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冒泡排序,JAVA冒泡排序算法的實現

本文目錄一覽:

JAVA 冒泡排序法的詳細解釋是什麼?

冒泡排序的英文Bubble Sort,是一種最基礎的交換排序。

大家一定都喝過汽水,汽水中常常有許多小小的氣泡,嘩啦嘩啦飄到上面來。這是因為組成小氣泡的二氧化碳比水要輕,所以小氣泡可以一點一點向上浮動。而我們的冒泡排序之所以叫做冒泡排序,正是因為這種排序算法的每一個元素都可以像小氣泡一樣,根據自身大小,一點一點向著數組的一側移動。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做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後一對。在這一點,最後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針對所有的元素重複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後一個。

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複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具體如何來移動呢?讓我們來看一個栗子: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有8個數組成一個無序數列:5,8,6,3,9,2,1,7,希望從小到大排序。按照冒泡排序的思想,我們要把相鄰的元素兩兩比較,根據大小來交換元素的位置,過程如下:

首先讓5和8比較,發現5比8要小,因此元素位置不變。

接下來讓8和6比較,發現8比6要大,所以8和6交換位置。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繼續讓8和3比較,發現8比3要大,所以8和3交換位置。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繼續讓8和9比較,發現8比9要小,所以元素位置不變。

接下來讓9和2比較,發現9比2要大,所以9和2交換位置。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接下來讓9和1比較,發現9比1要大,所以9和1交換位置。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最後讓9和7比較,發現9比7要大,所以9和7交換位置。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樣一來,元素9作為數列的最大元素,就像是汽水裡的小氣泡一樣漂啊漂,漂到了最右側。

這時候,我們的冒泡排序的第一輪結束了。數列最右側的元素9可以認為是一個有序區域,有序區域目前只有一個元素。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下面,讓我們來進行第二輪排序:

首先讓5和6比較,發現5比6要小,因此元素位置不變。

接下來讓6和3比較,發現6比3要大,所以6和3交換位置。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繼續讓6和8比較,發現6比8要小,因此元素位置不變。

接下來讓8和2比較,發現8比2要大,所以8和2交換位置。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接下來讓8和1比較,發現8比1要大,所以8和1交換位置。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繼續讓8和7比較,發現8比7要大,所以8和7交換位置。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二輪排序結束後,我們數列右側的有序區有了兩個元素,順序如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至於後續的交換細節,我們這裡就不詳細描述了,第三輪過後的狀態如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四輪過後狀態如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五輪過後狀態如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六輪過後狀態如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七輪過後狀態如下(已經是有序了,所以沒有改變):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八輪過後狀態如下(同樣沒有改變):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到此為止,所有元素都是有序的了,這就是冒泡排序的整體思路。

原始的冒泡排序是穩定排序。由於該排序算法的每一輪要遍歷所有元素,輪轉的次數和元素數量相當,所以時間複雜度是O(N^2) 。

冒泡排序代碼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java冒泡排序詳細講解

依次比較相鄰的兩個數,將小數放在前面,大數放在後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較第1個和第2個數,將小數放前,大數放後。然後比較第2個數和第3個數,將小數放前,大數放後,如此繼續,直至比較最後兩個數,將小數放前,大數放後。至此第一趟結束,將最大的數放到了最後。在第二趟:仍從第一對數開始比較(因為可能由於第2個數和第3個數的交換,使得第1個數不再小於第2個數),將小數放前,大數放後,一直比較到倒數第二個數(倒數第一的位置上已經是最大的),第二趟結束,在倒數第二的位置上得到一個新的最大數(其實在整個數列中是第二大的數)。如此下去,重複以上過程,直至最終完成排序。

由於在排序過程中總是小數往前放,大數往後放,相當於氣泡往上升,所以稱作冒泡排序。

for(int

j=0;j=len-i-1;j++),冒泡排序比較相鄰的值,也就是a[j]和a[j+1]相比較

所以這段代碼從a[0]開始與後面的a[1]比較,如果a[1]小於

a[0]就換。不小於j++,a[1]和[a2]比較,以此類推,直到比到a[len-i-1]時,也就比到了最後一個數組了。上層循環就是控制數組比較的長度。

用java寫個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算法:

int類型的數組:3 1 6 2 5

第一次循環:

1 3 6 2 5

1 3 6 2 5

1 3 2 6 5

1 3 2 5 6

第二次循環:

1 3 2 5

1 2 3 5

1 2 3 5

第三次循環:

1 2 3

1 2 3

。。。

  算法:取出最大的放在最後,下次就不用比較最後一個了。*/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3,1,6,2,5};

        //開始排序

        for(int i=a.length-1;i0;i–){

            for(int j=0;ji;j++){

                if(a[j]a[j+1]){

                    //交換位置

                    int temp;

                    temp = a[j];

                    a[j] = a[j+1];

                    a[j+1] = temp;

                }

            }

        }

        //遍歷

        for(int 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ln(a[i]);

        }

    }

}

java這個冒泡排序是怎麼回事?

