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0月17日,英特爾推出了酷睿第14代S系列處理器。注意到的小夥伴一定注意到了,這次的命名也有了一些變化:更加強調酷睿。這也將是最後一次使用“第X代酷睿”,以後將都是“第X代酷睿Ultra”來命名。
我們也是馬不停蹄的對全新一代處理器進行評測。考慮到大眾購買的廣泛性與錢包的支持與否,我們選取了英特爾酷睿第14代i7-14700K這一高端產品來進行評測。首發售價為3499元。
正所謂好馬配好鞍,強大的CPU一定也得配合一塊優秀的主板才能物盡其用。主板方面我們選擇了華碩最新的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非常的炫酷好看。售價為5399元。
全版價格:
- 24 核 32 線程 5.8(6.0)GHz 的酷睿 i9-14900K:589 美元(國行 4999 元)
- 24 核 32 線程 5.8(6.0)GHz 的酷睿 i9-14900KF:564 美元(國行 4799 元)
- 20 核 28 線程 5.6GHz 的酷睿 i7-14700K:409 美元(國行 3499 元)
- 20 核 28 線程 5.6GHz 的酷睿 i7-14700KF:384 美元(國行 3299 元)
- 14 核 20 線程 5.3GHz 的酷睿 i5-14600K:319 美元(國行 2599 元)
- 14 核 20 線程 5.3GHz 的酷睿 i5-14600KF:294 美元(國行 2499 元)
參數信息:
英特爾酷睿第14代i7-14700K處理器,10納米製程工藝,8大核,12小核,28線程,二級緩存16+12MB,三級緩存33MB,最大睿頻頻率5.6GHz,最大睿頻功耗253W。相比去年的i7-13700K,增加了四個小核,二級緩存增加了4MB,三級緩存增加了3MB。
酷睿第14代處理器最為卓越的地方就是提供了出色的超頻體驗,可以在XTU里打開一鍵超頻,簡化了操作,輕輕一點就可實現也不用擔心手動控制後導致電壓太大擊穿主辦的狀況發生。還可以手動更改XMP,速度最高可超過8000MT/s,以及最新的單核散熱控制工具,保證超頻時,釋放出最高的性能。
酷睿第14代處理器還在動態調優技術框架中加入了英特爾應用優化器,通過優化線程調度,指導應用程序資源分配實現遊戲軟件的優化。《彩虹六號:圍攻》和《地鐵離去》是首批利用此軟件的遊戲。在使用後性能分別提升了13%和16%。我們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遊戲可以在這款軟件的幫助下表現的更好。
軟件測試:
看完了這塊CPU的參數,相信大家已經對酷睿第14代處理器的亮點和優勢心知肚明了。在搭造測試環境前,我們再來看看華碩的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主板。也是最新的產品。
在外觀上,使用了ATX架構,以黑色為主色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在在芯片散熱模塊上的敗家之眼logo。左側還有一個鏡面屏幕,在點亮電源後,燈光會亮起,出現ROG的標識。
主板的供電採用了21相,環繞在CPU的外圍。CPU的供電採用雙8pin接口,全覆蓋散熱裝甲。
內存方面,支持DDR5,有四條內存插槽,支持雙通道,單條最高48GB,總體至高192GB,支持AEMPⅡ。還有兩個PCIe X16顯卡插槽,有着金屬加固。
固態硬盤方面,五個NVME M.2插槽,一個支持PCIe 5.0,兩個PCIe 5.0 x16。
I/O面板也有獨特的設計。上方yi清除CMOS按鍵,一個刷新BIOS案件。一個HDMI接口,四個USB3.1接口,兩個USB3.2Gen 1 TYPE -A接口,兩個雷電四接口,一個2.5G有線網卡接口,三個USB 3.2 Gen 2 TYPE-A接口,一個USB 3.2 Gen 2 TYPE-C接口。下面還有一組高清音頻接口,一組WIFI7天線接口,在配件包中有着天線,就是插着這兩個口上。
這就是我們搭建的測試環境,使用了RTX4060顯卡,為了更好的散熱使用了冰魔方360,操作系統使用的是WIN11。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7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