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數據類型的級別在C語言中有什麼實質性的用處?
- 2、C語言中float 和 double有什麼區別 用法
- 3、C語言中的double是最多多少位?
- 4、C語言各個數據類型取值範圍
- 5、C語言基礎知識
數據類型的級別在C語言中有什麼實質性的用處?
一、數據類型特別是int相關的類型在不同位數機器的平台下長度不同。C99標準並不規定具體數據類型的長度大小,只規定級別。作下比較:
16位平台
char 1個字節8位
short 2個字節16位
int 2個字節16位
long 4個字節32位
指針 2個字節
32位平台
char 1個字節8位
short 2個字節16位
int 4個字節32位
long 4個字節
long long 8個字節
指針 4個字節
64位平台
char 1個字節
short 2個字節
int 4個字節
long 8個字節(區別)
long long 8個字節
指針 8個字節(區別)
二、編程注意事項
為了保證平台的通用性,程序中盡量不要使用long數據庫型。可以使用固定大小的數據類型宏定義,這些宏定義需要引用stdint.h頭文件:
typedef signed char int8_t
typedef short int int16_t;
typedef int int32_t;
# if __WORDSIZE == 64
typedef long int int64_t;
# else
__extension__
typedef long long int int64_t;
#endif
三、使用int時也可以使用intptr_t來保證平台的通用性,它在不同的平台上編譯時長度不同,但都是標準的平台字長,比如64位機器它的長度就是8字節,32位機器它的長度是4字節,使用它可以安全地進行整數與指針的轉換運算,也就是說當需要將指針作為整數運算時,將它轉換成intptr_t進行運算才是安全的。intptr_t需要引用stddef.h頭文件,它的定義如下:
#if __WORDSIZE == 64
typedef long int intptr_t;
#else
typedef int intptr_t;
#endif
編程中要盡量使用sizeof來計算數據類型的大小
以上類型定義都有相應的無符號類型。
四、使用ssize_t和size_t
它們分別是unsigned和signed size of computer word size。它們也是表示計算機的字長,在32位機器上是int型,在64位機器上long型。使用它們對於增加平台的通用性有很大好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等同於intptr_t和uintptr_t。使用它們也需要引用stddef.h頭文件。
五、socket的accept函數在有些操作系統上使用size_t是不正確的,因為accept接收的int*類型,而size_t的長度可能會超過int*的長度限制,導致錯誤。後來BSD使用sock_t來替代它。
轉自:
C語言中float 和 double有什麼區別 用法
C語言中,float和double都屬於浮點數。區別在於:double所表示的範圍,整數部分範圍大於float,小數部分,精度也高於float。
舉個例子:圓周率3.1415926535 這個數字,如果用float來表示,最多只能精確到小數點後面的6位。而double大約能精確到小數點後面的15位左右。具體精確到幾位,跟所用的編譯器有關,但是各個編輯器編譯器之間,也是相差不大的。
至於整數部分,float表示的整數部分的範圍,就已經夠大了,能表示到萬億級別,已經大到沒邊了。而double所表示的整數範圍,大到更沒邊了。實際開發中,除了個別高精領域,基本上,使用float就足夠了。
擴展資料:
C語言是一門通用計算機編程語言,廣泛應用於底層開發。C語言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產生少量的機器碼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編程語言。
儘管C語言提供了許多低級處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個標準規格寫出的C語言程序可在許多電腦平台上進行編譯,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處理器(單片機或稱MCU)以及超級電腦等作業平台。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了避免各開發廠商用的C語言語法產生差異,由美國國家標準局為C語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美國國家標準語法,稱為ANSI C,作為C語言最初的標準。
目前2011年12月8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的C11標準是C語言的第三個官方標準,也是C語言的最新標準,該標準更好的支持了漢字函數名和漢字標識符,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漢字編程。
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的計算機編程語言,與C++,Java等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有所不同。其編譯器主要有Clang、GCC、WIN-TC、SUBLIME、MSVC、Turbo C等。
參考資料:c語言_百度百科
C語言中的double是最多多少位?
