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ython中的不等於操作符
在Python中,不等於操作符是”!=”。使用它可以比較兩個對象是否不相等。
x = 5
y = 3
if x != y:
print("x不等於y")
以上代碼的輸出為:”x不等於y”。
除了”!=”之外,Python還支持””操作符表示不等於。不過在Python 3版本中,””已經被棄用,應該使用”!=”。
二、Python中的對象比較方法
Python中的對象比較不僅僅可以使用”!=”操作符,還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 is和is not:用於比較兩個對象是否是同一個對象。
- ==和!=:用於比較兩個對象的內容是否相等。
x = [1, 2, 3]
y = [1, 2, 3]
if x == y:
print("x與y相等")
if x is y:
print("x與y是同一個對象")
if x is not y:
print("x與y不是同一個對象")
以上代碼輸出結果為:”x與y相等”,”x與y不是同一個對象”。說明雖然x和y的內容相同,但不是同一個對象。
三、Python中不等於的應用場景
不等於操作符在Python中常常用於比較兩個對象是否不相等。比如如果要判斷一個字符串是否為空,就可以使用”!=”操作符。
str = "hello"
if str != "":
print("字符串不為空")
以上代碼輸出結果為:”字符串不為空”。
而在if語句中,也可以使用”not”關鍵字來代替”!=”操作符。
str = "hello"
if not str == "":
print("字符串不為空")
以上代碼輸出結果同樣為:”字符串不為空”。
四、Python中的邏輯運算符
在Python中,邏輯運算符有”and”、”or”和”not”。
“and”表示邏輯與,如果兩個表達式都為True,則最終結果為True;否則為False。
“or”表示邏輯或,如果兩個表達式都為False,則最終結果為False;否則為True。
“not”表示邏輯非,如果表達式為True,則結果為False;否則為True。
x = 5
y = 3
z = 0
if x > y and y > z:
print("x > y > z")
if x > y or y y or y < z")
if not z:
print("z為False")
以上代碼的輸出結果為:”x > y > z”,”x > y or y < z","z為False"。
五、Python中的布爾類型
在Python中,布爾類型的值只有True和False。在進行比較或邏輯運算時,可以直接返回布爾類型值。
print(1 > 2) # False print(not True) # False print(3 == 3) # True print(2 != 3) # True
以上代碼的輸出結果分別為:False、False、True、True。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80183.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