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電腦如何選購固態硬盤?在電腦中一般有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而固態硬盤由於優秀的讀寫速度,受到眾多電腦愛好者的優先選擇權,今天小編就帶着大家一起看看怎麼選擇吧!

 

選購固態硬盤(SSD)前的4個步驟

1、看接口 – 確認主板支持的SSD類型

在選購固態硬盤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先確認自己主板支持的接口。如果你是新配電腦,建議直接選擇走PCIe 3.0協議的NVMe M.2固態硬盤即可,預算實在充足可上PCIE 4.0(現階段由於價格昂貴,可支持的主板和CPU不多,故不作主推)。

如果是老電腦升級(主板不支持M.2接口),可選擇SATA固態硬盤,由於目前市面上同容量SATA接口的SSD價格已經與入門款NVMe M.2相差不大了,但速度卻慢了2倍以上,在主板支持M.2接口的情況下,一律優先考慮M.2。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NVMe M.2的固態硬盤大概有兩根手指大小,是現階段使用最廣泛的,其無論是順序讀寫速度還是 4K IOPS性能都比SATA接口的高兩倍以上,速度與性能更強。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在NVMe M.2的固態硬盤中,又分PCIE 3.0與PCIE 4.0兩種接口協議類型,這兩種接口的固態硬盤雖然在外觀上區別不大,速度上卻存在一定差距。目前PCIE 3.0是市場上主流SSD使用的接口協議類型。PCIE 4.0是近兩年新技術,但現階段從性價比角度來看還是首推PCIE3.0固態,原因主要有以下4點:

1、PCIE4.0的M.2 SSD在傳輸大型文件時對比3.0速度雖有顯著提升(約2倍左右),但在日常使用方面提升有限;

2、PCIE4.0協議由於是近兩年新技術,現階段價格昂貴,同容量SSD大約是3.0價格的1.5~2.5倍;

3、以現階段的技術,要同時做到兼顧速度性能與溫度和能耗控制也是個大問題,故PCIE4.0的SSD普遍存在不穩定及散熱問題;

4、PCIE4.0的SSD還需有配套的4.0接口最新主板和CPU支持才能使用,大部分老主板CPU不支持,不過4.0支持向下兼容,即老主板用4.0可以發揮出3.0的速度;

以上,如果不是對性能要求較高且預算充足,建議還是首選PCIE3.0的M.2 SSD。當然如果預算充足,又對性能有發燒需求,可以直接上一整套支持PCIE4.0的主板、CPU和SSD,一步到位。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SATA固態硬盤大約有半個手掌大小,前幾年的機型一般使用的都是這種。老舊的台式電腦升級建議選擇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因為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使用的是和機械硬盤一樣的接口,兼容性上更為優秀。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新裝電腦的用戶建議無需考慮SATA接口,直接選擇M.2接口的SSD,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1、M.2 NVMe協議的SSD在速度與性能上都比SATA接口SSD高2倍以上;

2、M.2可以直接插主板上,而SATA接口需用硬盤線才能連接到主板,M.2更節省機箱空間;

3、市面上同容量SATA接口的SSD價格與入門款M.2 NVMe相差不大,但速度卻慢很多;

綜上,在主板支持M.2接口的情況下,一律優先考慮M.2。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主板支持哪種接口,可以先查下主板品牌和型號,然後訪問主板官網就能查到。實在找不到型號就自己打開機箱,看下主板上有沒有M.2插槽,插槽大約兩根手指大小,一般在CPU散熱與顯卡之間(如下圖紅框位置)。沒有M.2插槽的主板就只能支持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2、看容量 – 預算範圍內越大越好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固態硬盤常見容量有256GB、512GB、1T、2T、4T這幾種,一般同品牌同型號的固態硬盤,容量越大,價格自然也就越高。現在市場上主流容量一般為512G和1T,這個看自己買固態硬盤的具體用途和預算來定即可。如果固態硬盤買來是用作遊戲盤的話,建議至少選1T以上,只是當成系統盤或日常辦公使用的話,512G就足夠了。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3、看質量 – 顆粒(NAND閃存)和主控

顆粒代表着固態硬盤產品的用料誠意度。固態硬盤用戶的數據全部存儲於NAND閃存里,它是固態硬盤的存儲媒介。固態硬盤成本的80%就集中在NAND閃存上。NAND閃存不僅決定了固態硬盤的使用壽命,而且對固態硬盤的性能影響也非常大。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看顆粒(NAND閃存):

市面上固態硬盤顆粒主要分為四類SLC、MLC、TLC、QLC

SLC(Single-Level Cell)最好,不過基本不民用,一般是軍用或商用,市面上幾乎沒有賣;

MLC(Multi-Level-Cell)僅次於SLC,一般企業或有特殊需求者(如挖礦等)用的比較多,前兩年市面上還有賣,但今年已經不常見了,且價格非常高;

TLC(Triple-Level-Cell)是現在的主流,其每個cell單元存儲3bit信息,容量比MLC增加1/3,成本更低,但是架構更複雜,P/E編程時間長,壽命相對MLC也更短,但通常來講,經過重度測試的TLC顆粒正常使用5年以上是沒有問題的。另外現在的TLC固態硬盤都啟用了SLC Cache緩存模式提升寫入速度,使得在特定場合下,與MLC寫入速度相差不大。

