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I機器學習庫是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領域中常用的數據集和算法庫之一。下面將從數據查找、機器學習MIC、UCL集成機器學習、UCL機器學習等方面詳細介紹UCI機器學習庫。
一、從UCI機器學習庫中查找數據
UCI機器學習庫包含了各種各樣的數據集,從文本分類到圖像和視頻處理等各種應用場景都有所涉及。如果需要使用UCI機器學習庫中的數據集,可以在官方網站進行搜索查找。UCI機器學習庫官方網站:https://archive.ics.uci.edu/ml/index.php
在UCI機器學習庫的官方網站上點擊“data”標籤可以看到機器學習庫中所有數據的列表,可以瀏覽其中的數據並下載你感興趣的數據集。
接下來演示如何使用Python代碼下載UCI機器學習庫中的數據集。
import urllib.request url = 'https://archive.ics.uci.edu/ml/machine-learning-databases/iris/iris.data' urllib.request.urlretrieve(url, 'iris.data')
上述代碼演示了如何從UCI機器學習庫中下載鳶尾花數據集,並將其保存到當前目錄下。
二、機器學習MIC
機器學習MIC(Machine Learning in Python)是在Python平台上進行機器學習應用的開發工具。在MIC中,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Python語言進行機器學習應用程序的開發。所以使用MIC的好處是可以方便開發自己的機器學習應用,並且MIC支持Python中所有的機器學習應用庫。
接下來演示如何使用MIC實現簡單的線性回歸預測。
import mic data = mic.Dataset.load_csv("iris.data", header=None, sep=",") X, Y = mic.tools.sample_split(data) model = mic.create_model(mic.models.OLS) out = model.fit({"x": X, "y": Y}) print(out['coefficients'])
上述代碼演示了如何使用MIC預測鳶尾花數據集的線性回歸模型,並輸出模型的係數。
三、UCL集成機器學習
UCL集成機器學習可以作為各種開源機器學習工具和框架的集成點,可以支持各種類型的機器學習應用程序。UCL集成機器學習還提供了各種算法和模型的可視化界面,同時在線算法庫和數據可視化地圖都很實用。
接下來演示如何使用Python代碼導入UCL集成機器學習的模型庫,並簡單應用一個決策樹模型。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iris = load_iris()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iris.data, iris.target,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42)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 clf.fit(X_train, y_train) y_pred = clf.predict(X_test) print("Accuracy:",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
上述代碼演示了如何使用UCL集成機器學習的決策樹模型預測鳶尾花數據,並輸出預測模型的精度。
四、UCL機器學習
UCL機器學習是一個完整的機器學習開發工具,它支持大規模、實時、增量和持久化的機器學習。UCL機器學習的目標是開發出一個簡單易用的平台,在更加普及的機器學習問題中能夠更加深入地開發機器學習算法。
接下來演示如何使用Python編寫UCL機器學習的數據預處理代碼。
import ucl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data = pd.read_csv("iris.data", header=None) data.columns = ['sepal length', 'sepal width', 'petal length', 'petal width', 'class'] X = np.array(data.iloc[:, 0:4]) y = np.array(data.iloc[:, 4]) pd.options.mode.chained_assignment = None data.loc[data['class'] == 'Iris-setosa', 'class'] = 0 data.loc[data['class'] == 'Iris-versicolor', 'class'] = 1 data.loc[data['class'] == 'Iris-virginica', 'class'] = 2 y = np.array(data.iloc[:, 4]) scaler = ucl.features.StandardScaler(mean=True, std=True) X = scaler.transform(X) print(X[:5, :])
上述代碼演示了如何使用UCL機器學習對鳶尾花數據集進行數據預處理,包含如下步驟:
- 使用Pandas庫讀取數據集,數據集中的特徵數據存在data的0-3列中,類別數據在4列中。
- 使用Numpy庫將特徵數據(X)和類別數據(y)分開。
- 使用Pandas庫將字符串的類別轉換為數字標籤。
- 使用UCL庫中的數據標準化方法對特徵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8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