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跨域問題解決方法
- 2、js 跨域該如何解決
- 3、怎麼解決跨域問題
- 4、如何解決js跨域問題
跨域問題解決方法
跨域?他是瀏覽器的 同源策略 造成的,是瀏覽器對javascript施加的安全限制。所謂同源是指:域名、協議、端口均相同。
解決
原理:利用標籤具有可跨域的特性,可實現跨域訪問接口,需要後端的支持。
服務器在收到請求後,解析參數,計算返還數據,輸出messagetow(data)字符串。
缺點:只能發送get請求,無法訪問服務器的響應文本(單向請求),即只能獲取數據不能改數據。
通過ajax請求不同域的實現,底層不是靠XmlHttpRequest而是script,所以不要被這個方法給迷惑了。
在ajax請求中類型如果是type是get post,其實內部都只會用get,因為其跨域的原理就是用的動態加載script的src,所以我們只能把參數通過url的方式傳遞
其實jquery內部會轉化成
然後動態加載;action=aaron”
;action=aaron”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 “/script
;action=aaron”
;action=aaron”
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CORS)跨域資源共享是一份瀏覽器技術的規範,提供了 Web 服務從不同域傳來沙盒腳本的方法,以避開瀏覽器的同源策略,確保安全的跨域數據傳輸。現代瀏覽器使用CORS在API容器如XMLHttpRequest來減少HTTP請求的風險來源。與 JSONP 不同,CORS 除了 GET 要求方法以外也支持其他的 HTTP 要求。服務器一般需要增加如下響應頭的一種或幾種:
跨域請求默認不會攜帶Cookie信息,如果需要攜帶,請配置下述參數:
window.name通過在iframe(一般動態創建i)中加載跨域HTML文件來起作用。然後,HTML文件將傳遞給請求者的字符串內容賦值給window.name。然後,請求者可以檢索window.name值作為響應。
iframe標籤的跨域能力;
window.name屬性值在文檔刷新後依舊存在的能力(且最大允許2M左右)。
每個iframe都有包裹它的window,而這個window是top window的子窗口。 contentWindow 屬性返回iframe元素的Window對象。你可以使用這個Window對象來訪問iframe的文檔及其內部DOM。
HTML5新特性,可以用來向其他所有的 window 對象發送消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必須要保證所有的腳本執行完才發送 MessageEvent,如果在函數執行的過程中調用了它,就會讓後面的函數超時無法執行。
前提條件:這兩個域名必須屬於同一個基礎域名!而且所用的協議,端口都要一致,否則無法利用document.domain進行跨域,所以只能跨子域
在 根域 範圍內,允許把domain屬性的值設置為它的上一級域。例如,在”aaa.xxx.com”域內,可以把domain設置為 “xxx.com” 但不能設置為 “xxx.org” 或者”com”。
現在存在兩個域名aaa.xxx.com和bbb.xxx.com。在aaa下嵌入bbb的頁面,由於其document.name不一致,無法在aaa下操作bbb的js。可以在aaa和bbb下通過js將document.name = ‘xxx.com’;設置一致,來達到互相訪問的作用。
WebSocket protocol 是HTML5一種新的協議。它實現了瀏覽器與服務器全雙工通信,同時允許跨域通訊,是server push技術的一種很棒的實現。相關文章,請查看: WebSocket 、 WebSocket-SockJS
**需要注意:**WebSocket對象不支持DOM 2級事件偵聽器,必須使用DOM 0級語法分別定義各個事件。
同源策略是針對瀏覽器端進行的限制,可以通過服務器端來解決該問題,例如nginx
DomainA客戶端(瀏覽器) == DomainA服務器 == DomainB服務器 == DomainA客戶端(瀏覽器)
js 跨域該如何解決
可以採用jquery的jsonp方式
採用jquery可以免去自己寫一些重複的代碼。具體使用不多贅述,具體百度 jsonp
怎麼解決跨域問題
1、 通過jsonp跨域
JSONP(JSON with Padding:填充式JSON),應用JSON的一種新方法,
JSON、JSONP的區別:
1、JSON返回的是一串數據、JSONP返回的是腳本代碼(包含一個函數調用)
2、JSONP 只支持get請求、不支持post請求
(類似往頁面添加一個script標籤,通過src屬性去觸發對指定地址的請求,故只能是Get請求)
2、代理:
需要調用,可以寫一個接口,由這個接口在後端去調用並拿到返回值,然後再返回給index.html
3、PHP端修改header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允許所有來源訪問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POST,GET’);//允許訪問的方式
4、document.domain
跨域分為兩種,一種xhr不能訪問不同源的文檔,另一種是不同window之間不能進行交互操作;
document.domain主要是解決第二種情況,且只能適用於主域相同子域不同的情況;
document.domain的設置是有限制的,我們只能把document.domain設置成自身或更高一級的父域,且主域必須相同。例如:a.b.example.com中某個文檔的document.domain可以設成a.b.example.com、b.example.com 、example.com中的任意一個,但是不可以設成c.a.b.example.com,因為這是當前域的子域,也不可以設成baidu.com,因為主域已經不相同了。
兼容性:所有瀏覽器都支持;
優點:
可以實現不同window之間的相互訪問和操作;
缺點:
只適用於父子window之間的通信,不能用於xhr;
只能在主域相同且子域不同的情況下使用;
使用方式:
不同的框架之間是可以獲取window對象的,但卻無法獲取相應的屬性和方法。比如,有一個頁面,它的地址是 , 在這個頁面裡面有一個iframe,它的src是, 很顯然,這個頁面與它裡面的iframe框架是不同域的,所以我們是無法通過在頁面中書寫js代碼來獲取iframe中的東西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test(){
