print(i)
foo()
執行結果:
0
1
2
3
4
在上面的例子中,當i等於5時,return語句執行,函數foo直接返回,不再執行print語句後面的代碼。因此函數foo只執行了0,1,2,3,4這五個數的輸出。關於return語句,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 return語句可以返回任意類型的值,包括None。
- 如果函數沒有定義返回值,或者沒有顯式使用return語句,函數返回None。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0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