雙精度實數,佔用字節8。
有效數字15~16(因為二進制轉十進制問題)。
數值範圍-1.7*10負308次方~1.7*10的308次方。
當有效數字全部是整數時,即整數有15~16位。
C語言中,輸出double類型(雙精度實型)以及float類型(單精度實型)時,默認輸出6位小數(不足六位以 0 補齊,超過六位按四捨五入截斷)。double a = 1;printf(“%lf\n”, a);輸出會是:1.000000
比如計算平均分,一到兩位小數就足夠了。可是有時六位又不夠,需要更多位小數,比如計算高精度平方根。這時可以用printf的格式控制。如果要輸出n位小數,那麼可以用%.nlf的格式。其中n為數字。
所在函數庫為【ctype.h】
int isalpha(int ch) 若ch是字母(‘A’-‘Z’,’a’-‘z’)返回非0值,否則返回0
int isalnum(int ch) 若ch是字母(‘A’-‘Z’,’a’-‘z’)或數字(‘0’-‘9’)
返回非0值,否則返回0
int isascii(int ch) 若ch是字符(ASCII碼中的0-127)返回非0值,否則返回0
int iscntrl(int ch) 若ch是作廢字符(0x7F)或普通控制字符(0x00-0x1F)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C語言函數
C語言各個數據類型取值範圍
C語言的數據基本類型分為字符型、整型、長整型以及浮點型,取值範圍如下:
c語言中關於變量的取值範圍的計算方法:
1、使用函數的返回值。將函數計算出的變量作為返回值返回給其它函數使用。
2、使用函數的參數。將函數參數設置為引用傳遞而不是值傳遞,就可以把函數計算出的變量通過此參數給其它函數使用。
3、使用全局變量。將函數計算出的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其它函數就可以使用了。
擴展資料
C語言運算中的數據類型自動轉換原則
1、隱式轉換
C語言在以下四種情況下會進行隱式轉換:
(1)算術運算式中,低類型能夠轉換為高類型。
(2)賦值表達式中,右邊表達式的值自動隱式轉換為左邊變量的類型,並賦值給它。
(3)函數調用中參數傳遞時,系統隱式地將實參轉換為形參的類型後,賦給形參。
(4)函數有返回值時,系統將隱式地將返回表達式類型轉換為返回值類型,賦值給調用函數。
2、算數運算的隱式轉換
算數運算中,首先有如下類型轉換規則:
(1)字符必須先轉換為整數(C語言規定字符類型數據和整型數據之間可以通用)。
(2)short型轉換為int型(同屬於整型)。
(3)float型數據在運算時一律轉換為雙精度(double)型,以提高運算精度(同屬於實型)。
其次,有下面的規則。
當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操作時,應當首先將其轉換成相同的數據類型,然後進行操作,轉換規則是由低級向高級轉換。
C語言基礎知識
•1 C語言程序的結構認識
用一個簡單的c程序例子,介紹c語言的基本構成、格式、以及良好的書寫風格,使讀者對c語言有個初步認識。
例1 計算兩個整數之和的c程序:
1、任何一個c語言程序都必須包括以下格式:
這是c語言的基本結構,任何一個程序都必須包含這個機構。括號內可以不寫任何內容,那麼該程序將不執行任何結果。
2、main()—-在c語言中稱之為“主函數”,一個c程序有且僅有一個main函數,任何一個c程序總是從main函數開始執行,main函數後面的一對圓括號不能省略。
3、被大括號{ }括起來的內容稱為main函數的函數體,這部分內容就是計算機要執行的內容。
