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序列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數據集,與其他數據集不同的是,它的觀測值之間具有時間上的依賴關係。時間序列的預測和建模往往需要考慮這種依賴關係,而acf圖和pacf圖則是兩種可視化時間序列依賴關係的工具。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在時間序列分析中如何利用acf和pacf圖進行分析。
一、acf圖
自相關函數(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反映的是數據序列中任意兩個時間點的相關程度。所謂自相關,在本質上就是指一個時間點與其前面一段時間內的觀測值之間的關係。acf圖在R中的繪製方式如下:
library(datasets)
data(AirPassengers)
par(mfrow=c(1,2))
acf(AirPassengers, lag.max=20, main="ACF Plot for Air Passengers")
acf函數的參數說明如下:
- 第一個參數:需要進行acf分析的時間序列數據;
- lag.max:acf圖上展示的最大時間滯後值;
- main:acf圖的標題。
通過觀察acf圖,我們可以對時間序列數據的依賴關係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通常情況下,acf圖中的拐點和截尾都表明着不同時間段內的相關性強度不同。例如,拐點的位置能夠幫助我們判斷時間序列的周期性。
二、pacf圖
偏自相關函數(Partial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PACF)是在刻畫每一個滯後時期對其他時期的影響被例外的情況下,反映該時期對未來的一個時期的直接線性影響。也就是說,它反映了當前時期和未來的單個時期之間存在的關係。pacf圖在R中的用法如下:
library(datasets)
data(AirPassengers)
par(mfrow=c(1,2))
acf(AirPassengers, lag.max=20, main="PACF Plot for Air Passengers")
利用pacf圖的結果,我們可以識別出一個時間序列的自回歸階數,即可以看出AR模型的階數的用途。在pacf圖中,與預期AR模型具有的“截尾”特徵有關的尺度跨度隨着滯後項的增加而遞減或不存在。在pacf圖中,“截尾”特徵體現在指定滯後項之後,所有的lag都歸零,也就是說,lag j=0。
三、圖形分析
當使用acf和pacf圖分析時間序列時,我們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平穩性和季節性
如果時間序列是平穩的,則它的acf圖和pacf圖會比較容易分析,因為它們的相關性不會隨時間而改變。此外,如果一個時間序列具有季節性,那麼acf和pacf圖將顯示出明顯的周期性。
2、白噪聲檢驗
對於沒有趨勢、季節性和周期性的時間序列,它的acf圖和pacf圖應該呈現出純隨機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對時間序列進行白噪聲檢驗。如果檢驗的結果表明時間序列是白噪聲,那麼它的acf和pacf圖應該是平坦的,沒有任何結構性特徵。
3、AR和MA模型的識別
對於一個時間序列,我們必須確定它是AR模型、MA模型還是ARMA模型,才能選擇合適的模型進行擬合。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觀察acf和pacf圖,判斷出時間序列的自回歸階數和移動平均階數,進而選擇合適的模型。
4、ARIMA模型的識別
如果一個時間序列既不是AR模型也不是MA模型,那麼它很可能是ARIMA模型。這時,我們需要結合acf和pacf圖,以及時間序列的差分階數,來確定ARIMA模型的p、d、q參數。
四、總結
acf和pacf圖是時間序列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時間序列的平穩性、季節性,進行白噪聲檢驗,選擇合適的ARIMA模型等。同時,我們需要注意,acf和pacf圖只是判斷時間序列的工具之一,我們還需使用其他的工具和方法,如ADF檢驗、模型診斷等,來確保模型的選擇和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9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