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Computex 2024上公布的銳龍9000終於迎來了上市,想當年銳龍5000因為IPC性能漲幅巨大,廣受玩家青睞,而這次搭載全新Zen 5架構的銳龍9000,Zen 5採用台積電4nm工藝打造,IPC提升幅度也有16%之多,銳龍9000首發有四款型號,分別是銳龍9 9950X、銳龍9 9900X、銳龍7 9700X以及銳龍5 9600X,全部都還是純大核設計,下面簡單來聊聊銳龍9000帶來的全新特性吧。
銳龍9000簡介和平台展示
兩款銳龍9的最高睿頻和上一代完全一致,而銳龍7 9700X和銳龍 5 9600X相比同型號提升100MHz,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銳龍9 9950X以外,其他型號標稱TDP都要比上一代有所降低,而且官方稱處理器熱阻降低了15%,意味着同等功耗下溫度更低,還有就是JEDEC標準從5200提升至5600MHz。
其他規格就沒有特別變化之處,性能提升完全依賴Zen 5架構和新工藝。當然,這一代也是延續了銳龍7000的特徵——內置了2CU單元的核顯,充當亮機卡應急還是很不錯。如今銳龍9000支持全新的Memory OC On The Fly(OTF)功能,在Windows環境實現變更JEDEC和EXPO方案,另外在PBO 2原有基礎功能上增加了Curve Shaper板塊,增減電壓操作更為細緻。
新主板方面,距離上市還有一段時間,目前已知X870E和X870是原生支持USB 4,而B850就是B650的迭代產品,只不過M.2和顯卡均支持PCIe 5.0,顯卡也可以選擇PCIe 4.0。B840是最有意思的,AMD也終於推出了一個不支持CPU超頻但支持內存超頻的芯片組,個人感覺內存超頻收益大,B840才會有吸引力,USB和通道支持有所縮減,怎麼看主板價格都應該實惠。
硬核首發測試的型號是銳龍5 9600X,包裝盒風格延續了銳龍7000的設計,中間依然是透明窗體,主題顏色有所變化,從水泥灰變成了純黑,加上橙色裝飾線條加粗,所表達的意思可能是這樣——變強、黑馬之類的。
包裝內這次使用全新黑色隔層的方式來固定住CPU,相比此前的卡紙還是牢靠不少,信仰貼紙樣式有所變化,背景同樣變成黑色了,感覺更簡潔了一些,至於原裝散熱器,從銳龍7000系列開始,帶X系列早就全部不再提供了。
銳龍5 9600X本體,頂蓋造型還是那麼特別,六核十二線程規格,基礎頻率為3.9GHz,最大睿頻5.4GHz,配備32MB L3緩存,標稱TDP只有65W,和7500F是一致的,相比7600X的105W要降低不少。
銳龍5 9600X本身定位甜點級,加上這一代TDP降低,這裡就搭配來自華碩的TUF GAMING B650M-PLUS WIFI重炮手進行測試,主板定位也是面向主流玩家,兩者簡直就是絕搭組合,如需了解主板詳情,可自行跳轉至文章末端。
顯卡方面,所謂3A平台信仰,旗艦顯卡也能最大程度降低瓶頸,這裡就準備了藍寶石RX 7900 XTX白金版進行配搭測試,它的外觀風格主要是採用紅線點綴更為簡潔,相當符合AMD主題色,擁有14層PCB、鋁製電容、六根鍍鎳熱管等高規格用料。
銳龍9000推薦甜點頻率依然是DDR5 6000MHz,不過為了驗證銳龍9000大多數是否能上到1:1模式的6400MHz,這裡就準備了來自金百達的銀爵DDR5 6400C32 16GB*2套裝進行測試。
測試CPU的散熱器來自九州風神冰魔方LT360 ARGB白色版本,這是一款採用第五代高性能自研水泵和多維無限鏡像冷頭的性價比產品,足以驗證銳龍9000的散熱需求,如需了解其賣點,請自行跳轉文末。
對比CPU方面,這次直接就用硬核手上這顆體質尚可不錯的酷睿i5 14600KF折騰一下,需要注意的是,測試全程完全是解鎖功耗,因為Intel Default Settings對於酷睿i5級別性能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除非你遇上暴雷體質。
理論性能對比測試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7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