4、在{ }裡面每一句話後面都有一個分號(;),在c語言中,我們把以一個分號結尾的一句話叫做一個c語言的語句,分號是語句結束的標誌。
5、printf(“a=%d,b=%d,sum=%d\n”,a,b,sum); —-通過執行這條c語言系統提供給我們直接使用的屏幕輸出函數,用戶即可看到運行結果,本程序運行後,將在顯示器上顯示如下結果:
6、#include
7、程序中以 /*開頭並且以*/結尾的部分表示程序的注釋部分,注釋可以添加在程序的任何位置,為了提高程序的可讀性而添加,但計算機在執行主函數內容時完全忽略注釋部分,換而言之就是計算機當做注釋部分不存在於主函數中。
• 2 C程序的生成過程
C程序是先由源文件經編譯生成目標文件,然後經過連接生成可執行文件,如圖所示。
編譯過程
• 3 標識符
在編寫程序時,必須為函數、變量等命名,這個名字稱為標識符。C語言中標識符的命名規則如下:
標識符不能與程序中具有特殊意義的關鍵字相同,不能與用戶編製的函數名、C語言庫函數相同,在程序中各種標識符盡量不要重複,以便區分。選擇變量名和其他標識符時,應注意做到 “見名知義”。
標識符分為如下三類:
1、關鍵字
3、用戶標識符
用戶根據需要自己定義的標識符稱為用戶標識符。無論如何自定義標識符,都必須符合標識符的三條命名規則。
• 4 常量
在程序運行中,其值不能被改變的量稱為常量。常量有5種類型:整型常量、實型常量、字符常量、字符串常量和符號常量。
(一)數值轉換
數字的四種表現形式:
在計算機內部,數字均以二進制形式表示和存放,用戶輸入的普通十進制數字都要被計算機轉換成二進制才能在計算機內部存儲,同樣計算機的運算結果也為二進制,一般要將其轉換成十進制數再輸出給用戶閱讀,這種轉換通常由計算機自動實現。
(1)將十進制轉換二進制、八進制和十六進制
除法:將十進制數除以2,記錄餘數,得到的商繼續除以2,直到商為0,然後將各次相處所得的餘數從後往前逆序排列,所得餘數數字序列就是該十進制數對應的二進制數。八進制和十六進制轉換方法同上。
例:十進制數13轉換成二進制數的值為1101,轉換八進制為015,轉換成十六進制為D.
(2)將二進制、八進制和十六進制轉換成十進制
乘積求和:將二進制的每一位從低位到高位(右邊為低位,左邊為高位)分別乘以20,21,22。。。。,然後將這些積求和。
例如:(1101)2=(13)10 (317)8=(207)10 (23E)16=(574)10
(3)二進制與八進制、十六進制數之間的相互轉換
(二)整型常量
整型常量有3種形式:十進制整型常量、八進制整型常量和十六進制整型常量。
書寫方式如下:
(三)實型常量
實型常量有兩種表示形式:小數形式和指數形式。
(四)字符常量
(2)由一對單引號括起來,以反斜杠\開頭,後跟若干數字或者字母,比如‘\n’,其中“\“是轉義的意思,後面跟不同的字符表示不同的意思,這類字符常量叫轉義字符。具體如圖所示 。
(五)字符串常量
C語言中,以雙引號括起來的,由若干個字符組成的序列即為字符串常量。
例:“ni hao” “happy”等等。
(六)符號常量
例:計算圓的面積的c程序。
說明:
• 5 變量
變量就是其值可以改變的量。變量要有變量名,在內存中佔據一定的存儲單元,存儲單元里存放的是該變量的值。不同類型的變量其存儲單元的大小不同,變量在使用前必須定義。
(一)整型變量
不同的編譯系統對上述四種整型數據所佔用的位數和數值範圍有不同的規定。
類型說明符
說明:
(二)實型變量
C語言中,實型變量分為單精度類型( float )和雙精度類型( double )兩種。如:
