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回收機制的基礎知識
垃圾回收是Java程序員最為熟知的術語之一。它是一種自動的內存管理機制,用來標記和清除不再被程序所使用的內存資源,以回收空間供其他程序使用,同時避免了一些潛在的內存泄漏問題。在Java中,所有未使用的對象都歸垃圾回收機制管理,並通過這種機制自動清除,但垃圾回收機制是有一定代價的,它需要消耗大量CPU資源和時間,會對應用特定的性能產生影響。
在JDK8中,Java有兩種機制來處理內存管理:堆和棧。在堆中的內存是動態分配的,它主要用來存儲對象。通過堆中的垃圾回收機制來清理未使用的對象,釋放內存,並確保可用內存的最大值。另一方面,棧中的內存由程序員手動管理。它是使用棧來維護當前所在代碼執行的狀態,包括基本類型,方法調用和參數值。
<?php
public class GarbageCollectio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create an object
Object obj = new Object();
// discard the reference variable
obj = null;
}
}</code>
上述代碼中,obj變量引用了一個對象,當對象不再使用時,將其設置為null會將變量與對象之間的關係斷開,並在垃圾回收期間回收對象佔用的內存。
二、JDK8垃圾回收算法
在JDK8中,Java的垃圾收集器根據內存管理的需求,採用了不同的算法,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場景。主要的垃圾收集器包括:
1. Serial垃圾回收器
Serial垃圾回收器是JDK8自帶的首選算法,用於帶單線程、輕負載或較小內存的情況。它採用標記-清除算法,通過遍歷對象並標記未使用的內存來清除不再使用的內存。Serial垃圾回收器在處理時會停止應用程序的線程、鎖定內存,並處理完垃圾回收後再恢復,可能引起明顯的暫停和延遲。
2. Parallel垃圾回收器
Parallel垃圾回收器是一種多線程垃圾回收器,它通過多線程掃描堆中的對象來清理內存,可用於多核處理器系統、高負載和大型數據集。Parallel垃圾回收器同樣採用標記-清除算法,在後台處理時會使用多個線程同時掃描對象,因此速度更快,但仍可能在某些情況下產生暫停。
3. CMS垃圾回收器
Concurrent Mark Sweep(CMS)垃圾回收器是一種基於標記摺疊算法的低停頓、可並發的垃圾回收器,可以在應用程序執行的同時處理垃圾回收,從而降低執行時間和系統延遲。CMS垃圾回收器適用於處理大型內存管理、高並發的場景,並在停頓時間方面比Parallel回收器要短。
4. G1垃圾回收器
Garbage-First(G1)垃圾回收器是一個更加現代的JVM垃圾回收器,使用分代回收算法有效管理大量產生垃圾對象和產生不規則的分配模式的堆內存。G1垃圾回收器通過劃分堆內存為多個小區域,可以在不需要做完整堆的清理過程下,快速且準確地識別和清理僅包含部分垃圾的內存並啟動多線程並發清理機制,從而減少了執行停頓時間。
三、如何優化垃圾回收機制
1. 調整堆大小
在JDK8中,默認堆大小為物理內存的四分之一。如果堆的大小足夠,JVM將有更多的內存用於存儲臨時對象並減少垃圾回收次數。因此,在需要大量內存時,適當增加 -Xmx和-Xms參數的值,可以使用儘可能多的堆內存。這種方式可能會導致大量的對象,然後減少有關的垃圾回收時間和CPU性能的問題。
2. 消減無用對象的內存足跡
靜態成員和對象的引用是常見的內存浪費問題之一,它們佔用的內存足跡通常比其他對象大。應該避免使用永久不變的對象和重複創建相似的對象。
<?php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ENTITY =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REPLACEMENT = "&";
private static final Pattern SYMBOL_PATTERN = Pattern.compile("[^\\w&&[^\\\\b]]");
public static String htmlEscape(String input) {
Matcher matcher = SYMBOL_PATTERN.matcher(input);
StringBuffer result = new StringBuffer(input.length());
while (matcher.find()) {
String replacement = Matcher.quoteReplacement(REPLACEMENT + matcher.group(0) + ENTITY);
matcher.appendReplacement(result, replacement);
}
matcher.appendTail(result);
return result.toString();
}</code>
3. 消除無用代碼
應該儘可能減少無用的代碼和內存泄露可能,通過軟件工程的最佳實踐,避免無意中以錯誤的方法使用代碼。
4. GC日誌分析
JVM提供了GC日誌,其中包含垃圾回收器的詳細信息和資源消耗情況。通過GC日誌的分析,可以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例如垃圾回收運行的時間過長、頻繁使用的對象或指針指向性能不佳等問題。
<?php
java -verbose:gc MyClass</code>
5. 調整GC參數
對於相同的代碼,在不同的硬件和操作環境下,可能需要不同的GC參數來獲得最佳性能。通過配合應用程序實際情況,可以調整JVM參數以優化垃圾回收。調整參數的方法包括:增加堆內存大小、調整內存池比率、減少垃圾回收周期、調整清除對象的閾值等。
<?php
java -XX:MaxHeapSize=2g -XX:NewSize=1g -XX:+UseConcMarkSweepGC MyClass
java -XX:SurvivorRatio=4 -XX:MaxTenuringThreshold=0 -XX:+UseParallelGCTestClass</code>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9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