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or循環的語法結構
for (初始化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 循環後操作表達式)
{
循環體語句;
}
for循環語句由三部分組成,即初始化表達式、條件表達式和循環後操作表達式,用分號隔開。初始化表達式只在循環開始執行一次。條件表達式在每次循環開始前被求值,如果表達式為真,則執行循環體語句;如果表達式為假,則跳過循環體語句,繼續執行程序。循環後操作表達式在每次循環結束時執行。
二、使用for循環輸出1~10的數字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for (int i = 1; i <= 10; i++)
{
cout << i << " ";
}
return 0;
}
在這個示例中,首先定義了一個變量i,初始值為1,每次循環遞增1,直到i的值大於10,循環結束。在每次循環中,變量i被輸出到屏幕上,輸出的內容格式為i加上一個空格。
三、使用for循環計算1~100的累加和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100; i++)
{
sum += i;
}
cout << "1~100的累加和為:" << sum << endl;
return 0;
}
在這個示例中,定義了一個變量sum,初始值為0,每次循環將當前的i值加到sum變量中,最後輸出sum的值,即1~100的累加和。
四、使用嵌套for循環輸出九九乘法表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for (int i = 1; i <= 9; i++)
{
for (int j = 1; j <= i; j++)
{
cout << j << "×" << i << "=" << i*j << "\t";
}
cout << endl;
}
return 0;
}
在這個示例中,外層的for循環控制行數,內層的for循環控制列數。內層循環每次輸出一個乘法表達式,格式為i×j=ij,其中i表示當前行數,j表示當前列數。
五、使用for循環遍曆數組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rr[] = {1, 2, 3, 4, 5};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for (int i = 0; i < len; i++)
{
cout << arr[i] << " ";
}
return 0;
}
在這個示例中,先定義了一個數組arr,包含5個整數。使用sizeof運算符求出數組的長度(即元素數量),然後使用for循環遍曆數組,並輸出數組中每個元素的值。
六、使用for循環實現帶空格的等腰三角形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 6; //控制行數
for (int i = 1; i <= n; i++)
{
//輸出空格
for (int j = 1; j <= n-i; j++)
{
cout << " ";
}
//輸出星號
for (int k = 1; k <= 2*i-1; k++)
{
cout << "*";
}
cout << endl;
}
return 0;
}
在這個示例中,利用for循環輸出帶有空格的等腰三角形。外層的for循環控制行數,內層的for循環控制每一行的輸出。輸出一個空格的for循環中,控制循環次數的變量j從1開始,循環次數為n-i次;而輸出星號的for循環中,控制循環次數的變量k從1開始,循環次數為2*i-1次,即每行的星號數量為2*i-1個。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8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