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5 8400F 是 AMD 近期發布的一款銳龍 8000 系處理器,主打 OEM 市場,基本只會出現在整機配置里。不過最近很多商家將這塊處理器拆開來單賣,價格在 800 ~ 850 左右。我也是心血來潮在海鮮市場淘了一枚,今天就來看看實際性能如何。
參數解析
AMD 銳龍 5 8400F 處理器採用的 Zen 4 架構,配備了 6 核心和 12 線程,基礎頻率 4.2 GHz,最高加速時鐘頻率為 4.7GHz,擁有 6MB L2 緩存和 16MB L3緩存,TDP 為 65W,尾綴 F 代表了不帶核顯功能, 也不支持 Ryzen AI 引擎,可以將其視為 8600G 無核顯版本,從天梯圖排名來看,基本上等於 R7 3700X,性能介於 12600 與 12490F 之間。
cpumonkey 參數對比,12490F 和 8400F 均為六核處理器,核心參數上 8400F 佔優(基礎頻率高1.7GHz,睿頻高 0.3GHz)。
用 12600 來對比話的 ,8400F 基礎頻率勝出,但睿頻低了 0.1 HzHz
8400F 比較慘的地方在於,三緩相較於 7500F、7600X 等同代處理器被大砍 一 刀,變得和 12400F 一 樣只有 16MB,
甚至還捨棄了 PCIE5.0,連 PCIe 帶寬也只有 12490F / 12600 的 一 半,對於網遊玩家來說影響較大。
此外 8400F 雖然內存支持更強,但只能搭配 DDR5 內存,而 12490F / 12600 同時支持 DDR4 / DDR5 ,裝機成本會低不少。
性能測試
遊戲加加讀取硬件信息並跑分
CPU – Z 可以看到三緩被砍得比較嚴重,連 12490F 都比不上。單核跑分還低於 12490F(643.2 / 685),多核才是找回了點顏面(5311 / 4792)。
【CINEBENCH R23 】是常見的電腦硬件基準測試軟件,主要用於測試 Cinema 4D在多個 CPU 內核上的 3D建模,動畫,運動圖形和渲染性能,同時能夠測試CPU在高負載狀態是否穩定運行,台式機或者筆記本的散熱能否撐得住長時間的運行等等。
最終結果 8400F 單核性能得分 1633pts,多核性能得分 12812pts,
作為對比 12490F 單核性能得分 1714pts,多核性能得分 12096pts,
CPU PROFILe 是 3D mark 針對 CPU 基準推出的新測試,和原有的 DirectX 基準測試不同,該測試主要用於顯示CPU性能如何隨使用的內核和線程數量而變化,也就是多線程在實際運用中的性能表現。
測試結果:最大線程 6020、單線程 949、雙線程 1891、4 線程 3682、8 線程 5445、16 線程 6189。
PC-MARK 是一款專業的計算機處理器性能評估軟件,它具備全面的基準測試軟件能力,主要用於評估整機綜合性能,雖然該軟件主要用於生產力測試,但也符合普通用戶的需求。測試結果總分 8104,常用基本功能 10548、生產力跑分 10071、數位內容創作 13599。
Corona Render 是渲染界的新星,以其卓越的渲染質量和速度而著稱。這款軟件不僅在 3Ds max 和Cinema 4D 等主流 3D 軟件中表現出色,而且效率相當不錯。比較方便的是,Corona Render 有獨立的 Benchmark 測試程序,對我這樣喜歡裝機測試的玩家來說,它無疑是一個理想的測試工具,"不服跑個分"唄。
測試結果:4164085
要說 8400F 給我最大的遺憾就是不支持 512bytes 最大傳輸負載 Maximum Payload Size(MPS)
像我經常做固態硬盤測試, intel 全系 CPU 都只能支持 256bytes 傳輸負載,這就導致理論傳輸最大速率只能達到 7.15GB/s,而 AMD 平台 MPS 最大能支持 512bytes,理論傳輸最大速率 7.5GB/s。
但是很可惜,8400F 不在此列,它依然只能做到 256bytes 傳輸負載
PCIe 4.0 SSD 實際測速,順序讀取速 7130MB/s,順序寫入6481MB/s,的確和 Intel 平台差不多。
遊戲方面,搭配 RTX 4070 顯卡,3DMark Firestrike 基準測試得分 32401、顯卡得分 43069、物理分數 24365、綜合得分 13712.
3DMark Time Spy 基準測試得分 15876,其中顯卡得分 18430、 CPU 得分 8894.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7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