var ifram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fame’);
var win = document.contentWindow;//可以獲取到iframe里的window對象,但該window對象的屬性和方法幾乎是不可用的
var doc = win.document;//這裡獲取不到iframe里的document對象
var name = win.name;//這裡同樣獲取不到window對象的name屬性
}
/script
iframe id = “iframe” src=”” onload = “test()”/iframe
這個時候,document.domain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我們只要把 和 這兩個頁面的document.domain都設成相同的域名就可以了。
1.在頁面 中設置document.domain:
iframe id = “iframe” src=”” onload = “test()”/ifram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document.domain = ‘example.com’;//設置成主域
function test(){
alert(document.getElementById(‘iframe’).contentWindow);//contentWindow 可取得子窗口的 window 對象
}
/script
2.在頁面 中也設置document.domai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document.domain = ‘example.com’;//在iframe載入這個頁面也設置document.domain,使之與主頁面的document.domain相同
/script
5、window.name
關鍵點:window.name在頁面的生命周期里共享一個window.name;
兼容性:所有瀏覽器都支持;
優點:
最簡單的利用了瀏覽器的特性來做到不同域之間的數據傳遞;
不需要前端和後端的特殊配製;
缺點:
大小限制:window.name最大size是2M左右,不同瀏覽器中會有不同約定;
安全性:當前頁面所有window都可以修改,很不安全;
數據類型:傳遞數據只能限於字符串,如果是對象或者其他會自動被轉化為字符串,如下;
這裡寫圖片描述
使用方式:修改window.name的值即可;
6、postMessage
關鍵點:
postMessage是h5引入的一個新概念,現在也在進一步的推廣和發展中,他進行了一系列的封裝,我們可以通過window.postMessage的方式進行使用,並可以監聽其發送的消息;
兼容性:移動端可以放心用,但是pc端需要做降級處理
優點
不需要後端介入就可以做到跨域,一個函數外加兩個參數(請求url,發送數據)就可以搞定;
移動端兼容性好;
缺點
無法做到一對一的傳遞方式:監聽中需要做很多消息的識別,由於postMessage發出的消息對於同一個頁面的不同功能相當於一個廣播的過程,該頁面的所有onmessage都會收到,所以需要做消息的判斷;
安全性問題:三方可以通過截獲,注入html或者腳本的形式監聽到消息,從而能夠做到篡改的效果,所以在postMessage和onmessage中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限制;
發送的數據會通過結構化克隆算法進行序列化,所以只有滿足該算法要求的參數才能夠被解析,否則會報錯,如function就不能當作參數進行傳遞;
使用方式:通信的函數,sendMessage負責發送消息,bindEvent負責消息的監聽並處理,可以通過代碼來做一個大致了解;
Storage.prototype.sendMessage_ = function(type, params, fn) {
if (this.topWindow) {
this.handleCookie_(type, params, fn);
return;
}
var eventId = this.addToQueue_(fn, type);
var storageIfram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ip-storage-iframe’);
var element = document.createElement(“a”);
element.href = this.origin;
var origin = element.href.slice(0, element.href.indexOf(element.pathname) + 1);
storageIframe.contentWindow.postMessage({
type: type,
params: params,
eventId: eventId
}, origin);
}
Storage.prototype.bindEvent_ = function() {
window.onmessage = function (res) {
// 判斷消息來源
if (window == res.source.window.parent
res.data.type === this.messageType.RES
window.location.href.match(res.origin.host).length 0) {
var fn = this.eventQueue[res.data.eventId];
fn fn();
delete this.eventQueue[res.data.eventId];
// reset id
var isEmpty = true;
for (var t in this.eventQueue) {
isEmpty = false;
}
if (isEmpty) {
this.id = 0;
}
}
}.bind(this);
}
如何解決js跨域問題
解決js跨域問題有以下一種方式
使用jsonp
服務端代理
服務端設置Request Header頭中Access-Control-Allow-Origin為指定可獲取數據的域名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89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