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如今已經是裝機必備了。不過對於很多小白來說,新的SSD到手後該怎麼做呢?別急,今天以主流的M.2接口SSD為例一一告訴你。
別拆,先對碼
在SSD到手,正式安裝之前,有一些準備工作是不能忽視的。做好這些檢查,不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能確保你購買的SSD是真品且符合你的預期。
核對包裝完整度
在拆開SSD包裝之前,先觀察包裝的易碎貼是否有破損,看起來像不像是被打開過。原廠封條、貼紙是否完好無損?包裝盒上的生產批次、序列號(SN碼)是否清晰無誤?這些都關係到產品的真實性和質保的有效性。
核對產品SN碼與包裝SN碼對應度
這是一個很關鍵但常被忽略的步驟。每個SSD都會有一個唯一的序列號(SN碼),該SN碼通常會印在SSD的外殼上,同時也會標註在包裝盒上。務必確認產品SN碼和包裝SN碼是否一致。這是確認產品未被替換或調包的有效手段。
另外,很多品牌SSD會提供不止一些其他號碼,也是有意義的。例如下面的英睿達SSD的編碼,PART NUMBER是”件號“,也能作為SN碼使用;BATCH NUMBER是“批次號”,可以反推出廠批次;DATA CODE是出廠時間,而MATERIAL NMUBE則是“料號”,即顆粒材料的編號。
眾所周知,很多品牌的SSD不同批次的顆粒甚至主控都是不一樣的,性能會有出入。因此也有資深玩家和公司開發了相關的軟件可以查詢批次號和料號的軟件,對應到具體顆粒型號和性能。
產品防偽查驗與質保註冊
大多數知名品牌的SSD都會提供線上防偽查驗的功能,你可以通過官方網站輸入SN碼或者掃包裝二維碼碼進行查驗。查驗後你會獲得產品的出廠日期、生產批次等信息,以此判斷產品真偽。此外,不少品牌還要求用戶在購買後及時進行質保生效註冊,這不僅可以延長質保期,還能獲得額外的售後服務。
註冊成功後就可以查詢自己的質保日期了
保留好購買憑證和包裝
如果你沒有進行線上產品註冊(或者該品牌不支持線上註冊質保登記),購買憑證就顯得特別重要,若是遺失,會改為以出廠日期起算質保!這其中可能至少差了一個月以上的時間!無論是紙質發票、電子發票還是網購交易記錄截圖,都請保存好!
而包裝最好保留到7天無理由退換期過後再考慮扔掉!
安裝:備好工具、看好說明
新SSD到手後,如何正確安裝也是很多小夥伴關心的焦點。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安裝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安裝SSD其實不複雜,但一些必要的工具還是要準備好的:大部分情況下必備的是十字螺絲刀,用於拆卸機箱側板或擰緊M.2插槽上固定SSD的螺絲。而戴上防靜電手環可以避免靜電對電子元件的損害。
安裝前,先查閱主板說明書,找到合適的M.2接口。注意不同規格(比如M.2 NVMe和M.2 SATA)的SSD插入的接口可能不同,涉及到PCIe/SATA通道佔用問題。而不同長度(2280、22110、2242)的SSD固定螺絲孔位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認真閱讀主板說明書和主板上的標識。
對於筆記本電腦升級的用戶,還需要SSD插槽的厚度問題,因為M.2 SSD目前按照顆粒貼片工藝有單面和雙面之分,雙面安裝顆粒的會比較厚。而很多筆記本電腦的第二M.2槽實際上厚度只支持單面SSD,如果要安裝雙面SSD,往往需要你手工拆掉原裝的散熱硅膠條才可以,甚至可能只能“屈尊”,在轉移數據後,和原來的主SSD對調位置安裝。
在安裝時,務必先斷開電源,避免發生短路。安裝時,要小心地將SSD卡入接口,並使用螺絲固定,以防鬆動,但不要過度用力,以免螺絲滑牙或者SSD PCB變形損壞硬件。
不過,一些大牌主板部分型號,已經開始對SSD安裝進行了改進,M.2槽也可以進行免工具安裝了,能讓人省心不少。例如下圖就是技嘉Z790M AORUS ELITE AX ICE雪雕主板的EZ-Latch Plus卡扣安裝SSD,只需要按一下就固定好了。
安裝後:看看狀態,測測性能
SSD安裝完成後,接下來的設置和優化同樣關鍵,這將影響SSD的性能和壽命。
格式化與4K對齊
如果是作為系統盤,那麼在BIOS中設置為優盤啟動後,用系統安裝優盤啟動進入安裝嚮導就可以格式化了。而如果是數據盤,那麼進入系統的磁盤管理器中即可格式化了。Win10及以上的系統已經默認是4K對齊格式化了。
當然,也可以用DISK GENIUS之類在綜合工具啟動優盤系統中自帶的工具進行格式化、分區、4K對齊操作。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7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