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Python工程師,構造函數是我們每天都在用的重要概念之一。在Python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構造函數,而今天的文章就來詳細介紹Python中構造函數的概念、用法及注意點。
一、構造函數的概念和作用
構造函數是一個特殊的函數,它在創建對象(實例化)時自動執行。其作用是初始化屬性,為對象的屬性賦初值,從而保證在創建對象時,對象的屬性都有一個確定的初始值。
二、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
除了構造函數,Python還有一個特殊的函數——析構函數。兩個函數的作用相反,在對象生命周期的不同時期會分別被調用。構造函數在對象創建時調用,析構函數在對象銷毀時調用。一般而言,構造函數可以用來創建對象及初始化對象屬性,而析構函數可以用來釋放資源。
三、構造函數的涵義
Python中所有的對象都是由內存中的一些字節碼構成,並在調度時傳遞給其他函數。對象的內部情況,比如屬性值等信息,都必須在對象被創建時得到分配。這些信息是通過構造函數進行初始化的。
四、二階構造函數概念
除了一般意義上的構造函數,Python還有二階構造函數。二階構造函數和構造函數都是用於創建對象,不同之處在於:構造函數只被調用一次(創建對象時),而二階構造函數可以被多次調用。在面向對象編程中,通常用二階構造函數來實現“工廠方法”模式,即多態函數。
五、構造函數格式
Python中使用構造函數,需要定義__init__()方法。其格式如下:
class MyClass: def __init__(self, parameter1, parameter2, ...): self.parameter1 = parameter1 self.parameter2 = parameter2 ...
其中,self代表對象本身,parameter1, parameter2, …是構造函數需要接收的參數。
六、構造函數的區別
Python中的構造函數和Java、C++及其他編程語言中的構造函數有很大不同。在傳統的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中,構造函數是一個普通的函數,需要用特殊的語法來調用。而在Python中,構造函數是特殊的,無需手動調用。
七、構造函數是構造方法嗎
構造函數是一種特殊的函數,是類的一部分。構造方法是一個類靜態方法,返回一個對象。Python中沒有這個概念。
八、構造函數例題
下面是一個例題,演示了如何使用構造函數初始化對象屬性: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sno, sname, gender): self.sno = sno self.sname = sname self.gender = gender def display(self): print("學號:", self.sno) print("姓名:", self.sname) print("性別:", self.gender) stu = Student('20220001', 'Tom', 'male') stu.display()
運行結果如下:
學號: 20220001 姓名: Tom 性別: male
九、析構函數的概念
析構函數在Python中的名稱為__del__(),可以用來釋放資源,清理對象。當對象不再需要時,Python解釋器會自動調用析構函數。
十、函數構造
函數構造是一種常見的編程技巧,即使用函數來初始化對象。在Python中,可以使用類方法、靜態方法等函數來初始化對象。下面是一個例子:
class Demo: def __init__(self, id): self.id = id @staticmethod def from_input_string(str): id = str.strip().split(":")[1] return Demo(id) def display(self): print("id: ", self.id) demo1 = Demo('001') demo1.display() demo2 = Demo.from_input_string("id: 002") demo2.display()
運行結果如下:
id: 001 id: 002
總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明確地了解到Python中構造函數的概念和用法。構造函數的主要作用是初始化對象的屬性,確保對象被創建時,所有的屬性都有一個確定的初始值。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9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