QLC(Quali-Level-Cell)自去年開始,QLC的市場份額就在不斷增加,今年預計會佔到市場產能的1/3左右,NAND廠商目前對QLC閃存的定位是全方位取代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以大容量,傳輸速度更快且成本更低廉的QLC固態硬盤來淘汰傳統SATA接口硬盤,取代老式固態硬盤的市場份額。

結論:從性能來看SLC>MLC>TLC>QLC,但日常使用無論是辦公還是遊戲,TLC一般都足夠了,追求極致性價比的可考慮入QLC,同容量M.2接口QLC固態價格比SATA接口固態反而更便宜,但速度卻快了2倍以上,非常划算。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看主控:

主控相當於固態硬盤的CPS和大腦,影響固態硬盤的各方面數據,目前較好的主控主要有馬牌Marvell和三星,東芝、慧榮、群聯主控次之。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Samsung採用的是自家研發的主控,PCI3.0時代用的主要用的是自家研發的PHOENIX與PABLO主控,2021年新研發出Elpis主控,專門針對PCI4.0,性能與速度上非常強悍,均只在自家的SSD上使用,跟Marvell相比很難分出高下。

三星是全球目前唯一一家所有SSD組件均由內部自主設計生產的廠商,憑藉原廠主控、閃存、緩存、固件的四位一體優勢,加上其品牌效應與優秀品控加持,坐穩了SSD一哥的位置。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4、看性能 – 4K IOPS(4K隨機讀寫)速度越大越好

4K IOPS指數影響的是日常使用電腦的流暢度,具體指的是存儲每秒可接受多少次主機發出的訪問,IOPS越高表示硬盤讀(寫)數據越快,是最能直觀反映一個固態硬盤傳輸速度和性能的參數,如日常應用中網頁緩存的寫入、系統文件更新,包括程序、遊戲的加載、響應等等都與隨機4K IOPS數值息息相關;

固態硬盤選擇方法

而廠家宣傳最多的順序讀寫速度影響的是傳輸大型文件的速度,這個速度主要指的是比如一個40G的遊戲,一部20G電影的傳輸速度,對一般用戶日常使用(如開機、開啟應用和遊戲的速度)提升其實不大,注意別被誤導了。

以上就是固態硬盤應該怎麼選擇 電腦選購固態硬盤建議的詳細內容,更多關於固態硬盤選擇方法的資料請關注其它相關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7689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簡單一點的頭像簡單一點
上一篇 2024-11-22 04:38
下一篇 2024-11-22 04:38

相關推薦

  • 華為eKitStorXtreme200測評

    近日,華為在今年2月份發布的eKitStor Xtreme M.2 SSD在韓國電商平台上架銷售。這款固態硬盤的1TB版本售價為47500韓元,摺合人民幣約為236元,價格極具競爭…

    2025-01-03
  • 致態TiPro9000測評

    PCIe 5.0進入家用電腦平台已有3年時間,其中有近一年時間處於沒有任何PCIe 5.0設備可用的尷尬境地。而消費級PCIe 5.0 SSD問世之後也沒有帶來很大的改觀。 問題當…

    2025-01-03
  • 25款固態硬盤測評

    作為SSD發燒友,最近一年多以來,我自己已經測試過了20多款SSD,也積累起來一些第一手的測試數據。 前段時間,朋友@WittmanARC 找我聊天,說起然天一停止更新SSD天梯圖…

    2024-12-25
  • 無緩固態硬盤怎麼選

    我自己近兩年已經上手測試過幾十款SSD了,在選購SSD時還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年初也分享過8000餘字的SSD選購閉坑掃盲指南。 鑒於有些朋友反映,上一篇選購指南中的知識點有些晦澀…

    2024-12-25
  • 金士頓NV3固態硬盤測評

    如果要問固態硬盤在學生、工薪階層這類普通用戶中最主要的用途是什麼?相信安裝遊戲仍然是固態硬盤最重要的用途之一。畢竟從普通人的應用來看,他們不是每天都會讀寫大量數據,電腦最主要的用途…

    2024-12-13
  • 東芝N300測評

    NAS,全稱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即網絡附屬存儲器,主要作用是讓單個 / 多個用戶和設備通過網絡訪問、共享和存儲數據,以實現容量擴展、數據共享、備份、…

    2024-12-12
  • 朗科ZX20L測評

    移動固態硬盤憑藉其高速度、便攜性、耐用性、大容量存儲、數據安全性以及廣泛的應用領域等諸多優勢,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儲設備。提及國產存儲品牌,朗科無疑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2024-12-05
  • 長江存儲PE321測評

    除了常見的消費級SSD產品,在企業級領域,長江存儲其實也有着豐富的產品布局。比如長江存儲曾經推出的SE005企業級SATA固態硬盤就是針對雲存儲、雲計算、數據中心、流媒體類服務器設…

    2024-11-24
  • 怎麼恢復固態硬盤的數據

    如今,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電腦使用固態硬盤來存儲數據,因為與傳統機械硬盤相比,固態硬盤可為電腦提供更短的啟動時間和更即時的數據傳輸。但一些用戶的固態硬盤無法啟動。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

    2024-11-22
  • 威剛SC685P移動固態硬盤評測

    大家都知道,如果說SE760主打的高性能的話,SC685P就是主打輕薄,它尺寸比信用卡還小一點,厚度約9.4mm,我相信有手機比它更厚,小小的尺寸讓它可以輕鬆放進口袋裡面,或者塞到…

    2024-11-22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