結果是對的啊,1 4 6 10 20,你把輸出的部分放在大 for 循環里了。

Java冒泡排序的原理?

冒泡排序是所欲排序算法里最好理解的了。

1、排序算法:

A)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B)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後一對。在這一點,最後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C)針對所有的元素重複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後一個。

D)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複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2、給你一個java的實現代碼: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score[] = {67, 69, 75, 87, 89, 90, 99, 100};

         for (int i = 0; i score.length -1; i++){ //最多做n-1趟排序

             for(int j = 0 ;j score.length – i – 1; j++){ //對當前無序區間score[0……length-i-1]進行排序(j的範圍很關鍵,這個範圍是在逐步縮小的)

                 if(score[j] score[j + 1]){ //把小的值交換到後面

                     int temp = score[j];

                     score[j] = score[j + 1];

                     score[j + 1] = temp;

                 }

             }

             System.out.print(“第” + (i + 1) + “次排序結果:”);

             for(int a = 0; a score.length; a++){

                 System.out.print(score[a] + “\t”);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print(“最終排序結果:”);

             for(int a = 0; a score.length; a++){

                 System.out.print(score[a] + “\t”);

        }

     }

 }

冒泡排序如何使用Java語言完成?

冒泡排序的原理:

從第一個元素開始,將相鄰的兩個元素依次進行比較,直到最後兩個元素完成比較。如果前一個元素比後一個元素大,則交換它們的位置。整個過程完成後最後一個元素就是最大值,完成第一輪比較,後邊通過for循環依次完成後續比較。

運行代碼如下:

package day01;

public class 冒泡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new int[] {12,45,33,46,3};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前的元素順序:”);

for(int i=0;iarr.length;i++)

{

System.out.print(arr[i]+” “);

}

int t;

for(int j=0;jarr.length-1;j++)

{

for(int x=0;xarr.length-1;x++)

{

if(arr[x]arr[x+1])

{

t=arr[x];

arr[x]=arr[x+1];

arr[x+1]=t;

}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後的元素順序:”);

for(int k=0;karr.length;k++)

{

System.out.print(arr[k]+” “);

}

}

}

運行結果截圖:

擴展資料:

(1)冒泡排序每一輪把一個最大的元素放在數組的最後

(2)如果想要實現倒敘比較輸出可以把代碼判斷大小的部分改為下邊代碼即可。

if(arr[x]arr[x+1])

{

t=arr[x];

arr[x]=arr[x+1];

arr[x+1]=t;

}

(3)使用知識點:數組length的使用,數組的定義,for循環的嵌套。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9978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05 14:01
下一篇 2024-12-05 14:01

相關推薦

  • java client.getacsresponse 編譯報錯解決方法

    java client.getacsresponse 編譯報錯是Java編程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常見的原因是代碼的語法錯誤、類庫依賴問題和編譯環境的配置問題。下面將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

    編程 2025-04-29
  • Java JsonPath 效率優化指南

    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Java JsonPath的效率問題,並提供一些優化方案。 一、JsonPath 簡介 JsonPath是一個可用於從JSON數據中獲取信息的庫。它提供了一種DS…

    編程 2025-04-29
  • Java Bean加載過程

    Java Bean加載過程涉及到類加載器、反射機制和Java虛擬機的執行過程。在本文中,將從這三個方面詳細闡述Java Bean加載的過程。 一、類加載器 類加載器是Java虛擬機…

    編程 2025-04-29
  • Java騰訊雲音視頻對接

    本文旨在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Java騰訊雲音視頻對接,提供完整的代碼示例。 一、騰訊雲音視頻介紹 騰訊雲音視頻服務(Cloud Tencent Real-Time Communica…

    編程 2025-04-29
  • 蝴蝶優化算法Python版

    蝴蝶優化算法是一種基於仿生學的優化算法,模仿自然界中的蝴蝶進行搜索。它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的優化問題,包括數學優化、工程問題、機器學習等。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蝴蝶優化算法Python版…

    編程 2025-04-29
  • Java Milvus SearchParam withoutFields用法介紹

    本文將詳細介紹Java Milvus SearchParam withoutFields的相關知識和用法。 一、什麼是Java Milvus SearchParam without…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實現爬樓梯算法

    本文介紹使用Python實現爬樓梯算法,該算法用於計算一個人爬n級樓梯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 有一樓梯,小明可以一次走一步、兩步或三步。請問小明爬上第 n 級樓梯有多少種不同的爬樓梯…

    編程 2025-04-29
  • Java 8中某一周的周一

    Java 8是Java語言中的一個版本,於2014年3月18日發布。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Java 8中某一周的周一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數組處理 Java 8新特性之一是Stream…

    編程 2025-04-29
  • Java判斷字符串是否存在多個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闡述如何使用Java判斷一個字符串中是否存在多個指定字符: 一、字符串遍歷 字符串是Java編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數據類型。要判斷字符串中是否存在多個指定字符…

    編程 2025-04-29
  • AES加密解密算法的C語言實現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一種對稱加密算法,可用於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C語言中如何實現AES算法,並對實現過程進…

    編程 2025-04-29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