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Ultra 200S系列(代號Arrow Lake-S)正式發布了,首發的型號中 UItra 7 265K/KF就是其中之一,對位上一代升級型號就是i7-14700K/KF。正值雙12,迎來裝機小熱潮,應該有不少小夥伴正在糾結:到底是買新好,還是買舊好呢?
先來看參數對比:
UItra 7 265K擁有20個核心,其中8個性能核 12個能效核,首次取消超線程技術,只有20個線程。對比i7-14700KF,總核心數一樣 總線程數少了8個。而UItra 7 265KP核單核睿頻最高5.5G ,全核睿頻5.2G,E核全睿頻4.6G,在頻率上也沒有體現出優勢。二級/三級緩存分別是36MB和30MB,相比i7-14700KF有所提升,但幅度也不算大。
咋一對比,好像擠爆牙膏了?
其實英特爾這次真正的改變不在參數,而是通過更加先進的工藝和史上最大架構革,給大家帶來全新的性能體驗。
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革新:
英特爾UItra 7 265K採用新一代Arrow Lake架構設計,實現模塊化設計,擁有計算模塊、GPU 模塊、SOC 模塊、I/O 模塊和填充模塊,通過先進 Foveros 3D 封裝技術,把它們整合到基礎模塊上。這樣做的好處多多,每個模塊獨立設計製造,優先級別也可以有所不同,同時減少發熱,功耗。
製造工藝方面,最重要的計算模塊採用台積電N3B工藝,也就是目前最先進的3nm製程。GPU模塊採用台積電N5P工藝,即5nm製程,而Soc模塊與I/O模塊則是台積電N6工藝,為6nm製程。顯然,對比上一代英特爾酷睿14代的Intel 7工藝 ,進步明顯。
英特爾UItra 7 265K配備最多8個Lion Cove架構【性能核】和 12個Skymont【能效核】,搭載 4 Xe 核心規模 Xe-LPG 架構核顯,首次為發燒友引入 NPU 單元。
英特爾表示,酷睿 Ultra 200S處理器上的 Lion Cove 相較於上一代處理器上的 Raptor Cove 在 IPC 上提升 9%,而 Skymont 相較於上代 Gracemont 的 IPC 提升更是達到了 32%。就算取消超線程,E-Core足以補上多線程計算能力。
通過拉升頻率來提升性能,徹底告別歷史舞台。酷睿 Ultra 200S 處理器從功耗方向努力,大幅度降低功耗的同時 ,提升每瓦功耗下的性能,讓它的能耗比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直接開測:
(1)理論測試:
在CPU-Z測試中,UItra7 265K單核跑出960分,與14700KF基本持平,多核跑出15481分,領先14700KF約15%。
Cinebench R23測試中,情況差不多,單核成績旗鼓相當,但多核成績UItra 7 265K領先約11%。
(2)遊戲與功耗測試:
▲UItra 7 265K測試
▲i7-14700KF測試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0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