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在信息大爆炸時代,我們迎來了真正的存儲危機。每個人的手機、電腦需要保存的各類數據越來越多,機身自帶的存儲容量捉襟見肘。即使廠家已經努力把手機存儲從過去的幾十GB拉升到512G甚至1TB,但面對那洶湧而來的龐大數據流仍顯乏力。

這份困擾在我身上更為突出。作為一名數碼博主,在日常工作中就會產出大量的視頻錄製、數據測試文件,這些數據十分重要且不可遺失,還需要分享給工作室的其他小夥伴繼續下一步的工作流。以往的做法是往PC里堆硬盤和使用移動硬盤進行數據中轉傳輸,但這種做法非常麻煩且低效,關鍵是數據安全性成疑。

我將這個問題諮詢了我玩NAS的好友,他給我的建議是搭建家庭NAS設備做數據中心。可是我對NAS設備並不精通,不想折騰,於是他推薦我購買綠聯的家庭私有雲成品NAS——DX4600+。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深感後悔沒有早點入手。這玩意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使用體驗,完美契合我的所有剛需,甚至還能不斷給我意外驚喜。今天就來分享下我對這台綠聯DX4600+ NAS私有雲存儲的使用心得。

NAS是什麼?

NAS是什麼?可以幹什麼?會為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來存儲、管理和共享數據的設備。它連接到家庭或公司的網絡中,使得該網絡上的多個用戶和設備都能夠訪問、存儲和共享數據,就像一個私人的雲存儲服務。一句話概括“NAS就是一個數據存儲在本地的網絡雲盤”

它支持多項功能,包括但不限於:

  • 1.數據存儲:NAS提供了一個集中存儲大量數據的地方,如文檔、照片、音樂和視頻等。這對於需要擴容或添加額外存儲空間的用戶團體來說非常實用
  • 2.數據共享:NAS允許多個用戶通過網絡訪問存儲在設備上的數據。這意味着家庭成員或團隊成員可以輕鬆共享文件,而無需通過電子郵件或其他物理媒介手動分享。
  • 3.數據備份:NAS設備常用於數據備份,確保重要信息不會丟失。因為NAS通常支持硬盤RAID配置,數據文件可以互相校驗、備份,數據安全性大大增強。
  • 4.多媒體服務器:NAS可以作為家庭娛樂服務器使用,存儲音樂、電影等多媒體內容,並通過家庭娛樂系統內的多種設備進行播放。
  • 5.遠程訪問:一些NAS設備支持遠程訪問,這意味着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互聯網訪問家裡的數據。

產品開箱與安裝

我們先來簡單看看綠聯DX4600+私有雲這台設備的外觀設計。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這是一台十分方正的存儲設備,採用了一體化的鋁合金機身,不僅堅固耐用,而且具有良好的散熱性能。其槍灰色的配色方案,將現代科技與簡約美學相結合,非常適合現代家居或辦公環境擺放。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它的高度僅比一罐可樂略高,整體尺寸為257mm(長)x 178mm(寬)x 177mm(高),整體比較小巧,可以方便收納進各類機櫃、弱電箱或置物架等空間狹小的地方。我擺放的位置就是入戶光貓、路由器所在的弱電箱。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拿掉磁吸頂蓋後,就能看到4盤位的內部硬盤倉結構。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倉內硬盤架是免工具設計,卡扣式鎖定,而且具備一定的緩震能力。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把裝好硬盤的硬盤架全部塞回設備內,聽到“咔噠”聲響,就說明已經鎖定到位。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綠聯DX4600+提供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接口,包含2.5G雙網口(支持鏈路聚合)、Type-C、USB 3.2接口等,其擴展性在市面上各類成品NAS中也是獨一檔的存在。尤其是HDMI接口的加入,讓家中各類老舊的非智能電視機也有了用武之地,通過HDMI視頻線直連即可變成視頻播放終端。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NAS設備的一個特點就是7X24小時運行,而且通常在密閉空間內,熱量容易堆積,所以散熱性能十分重要。綠聯DX4600+給出的散熱方案簡單又直接,貫穿式機身配合尾部一枚14cm的大風扇(配防塵網)從頭吹到尾,把每一個硬盤吹得透透的,即使長時間使用也能穩定運行。

NAS本身的硬件安裝到這一步就算完成了,突出一個簡單易上手,幾乎沒有任何難度。下面就要把這台NAS設備接入我的家庭/工作室網絡。

綠聯DX4600+使用體驗

作為一台成品NAS設備,綠聯DX4600+集成了各項網絡功能並儘可能地簡單化,使用手冊上給出了非常詳盡且直觀的搭建方案,每個人只需根據自己家庭網絡的實際情況對號入座即可。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7624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簡單一點的頭像簡單一點
上一篇 2024-11-22 04:38
下一篇 2024-11-22 04:38

相關推薦

  • 藍戟Intel銳炫B570顯卡測評

    Intel在2024年12月3日終於正式發布了代號Battlemage的第二代銳炫B系列顯卡,距離第一代銳炫A系列上市已經過去了2年9個月的時間,第二代銳炫B系列顯卡首發銳炫B58…

    2025-04-14
  • RTX4070S和RX7900XT對比測評

    伴隨着CES2025的正式開啟,皮衣男也如約帶來了RTX50系顯卡。當時看到價格表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RTX4070系列及以下型號應該要降價了,至於RTX4080及以上規格的顯卡…

    2025-04-14
  • GeForceRTX5070MASTER顯卡測評

    隨着NVIDIA GeForce RTX 5070的正式發布,各大AIC廠商紛紛推出對應產品。其中,一位“熟悉的陌生人”——AORU…

    2025-04-14
  • RTX5090D水雕顯卡測評

    作為NVIDIA RTX 50系列的“最強王者”,RTX 5090D不但為玩家們提供了當下最強勁的遊戲性能,同時32GB顯存也為生產力和AI提供了新動力。技…

    2025-04-14
  • 銘瑄B860M終結者測評

    適配英特爾酷睿 Ultra 200 系列的 800 系主板已經正式上市,相較上代,800 系主板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升級:它擁有更多的 PCIe 通道,支持更高頻率的 UDIMM DD…

    2025-04-12
  • 微星MPGB850主板測評

    電腦玩家都知道,AMD和Intel每一代的主板都會有低中高三個檔位系列,每個系列之間會有一定的差異,比如Intel的高端Z系列就支持CPU超頻,而中端的B系列則不支持。AMD則相對…

    2025-04-12
  • 銘凡BD795iSE測評

    自己日常使用的電腦是小主機+顯卡塢,最近感覺性能,主要是CPU的性能弱了一些,加上裸露安置總是有灰塵落在上面,於是又有了改進的心思。沒有地方安置台式機龐大的身軀,ITX小電腦是我所…

    2025-04-12
  • 銘凡BD795M測評

    自從銘凡率先搞起了AMD的MODT之後,感覺已經越來越“喪心病狂”了——在如今7950X還要3000左右的時候,銘凡直接整了個大活:…

    2025-04-12
  • 華南金牌B760M測評

    圈內的人都知道,裝機大佬在給普通用戶裝機時,通常會選用像華南金牌的主板,一是做工紮實,性能很強,二是價格便宜,經濟實惠。並且售後有保障。 前幾天,在給一粉絲組裝電腦時,主板用的就是…

    2025-04-12
  • 華南金牌X99主板測評

    如今的各種軟件是越來越大型,對於配置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我在公司的電腦還在用着I3-4130,主板也是同時期的產品,年代久遠,小毛病特別多,但是質量沒得說,就是不徹底趴窩。經過我…

    2025-04-12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