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手機中國品牌負責人介紹「聯想手機中國」

聯想創始人是柳傳志,但嚴格說來聯想屬於中科院計算所創辦,任何人都不能叫創始人 ,第一人的聯想董事長是計算所所長曾茂朝,但把聯想發揚光大的是柳傳志。

柳傳志1944年4月出生於江蘇,1955至1961年,在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原育英學校)學習。17歲柳傳志高中畢業,去應徵飛行員,由於舅舅有“政治問題”沒有入選。

1961至1966年,柳傳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習,在西電認識了一個女同學叫龔國興,做畢業設計時,柳傳志給龔國興寫了第一封情書。

畢業後在成都工作了2年,之後柳傳志和龔國興被安排到珠海白藤農場勞動鍛煉,1969年兩人在白藤農場舉行了婚禮。

1970年,柳傳志夫婦被分配到中科院計算所工作,夫妻倆都住在集體宿舍,六個人住一間。

之後利用計算所建自行車棚的便利,簡單搭建了一個12平米的宿舍,連修廚房的材料都是從計算所院里料廠拉來的,最多的時候住了7個人,當時的柳傳志已經40歲,一個月工資只有78塊。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1980年,柳傳志一家

80年中國已經開始改革開放,中關村街上到處都在辦公司,中科院計算所也有人出去辦公司,給人驗收機器,一天收入三四十元,當時計算所一個月的獎金才三十多元,這給計算所的衝擊很大,所長曾茂朝也計划著辦公司賺點錢,解決所里1500人的生計問題。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1984年10月17日,在北京中關村科學院南路2號計算所的傳達室召開了一次會議,11人參加,40歲的柳傳志年齡最小。

在這次會議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總經理是王樹和,副總經理是柳傳志和張祖祥,當時研究所里給了20萬元資金。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公司雖然成立了,但怎麼掙錢還沒有眉目,為了解決工資問題,柳傳志和員工在中關村擺過地攤做“倒爺”和“板爺”,賣過冰箱、運動褲衩、電子錶、旱冰鞋,批發過服裝。

在江西倒騰彩電被騙14萬,1987年,被深圳一家私人進口公司騙走300萬元,柳傳志在對方家蹲守了很長時間,才把錢追討回來。

生死存亡之際,柳傳志抓住了救命稻草,中科院給各研究所配備500台IBM電腦的組裝、培訓與維護,這一單生意賺到了第一桶金70萬元。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1985年柳傳志全家福

八十年代初期,微電腦技術剛傳入中國,由於沒有漢字處理能力,應用範圍十分受限,中科院計算所第六研究室的副研究員倪光南一直在研究漢字處理技術,並且已經研發了“LX-80聯想式漢字系統”。

聯想看中了倪光南的技術積累,便邀請倪光南加入聯想,早期的聯想漢卡主要客戶是國家體育委員會、農牧漁業部、國家統計局、黑龍江省財政廳和稅務局。

之後公司乾脆改名叫聯想,英文legend,含義為傳奇。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2003年以前的標誌

1993年,倪光南建議聯想研發芯片技術,而柳傳志希望建立電腦組裝生產線,兩人關係惡化,倪光南向組織舉報柳傳志未果。

之後倪光南被聯想董事會免去職務並解聘,ASIC芯片項目終止,被解聘時,倪光南沒有要聯想贈與的500萬元,股票也是一股未占。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倪光南

聯想在PC業務如日中天時,把資金投到了房地產、白酒、金融、銀行這些行業,沒有投入到自主研發上,一直是被國人詬病的一點。


創立聯想的同時,柳傳志的父親,63歲的柳谷書帶着80萬港元到香港創立了一家專利公司,直到現在這家公司仍然是香港最大的一家專利公司,這也是聯想走出中國,走向海外的起點。