在vc中,float 型數據在內存中佔4個字節(32位),double型數據佔8個字節。單精度實數提供7位有效數字,雙精度實數提供15~16位有效數字。實型常量不分float型和double型,一個實型常量可以賦給一個float 型或double型變量,但變量根據其類型截取實型常量中相應的有效數字。
注意:實型變量只能存放實型值,不能用整型變量存放實型值,也不能用實型變量存放整型值。
(三)字符變量
字符變量用來存放字符常量,定義形式:
char 變量名;
其中關鍵字char定義字符型數據類型,佔用一個字節的存儲單元。
將一個字符賦給一個字符變量時,並不是將該字符本身存儲到內存中,而是將該字符對應的ASCII碼存儲到內存單元中。例如,字符 ′A′ 的ASCII碼為65,在內存中的存放形式如下:01000001
由於在內存中字符以ASCII碼存放,它的存儲形式和整數的存儲形式類似,所以C語言中字符型數據與整型數據之間可以通用,一個字符能用字符的形式輸出,也能用整數的形式輸出,字符數據也能進行算術運算,此時相當於對它們的ASCII碼進行運算。
•6 類型的自動轉換和強制轉換
當同一表達式中各數據的類型不同時,編譯程序會自動把它們轉變成同一類型後再進行計算。轉換優先級為:
即左邊級別“低“的類型向右邊轉換。具體地說,若在表達式中優先級最高的數據是double型,則此表達式中的其他數據均被轉換成double型,且計算結果也是double型;若在表達式中優先級最高的數據是float型,則此表達式中的其他數據均被轉換成float型,且計算結果也是float型。
在做賦值運算時,若賦值號左右兩邊的類型不同,則賦值號右邊的類型向左邊的類型轉換;當右邊的類型高於左邊的類型時,則在轉換時對右邊的數據進行截取。
除自動轉換外,還有強制轉換,表示形式是:
討論:當a值賦值為3.4,b值賦值為2.7,(int)(a+b)和(int)a+b的值分別為多少?
• 7 C運算符認識
C語言的運算符範圍很廣,可分為以下幾類:
1、算術運算符:用於各類數值運算。包括加(+)、減(-)、乘(*)、除(/)、求余(%)、自增(++)、自減(–)共七種。
2、賦值運算符:用於賦值運算,分為簡單賦值(=)、複合算術賦值(+=,-=,*=,/=,%=)和複合位運算賦值(=,|=,^=,=,=)三類共十一種。
3、逗號運算符:用於把若干表達式組合成一個表達式(,)。
4、關係運算符:用於比較運算。包括大於()、小於()、等於(==)、 大於等於(=)、小於等於(=)和不等於(!=)六種。
5、邏輯運算符:用於邏輯運算。包括與()、或(||)、非(!)三種。
6、條件運算符:這是一個三目運算符,用於條件求值(?:)。
7、位操作運算符:參與運算的量,按二進制位進行運算。包括位與()、位或(|)、位非(~)、位異或(^)、左移()、右移()六種。
8、指針運算符:用於取內容(*)和取地址()二種運算。
9.、求字節數運算符:用於計算數據類型所佔的字節數(sizeof)。
10、特殊運算符:有括號(),下標[],成員(→,.)等幾種。
另外,按參與運算的對象個數,C語言運算符可分為:單目運算符 (如 !)、雙目運算符 (如+,- )和三目運算符 (如 ? : )。
一、 基本的算術運算符
(1)+(加法運算符或正值運算符,如2+5)。
(2)-(減法運算符或負值運算符,如4-2)。
(3)*(乘法運算符,如3*8)。
(4)/(除法運算符,如11/5)。
/的運算分為兩種情況:
(5)%(模運算符或稱求余運算符,%兩側均應為整型數據,如9%7的值為2)。
需要說明的是:當運算對象為負數時,所得結果隨編譯器不同而不同,在vc中,結果的符號與被除數相同,比如:13%-2值為1,而-15%2值為-1.
