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mt.sprintf簡介
fmt.sprintf函數是Go語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函數,其作用是按照指定的格式將數據格式化成字符串並返回該字符串。接受任意數量的參數,第一個參數是格式控制字符串,其他參數分別填充格式控制字符串中的佔位符。
二、fmt.sprintf的使用方法
fmt.sprintf函數的語法類似於C語言的printf函數,下面是fmt.sprintf函數的使用方法: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str string = fmt.Sprintf("%s在%s學習Go語言,掌握%s能力", "小明", "DT課堂", "編程")
fmt.Println(str)
}
以上代碼輸出的結果為:
小明在DT課堂學習Go語言,掌握編程能力
三、fmt.sprintf常見問題之亂碼
在使用fmt.sprintf函數時,有時會遇到亂碼的問題。通常情況下,這是由於編碼問題所導致的。解決亂碼問題的方法是在格式化字符串中添加相應的編碼格式標識,如下所示: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str := "Go語言"
strUtf8 := GBK(str)
var strCn string = fmt.Sprintf("這是一個中文字符串:%s", strUtf8)
fmt.Println(strCn)
}
func GBK(str string) string {
var (
buf []byte
r rune
)
buf = make([]byte, len(str)*2)
for _, r = range str {
rl := utf8.RuneLen(r)
n := utf8.EncodeRune(buf, r)
buf = buf[n : len(buf)+rl-n]
}
return string(buf)
}
以上代碼的輸出結果為:
這是一個中文字符串:這是一個中文字符串:Go語言
四、fmt.sprint某分配到堆的問題
在Go語言中,棧空間比堆空間的使用效率要高,因此,當在使用fmt.sprint函數時,應注意避免將對象分配到堆空間中,可以使用new()或make()等函數來創建對象,盡量將對象分配到棧空間中。
下面是一個錯誤的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Person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
func main() {
// 錯誤寫法
p:=&Person{Name:"張三",Age:22}
fname := fmt.Sprintf("%s.txt", p.Name)
}
運行以上代碼將會提示“cannot take the address of Person{Name:”張三”,Age:22}”,這是因為Person對象被分配到了堆空間中。
下面是正確的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Person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
func main() {
// 正確寫法
p:=Person{Name:"張三",Age:22}
fname := fmt.Sprintf("%s.txt", p.Name)
}
五、fmt.sprintf的使用技巧
除了最基本的用法之外,fmt.sprintf函數還有一些使用技巧:
1、格式化數字時,可以使用“%d”、“%f”等佔位符;
2、可以使用“%s”佔位符來格式化字符串;
3、可以使用“%v”佔位符來格式化相應類型的數據;
4、可以使用“%t”佔位符來處理布爾值;
5、可以使用“%p”佔位符來處理指針類型的數據。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 格式化字符串
str1 := fmt.Sprintf("%s-%s-%s", "a", "b", "c")
fmt.Println(str1)
// 格式化數字
num1 := fmt.Sprintf("%d", 123)
fmt.Println(num1)
// 格式化布爾值
bool1 := fmt.Sprintf("%t", true)
fmt.Println(bool1)
// 格式化指針類型
p := 1
ptr1 := fmt.Sprintf("%p", &p)
fmt.Println(ptr1)
// 更多的用法可以參考fmt包的API文檔
}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80176.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