柳傳志發現在香港進口電腦要遠低於內地售價,於是選擇和香港導遠電腦系統公司、中國技術轉讓公司合作,投資30萬港元成立新公司,並拿到了美國AST電腦的總代理。

這家公司就是香港聯想,柳傳志任是董事長,擁有控制權,也就是現在常提到的聯想集團,而北京聯想就是現在的聯想控股。

1990年,聯想獲得了生產許可證,可以生產自銷系列微機,聯想第一台自有品牌電腦誕生。

1990年5月,聯想將200台“聯想286”送到全國展覽會上,一炮打響,在北京計算機交易會上拿到1200餘萬元的訂單,1994年2月,香港聯想掛牌上市。

1997年,聯想發動了價格戰,將計算機價格降低到比國外競爭對手產品低40%的水平,之後連續八年佔據中國市場份額第一。

開拓手機業務

2000年,聯想集團分拆出神州數碼,之後聯想請來麥肯錫做諮詢,麥肯錫給出了兩條發展道路,一是進軍PC製造之外的其他領域,二是進入國際市場。

考慮當時聯想的能力和條件,果斷選擇開拓新業務,第一想到的就是手機,但當時國家已經不再發放新的手機生產許可。

聯想只有收購已經得到手機生產許可的企業,除了波導,幾乎接觸了所有的大牌手機企業。2000年9月,聯想與廈華電子簽定了保密協議和合作意向書。

2001年初,中科院下屬企業科健集團找到聯想,希望聯想能收購科健集團在中科健公司的股份,在當時國內品牌中,中科健絕對是一個響噹噹的品牌,後來由於中科健總經理郝建學的反對,收購沒有成功。

國產手機發展史(一)科健手機

除了廈華,聯想還找過TCL,當時TCL手機正處上升的時期,李東生直接拒絕,其他的手機企業也要求太苛刻。

2002年1月初,聯想又開始廈華接觸,2月27日,聯想集團以9000萬元買下廈華手機業務60%的股份,雙方組建了一家新的公司:聯想廈華移動通信公司。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聯想出資九千萬,控股60%,廈華出資六千萬,占股40%,幾個月後,聯想把60%的股份增至80.8%,公司設立在廈門,劉志軍擔任聯想移動總經理。

2002年6月,聯想品牌手機正式問世,7月合資公司更名為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03年4月,聯想集團在北京正式對外宣布啟用集團新標識Lenovo,同時發布六款彩屏手機。

這是搭載lenovo標誌的第一批產品,當然換新logo不止是為了手機業務,而是為了收購IBM,開拓國際業務。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2005年12月,聯想集團收購了廈華剩餘股份,聯想移動也成為了聯想集團全資子公司。

聯想的手機業務沒有成長為像PC那樣的支柱業務,2008年1月,被作價1億美元出售給了聯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資。

2009年2月,楊元慶重新回到CEO位置上,3G的發展和iPhone的流行,預示着智能手機時代開始到來,2009年11月,聯想集團又2億美元回購了被剝離出去的手機業務。

2010年,是聯想手機具有跨時代意義的一年。

2010年1月7日,在美國的CES2010上,聯想發布了一款全新安卓智能手機:樂Phone,其中拼音“le”呼應聯想“lenovo”的前兩個字母。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屏幕下方有一個觸控區域,左劃返回、右劃呼出程序管理器、上劃呼出設置菜單、雙擊退回主界面。

沒有採用傳統的micro USB或者mini USB接口,採用的是手機上罕見的9針觸點接口,配備磁吸式的接口,可以連接電腦USB或充電器。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這個接口也可以搭配一些配件,類似於眼鏡盒設計的外置鍵盤,聯想為了控制機身厚度,選擇了用配件的形式來實現。

2010年5月11日,樂Phone才正式上市,採用運營商定製的模式,聯想也請來了三位代言人:黃健翔、張儷、韓寒。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當然,樂Phone最著名的還是“四葉草風格”的Widgets插件,將天氣、時間、日期等信息全部集成在一起,每一片葉子對應一個功能,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定義。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手機系統亮點不少,比如聯想的樂安全,當時的手機里都裝着各種手機助手、安全衛士、清理軟件,而樂安全一個軟件就可以實現,除了能夠進行手機的殺毒和優化管理,在手機流量十分金貴的4G時代,還可以順帶監控手機流量使用情況。

數據顯示,2010年聯想樂Phone銷量總數達到50萬部,由於手機所用顯示屏供應不足,影響了樂Phone的銷售額。

2011年,聯想改組MIDH事業組,成立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樂Phone消失在用戶視線中,轉而通過運營商渠道做低價手機。