二、 算術表達式和運算符的優先級與結合性
算術表達式是用算術運算符和括號將運算量(也稱操作數)連接起來的、符合C語言語法規則的表達式。運算對象包括函數、常量和變量等。
在計算機語言中,算術表達式的求值規律與數學中的四則運算的規律類似,其運算規則和要求如下。
(1)在算術表達式中,可使用多層圓括號,但括號必須配對。運算時從內層圓括號開始,由內向外依次計算各表達式的值。
(2)在算術表達式中,對於不同優先級的運算符,可按運算符的優先級由高到低進行運算,若表達式中運算符的優先級相同,則按運算符的結合方向進行運算。
(3)如果一個運算符兩側的操作數類型不同,則先利用自動轉換或強制類型轉換,使兩者具有相同類型,然後進行運算。
三、 自增自減運算符
作用:使變量的值增1或減1。
(1)只有變量才能用自增運算符 (++)和自減運算符(–),而常量或表達式不能用,如10++或(x+y)++都是不合法的。
(2)++和–的結合方向是“自右向左“,如 -i++ ,i的左邊是負號運算符,右邊是自增運算符,負號運算和自增運算都是 “自右向左“結合的,相當於 -(i++)。
在循環語句中常用到自增(減)運算符,在指針中也常用到該運算符,考生要弄清楚“i++”和“++i”及“i–”和“–i”的區別,特別弄清楚表達式的值和變量的值。
例:變量n的初始值為2,則
例:有以下程序
程序運行後的輸出結果是_____
A.12 35 13 35 14 36 B. 12 35 14 35 14 36
C.12 35 14 36 14 36 D. 12 35 14 35 14 35
解析:自增自減運算需要注意區分表達式的值和變量的值,表達式運算後,變量會自增自減運算,表達式和變量變化如下:
•9 賦值運算符與賦值表達式
一、賦值運算符與賦值表達式
賦值符號 “=“就是賦值運算符,作用是將一個數據賦給一個變量或將一個變量的值賦給另一個變量,由賦值運算符組成的表達式稱為賦值表達式。一般形式為:
變量名 = 表達式
在程序中可以多次給一個變量賦值,每賦一次值,與它相應的存儲單元中的數據就被更新一次,內存中當前的數據就是最後一次所賦值的那個數據。
說明:
a、如果賦值號兩邊的運算對象類型不一致,系統會自動進行類型轉換,轉換的規則:將賦值號右邊表達式的值的類型轉換成賦值號左邊變量的類型,
b、 可以將複製表達式的值再賦值給變量,形成連續賦值。
二、複合的賦值運算符
在賦值運算符之前加上其他運算符可以構成複合賦值運算符。其中與算術運算有關的複合運算符是:+=,-=,*=,/=,%= 。
兩個符號之間不可以有空格,複合賦值運算符的優先級與賦值運算符的相同。表達式n+=1等價於n=n+1,作用是取變量n中的值增1再賦給變量n,其他複合的賦值運算符的運算規則依次類推。
如求表達a+=a-=a*a 的值,其中a的初值為12 。
步驟:
•10 逗號運算符和逗號表達式
在c語言中,逗號除了作為分隔符,還可以用作一種運算符—-逗號運算符,用逗號運算符將幾個表達式連接起來,例如a=b+c,a=b*c等稱為逗號表達式。
一般形式為:
表達式1 ,表達式2 ,表達式3 , …,表達式n
例:x=2,y=3,z=4
逗號表達式具有從左至右的結合性,即先求解表達式1,然後依次求解表達式2,直到表達式n的值。表達式n的值就是整個逗號表達式的值。上述的逗號表達式的值就是表達式z=4的值4.需要注意的是,逗號運算符是所有運算符中級別最低的。
例:有如下程序段:
程序顯示結果為:y=6,x=6
討論:將y=(x=a+b),(b+c);改為y=((x=a+b),b+c) 的程序結果?
