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是一門高級編程語言,其語法簡單易學,同時功能也十分強大。其中,for循環語句是Python中使用最為廣泛的語句之一,它可以遍歷列表、字符串、元組等可迭代對象並進行相應的操作。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Python中的for循環做詳細的闡述。
一、遍歷列表
# 定義一個列表 my_list = [1, 2, 3, 4, 5] # 使用for循環遍歷列表 for item in my_list: print(item)
在上述示例中,我們首先定義了一個名為my_list的列表,其中包含了5個元素,然後使用for循環語句對其進行遍歷,並將每個元素依次賦值給變量item,最後打印item的值。運行代碼,我們會看到輸出結果為:
1 2 3 4 5
從結果可以看出,for循環語句成功地遍歷了my_list列表中的所有元素,並按順序輸出了其值。
二、遍歷字符串
# 定義一個字符串 my_str = "Hello, World!" # 使用for循環遍歷字符串 for char in my_str: print(char)
在上述示例中,我們首先定義了一個名為my_str的字符串,其中包含了13個字符,然後使用for循環語句對其進行遍歷,並將每個字符依次賦值給變量char,最後打印char的值。運行代碼,我們會看到輸出結果為:
H e l l o , W o r l d !
從結果可以看出,for循環語句成功地遍歷了my_str字符串中的所有字符,並按順序輸出了其值。
三、遍曆元組
# 定義一個元組 my_tuple = ("apple", "banana", "cherry") # 使用for循環遍曆元組 for item in my_tuple: print(item)
在上述示例中,我們首先定義了一個名為my_tuple的元組,其中包含了3個元素,然後使用for循環語句對其進行遍歷,並將每個元素依次賦值給變量item,最後打印item的值。運行代碼,我們會看到輸出結果為:
apple banana cherry
從結果可以看出,for循環語句成功地遍歷了my_tuple元組中的所有元素,並按順序輸出了其值。
四、使用range函數進行遍歷
# 使用range函數生成一個整數序列 for i in range(5): print(i)
在上述示例中,我們使用range函數生成了一個包含5個整數的序列(從0開始),然後使用for循環對其進行遍歷,並將每個整數依次賦值給變量i,最後打印i的值。運行代碼,我們會看到輸出結果為:
0 1 2 3 4
從結果可以看出,for循環語句成功地遍歷了包含整數0~4的序列,並輸出了其值。
五、使用enumerate函數進行遍歷
# 定義一個列表 my_list = ["apple", "banana", "cherry"] # 使用enumerate函數獲取索引和值 for index, value in enumerate(my_list): print("Index:", index, "Value:", value)
在上述示例中,我們定義了一個名為my_list的列表,其中包含了3個元素,然後使用enumerate函數獲取其索引和對應的值,並將其分別賦值給變量index和value,最後打印它們的值。運行代碼,我們會看到輸出結果為:
Index: 0 Value: apple Index: 1 Value: banana Index: 2 Value: cherry
從結果可以看出,enumerate函數成功地獲取了my_list列表中每個元素的索引和對應的值,並將它們打印出來。
六、使用zip函數進行遍歷
# 定義兩個列表 my_list1 = ["apple", "banana", "cherry"] my_list2 = [1, 2, 3] # 使用zip函數同時遍歷兩個列表 for item1, item2 in zip(my_list1, my_list2): print("Item1:", item1, "Item2:", item2)
在上述示例中,我們定義了兩個列表my_list1和my_list2,分別包含了3個元素,然後使用zip函數將它們壓縮在一起,並同時遍歷它們,並將每個列表中對應位置的元素分別賦值給變量item1和item2,最後打印它們的值。運行代碼,我們會看到輸出結果為:
Item1: apple Item2: 1 Item1: banana Item2: 2 Item1: cherry Item2: 3
從結果可以看出,使用zip函數成功地將my_list1和my_list2列表中對應位置的元素壓縮在一起,並同時遍歷它們。
七、循環嵌套
# 循環嵌套實現九九乘法表 for i in range(1, 10): for j in range(1, i+1): print(i, "*", j, "=", i*j, end=" ") print()
在上述示例中,我們使用嵌套的for循環語句實現了九九乘法表的生成,首先對i進行循環,i從1~9依次遍歷,其中j從1~i+1進行循環,並將每次運算的結果打印出來。運行代碼,我們會看到輸出結果為:
1 * 1 = 1 2 * 1 = 2 2 * 2 = 4 3 * 1 = 3 3 * 2 = 6 3 * 3 = 9 4 * 1 = 4 4 * 2 = 8 4 * 3 = 12 4 * 4 = 16 5 * 1 = 5 5 * 2 = 10 5 * 3 = 15 5 * 4 = 20 5 * 5 = 25 6 * 1 = 6 6 * 2 = 12 6 * 3 = 18 6 * 4 = 24 6 * 5 = 30 6 * 6 = 36 7 * 1 = 7 7 * 2 = 14 7 * 3 = 21 7 * 4 = 28 7 * 5 = 35 7 * 6 = 42 7 * 7 = 49 8 * 1 = 8 8 * 2 = 16 8 * 3 = 24 8 * 4 = 32 8 * 5 = 40 8 * 6 = 48 8 * 7 = 56 8 * 8 = 64 9 * 1 = 9 9 * 2 = 18 9 * 3 = 27 9 * 4 = 36 9 * 5 = 45 9 * 6 = 54 9 * 7 = 63 9 * 8 = 72 9 * 9 = 81
從結果可以看出,使用for循環嵌套成功地生成了九九乘法表。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8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