之後lenovo的LOGO出現在每一款手機正面額頭,三大金剛按鍵出現,2013年開始就沒有樂Phone命名的手機了。

2011年1月,在CES展上,聯想推出平板電腦樂Pad,支持Android和Windows雙系統,能在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之間實現切換,當平板嵌入底座後會主動切換Windows系統。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此時在手機行業中正面臨一場變革,同期雷軍召開了一場發布會,發布了第一代小米手機。

而同樣做運營商生意的華為也推出了全新互聯網概念品牌——榮耀,OPPO推出了自己的旗艦Find系列,步步高則成立了vivo品牌並於次年上市第一款手機。

不過憑藉著運營商訂單,2012年聯想智能手機銷量在國內僅次於三星,排名第二。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2013年1月16日,科比出任聯想智能手機中國及東南亞地區代言人,聯想劃分為Lenovo和Think兩大業務集團,智能手機業務併入了Lenovo集團。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2013年9月28日,發布手機高端子品牌VIBE,同時發布了手機定製單曲VIBE版《簡單的事》,歌曲源自李代沫的同名新歌,並邀請兩屆中國好聲音學員李代沫和畢夏合唱。

首款產品是聯想VIBE X,聯發科MT6589T,2.5D的弧面玻璃,6.9毫米的機身厚度,121克的重量,金屬織物般的背殼設計,頗具質感。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2013年,聯想手機全年銷量達到4500多萬台,國內排名第二,僅次於三星,華為、酷派分列第三和第四。

2014年1月30日,大年三十,聯想以29億元,約人民幣200個億,從谷歌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包括摩托羅拉移動的3500名員工, 2000項專利品牌和商標,全球50多家運營商的合作關係。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楊元慶與拉里·佩奇合影

三年之前2011年8月,谷歌125億美元買下摩托移動後,每年都在虧損狀態,收購的17000個技術專利,谷歌留下了重要的15000個,剩下的2000個專利打包摩托羅拉移動的品牌跟3500個員工,一起賣給了聯想。

谷歌還陸續賣掉摩托羅拉機頂盒業務、全球手機製造工廠,砍掉了大量非核心業務,並縮減了全球1/3的市場辦事處。

在摩托羅拉鼎盛時期,華爾街有一個叫卡爾.伊坎的大鱷覺得摩托羅拉的手機要隕落,於是想辦法通過購買摩托羅拉股票的方式加入了摩托羅拉的董事會,並說服摩托羅拉把移動業務剝離,賣給了谷歌。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有人會覺得,谷歌把挑剩下的都打包賣給了聯想,是否不厚道,其實非也,谷歌需要專利,聯想並不需要全部的專利,只需要移動硬件,並藉此走向全球,同時聯想也能夠得到Google的交叉專利授權,交易並不虧,二者雙贏。

2014年3月,聯想黃金鬥士S8發布,聯想開始加入千元性價比手機競爭行列,聯發科MT6592處理器,標準版為1+8G售價788元。

2014年8月,聯想發布了旗艦手機VIBE Z2 Pro(K920),6寸2K屏幕,1600萬像素的OIS光學防抖鏡頭,高通驍龍801。9月,聯想VIBE X2在德國柏林IFA發布,國行版2499元。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2014年11月,聯想發布了樂檬系列的初代產品樂檬K3,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豐富多彩的外觀設計,主打的檸檬黃配色方案,讓樂檬K3一下從普遍採用公版設計的千元機市場一舉跳脫。

聯想手機發展史:上篇

樂檬K3表現不錯,在全球銷量已經超過1000萬台,直接影響了聯想對自身移動產品線的規劃。

在初代樂檬K3發售僅3個月之後,聯想推出了升級版樂檬K3 Note、K5、K5 note,採用了市場火熱的金屬機身。

2014年,是聯想手機達到頂峰的一年,依靠收購的摩托羅拉,聯想全球手機出貨量超過9000萬部,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中佔據7.9%,僅次於三星和蘋果。

但2015年開始,手機行業競爭開始進入了紅海,市場上品牌眾多,聯想手機頹勢開始顯現。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0241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6 14:11
下一篇 2024-12-06 14:1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