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選擇SSD就像挑選跑鞋一樣,既要考慮速度,也要看耐力。想象一下,你正在玩一款超火的遊戲,或者處理一堆繁重的工作文件,這時候,一款響應迅速且持久穩定的SSD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但市面上的SSD種類繁多,特別是分為帶有獨立DRAM緩存的“有緩SSD”和沒有DRAM緩存的“無緩SSD”,它們之間的區別可不小,也讓不少朋友面臨了選擇恐懼症。

不過不用擔心,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看看這兩種SSD到底有啥不同,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本次用來做對比測試的,是兩款同一家廠商出品的滿速PCIe4.0 NVMe SSD,分別是宏碁掠奪者GM7與GM7000。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宏碁掠奪者GM7是典型的DRAM-Less無緩SSD,採用了致態TiPlus7100同款的國產聯芸MAP1602主控+長江存儲TLC顆粒硬件方案,支持HMB技術,2TB版最高順序讀取速度7200MB/s,寫入速度6300MB/s: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宏碁掠奪者GM7000則是旗艦級有緩SSD,採用了英韌IG5236+美光B47R TLC顆粒的硬件方案,2TB版最高順序讀取速度7400MB/s,寫入速度6700MB/s: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一、獨立DRAM緩存是什麼?

一般來講,在消費級領域,我們提及SSD中的緩存時,實際是分為DRAM緩存SLC緩存(SLC Cache)兩個概念。

部分不學無術的KOL會把二者混為一談,言必稱大文件傳輸要用有緩SSD之類的謬論。咱們真金白銀自己掏錢包買SSD時可別被忽悠了,還是得搞清楚二者區別,才能讓自己的錢花得更值。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對於搭載獨立DRAM緩存顆粒有緩SSD來說,其普遍特點是隨機讀寫和混合讀寫性能更好,所以各家存儲大廠的高端旗艦產品多為此類,典型代表有Solidigm P44 Pro、西數SN850X、三星990Pro以及今天用到的宏碁掠奪者GM7000等。

就像下圖中這條2TB的宏碁掠奪者GM7000,在PCB板的正面,分別放置了NAND閃存顆粒、主控芯片和一枚1GB的DRAM緩存顆粒: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同時在GM7000的背面,還有NAND閃存顆粒和DRAM緩存顆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雙面顆粒布局: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其實DRAM緩存並不神秘,其本質就是咱們在電腦內存條上可以看到的內存顆粒而已;與之相反的是,SLC緩存只是一個算法上的概念,並非是具備實體的硬件。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那麼,古爾丹,代價是什麼呢?”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有緩SSD雖然在性能方面更好些,但也不是沒有代價的。額外的DRAM緩存顆粒會帶來更大的功耗,對主控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也帶來了更大發熱和更高的溫度,在價格方面整體也要相比DRAM-Less無緩盤更貴些。

而無緩SSD是啥樣的?

顧名思義,沒有獨立DRAM緩存的SSD則稱之為DRAM-Less無緩SSD,例如致態TiPlus7100、宏碁掠奪者GM7等等都屬於這個範疇。

目前國產SSD大量採用了搭載聯芸MAP1602系列主控的最新無緩方案,會採用HMB技術,通過佔用一小部分電腦內存(一般在40MB以內)來替代SSD上的獨立DRAM緩存顆粒,以達成存儲簡化版的FTL映射表的目的。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事實上,由於消費級SSD普遍有着SLC Cache技術的加持,所以在SLC Cache容量範圍內可以提供更加精簡的FTL映射結構、更低的讀寫延遲和更高的混合性能,這也使得HMB技術得以借用較小的主機內存容量,來達成接近有緩SSD的FTL映射表查找效率。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DRAM-Less無緩SSD在隨機讀寫性能方面稍弱於有緩SSD,不過在目前日趨成熟的HMB技術和SLC Cache機制的加持下,二者在中輕度負載場景中的使用體驗已經非常接近了。