• 11 關係運算符和關係表達式
一、 C語言中的邏輯值
C語言中的邏輯值只有兩個:真(true)和假(flase)。用非零代表真,用零代表假。因此,對於任意一個表達式,如果它的值為零,就代表一個假值,如果它的值為非零,就代表一個真值。只要值不是零,不管是正數,負數,整數,實數,都代表一個真值。例如-5的邏輯值為真。
二、 關係運算符及其優先次序
C語言提供了6種關係運算符,見表
由兩個字符組成的運算符之間不可以加空格,關係運算符都是雙目運算符。
(1)結合性:自左向右。
(2)優先次序:前4種關係運算符( ,=,=, )的優先級別相同,後兩種 (==,!=)優先級相同,且前4種優先級高於後兩種;關係運算符的優先級低於算術運算符,高於賦值運算符。
三、 關係表達式
由關係運算符連接而成的表達式稱為關係表達式。
例如:ab,(a=7)(b=10)等都是合法的關係表達式。
關係表達式的結果有兩個:0和1,。其中0表示假,1表示真。如果關係表達式成立,則值為真,如果關係表達式不成立,則值為假。
例:變量a的值為5,b的值為6,那麼關係表達式ab的值為假,即為0.而關係表達式
(a=13)(b=10)的值為真,即為1。
當關係運算符兩邊值的類型不一致時,若一邊是整型,一邊是實型,系統將自動把整型數轉化為實型數,然後再進行比較。
•12 邏輯運算符和邏輯表達式
一、 邏輯運算符及其優先級
C語言提供了3種邏輯運算符,如下表。
二、 邏輯表達式
“”和“||”的運算對象有兩個,故它們都是雙目運算符,而!的運算對象只有一個,因此它是單目運算符。邏輯運算舉例如下:
(1)ab: 當兩邊都為“真”時,表達式ab的值才是真。
值得注意的是:在數學中,關係式0
(2)a||b: 當||兩邊有一個為“真”時,表達式a||b的值就是真。
(3)!a: 表示取反,如果a為真,則!A為假,反之亦然。例如!-5的值就為0.
在C語言中,由或||組成的邏輯表達式,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會產生“短路“現象。
(1)x y z ,只有當x為真(非0)時,才需要判別y的值;只有x和y都為真時,才需要去判別z的值;只要x為假就不必判別y和z,整個表達式的值為0。口訣:“一假必假”。
例:(!5==1)(++i==0) (!5==1)表達式的值為0,所以計算機運行中就跳過(++i==0)此表達式,(!5==1)(++i==0)表達式的值為0.
(2)x||y||z ,只要x的值為真(非零),就不必判別y和z的值 ,整個表達式的值為1,只有x的值為假,才需要判別y的值,只有x和y的值同時為假才需要判別z的值,口訣:“一真必真”。
•13 位運算
一、 位運算符
在計算機中,數據都是以二進制數形式存放的,位運算就是指對存儲單元中二進制位的運算。C語言提供6種位運算符。
二、位運算
位運算符 |~ ∧ 按優先級從高到低排列的順序是:
位運算符中求反運算“~“優先級最高,而左移和右移相同,居於第二,接下來的順序是按位與 ““、按位異或 “∧“和按位或 “|“。順序為~ ∧ | 。
例1左移運算符“”是雙目運算符。其功能把“ ”左邊的運算數的各二進位全部左移若干位,由“”右邊的數指定移動的位數,高位丟棄,低位補0。
例 2右移運算符“”是雙目運算符。其功能是把“ ”左邊的運算數的各二進位全部右移若干位,“”右邊的數指定移動的位數。
應該說明的是,對於有符號數,在右移時,符號位將隨同移動。當為正數時,最高位補0,而為負數時,符號位為1,最高位是補0或是補1 取決於編譯系統的規定。
例 3 設二進制數a是00101101 ,若通過異或運算a∧b 使a的高4位取反,低4位不變,則二進制數b是。
解析:異或運算常用來使特定位翻轉,只要使需翻轉的位與1進行異或操作就可以了,因為原數中值為1的位與1進行異或運算得0 ,原數中值為0的位與1進行異或運算結果得1。而與0進行異或的位將保持原值。異或運算還可用來交換兩個值,不用臨時變量。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 11110000 。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9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