同時,無緩SSD還有價格便宜、發熱更低的優點,尤其特別適合適合筆記本、迷你主機等散熱空間狹小的設備,這也是目前更推薦大家入手的SSD種類。

這裡我把宏碁掠奪者GM7這款DRAM-Less無緩SSD的散熱貼紙也給揭了下來,可以看到在GM7的PCB板上沒有DRAM顆粒,只有一枚主控芯片和四枚NAND閃存顆粒: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對比宏碁掠奪者GM7000和GM7的背面,可以看到身為無緩SSD的GM7隻有一枚標籤貼紙,並沒有其他零件了:

有緩SSD與無緩SSD有啥區別

綜合來看,旗艦有緩SSD雖然性能更強,但是個人覺得其實更適合發燒友和生產力用戶選擇,像家用、辦公以及玩遊戲等需求的話,其實發揮不出有緩SSD的性能優勢來。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7615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簡單一點的頭像簡單一點
上一篇 2024-11-22 04:38
下一篇 2024-11-22 04:38

相關推薦

  • 華為eKitStorXtreme200測評

    近日,華為在今年2月份發布的eKitStor Xtreme M.2 SSD在韓國電商平台上架銷售。這款固態硬盤的1TB版本售價為47500韓元,摺合人民幣約為236元,價格極具競爭…

    2025-01-03
  • 致態TiPro9000測評

    PCIe 5.0進入家用電腦平台已有3年時間,其中有近一年時間處於沒有任何PCIe 5.0設備可用的尷尬境地。而消費級PCIe 5.0 SSD問世之後也沒有帶來很大的改觀。 問題當…

    2025-01-03
  • 25款固態硬盤測評

    作為SSD發燒友,最近一年多以來,我自己已經測試過了20多款SSD,也積累起來一些第一手的測試數據。 前段時間,朋友@WittmanARC 找我聊天,說起然天一停止更新SSD天梯圖…

    2024-12-25
  • 無緩固態硬盤怎麼選

    我自己近兩年已經上手測試過幾十款SSD了,在選購SSD時還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年初也分享過8000餘字的SSD選購閉坑掃盲指南。 鑒於有些朋友反映,上一篇選購指南中的知識點有些晦澀…

    2024-12-25
  • DDR4和DDR5怎麼選

    DDR5 是最新且最出色的內存標準,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比 DDR4 更出色。現在,Intel 和 AMD 的最新 CPU 都已經支持 DDR5,內存領域也已經開始進入一個新時代。 然…

    2024-12-21
  • 金士頓NV3固態硬盤測評

    如果要問固態硬盤在學生、工薪階層這類普通用戶中最主要的用途是什麼?相信安裝遊戲仍然是固態硬盤最重要的用途之一。畢竟從普通人的應用來看,他們不是每天都會讀寫大量數據,電腦最主要的用途…

    2024-12-13
  • 東芝N300測評

    NAS,全稱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即網絡附屬存儲器,主要作用是讓單個 / 多個用戶和設備通過網絡訪問、共享和存儲數據,以實現容量擴展、數據共享、備份、…

    2024-12-12
  • 朗科ZX20L測評

    移動固態硬盤憑藉其高速度、便攜性、耐用性、大容量存儲、數據安全性以及廣泛的應用領域等諸多優勢,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儲設備。提及國產存儲品牌,朗科無疑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2024-12-05
  • 長江存儲PE321測評

    除了常見的消費級SSD產品,在企業級領域,長江存儲其實也有着豐富的產品布局。比如長江存儲曾經推出的SE005企業級SATA固態硬盤就是針對雲存儲、雲計算、數據中心、流媒體類服務器設…

    2024-11-24
  • 怎麼恢復固態硬盤的數據

    如今,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電腦使用固態硬盤來存儲數據,因為與傳統機械硬盤相比,固態硬盤可為電腦提供更短的啟動時間和更即時的數據傳輸。但一些用戶的固態硬盤無法啟動。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

    2024-11-22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