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年度桌面處理器的一大力作,全新的AMD銳龍9000系列處理器升級了Zen5架構,在性能表現方面再一次刷新AMD旗艦級處理器的表現,這一次我們拿到的AMD銳龍 9 9950X更是有望登頂桌面處理器的王座,成為新一代旗艦級處理器的標杆。
AMD銳龍9950X首發評測
相對於前兩代的Zen4架構,這一次的AMD銳龍9000系列採用了全新的Zen5架構,處理器的內部架構改變非常多,使得其代際之間的性能提升非常巨大,IPC平均提升了16%,這樣的性能提升,放在當下其他各家都在瘋狂擠牙膏狀態下,尤其是隔壁上代5%以內的性能提升,銳龍9000系列桌面處理器的領先幅度是非常明顯的,帶給廣大用戶更好的誠意。
寫在前面:部分架構解析
這一次的Zen5重點升級放在了優化計算單元、提高緩存帶寬,以及增強指令集吞吐量和AI性能這幾個方面。
下面我們看一下這次架構方面的變化,首先從上到下可以看到Zen 5升級了雙通道管的預取和解碼,可以有效減少延遲、提高準確性和吞吐量,大幅提升了數據流和數據的處理效率,並且在準確性方面也沒有任何縮減。
而中間的整數執行單元則是加寬了指令分派和執行通道,Zen 5由此前的Zen架構整數執行單元的4個ALU和3個AGU直接提升到了6個ALU和4個AGU,帶來更大的執行窗口,在重負載和複雜的計算工作的時候,可以有更為出色的表現。
而左側的浮點執行單元也獲得重大更新,同時依然支持AVX-512指令集,使用了256位的SIMD,以兩個時鐘周期來執行AVX-512指令,在浮點運算性能表現上,能夠獲得不錯的提升,同時尤其在執行一些AI模型的時候,還可以帶來更顯著的反應速度和效能,這點是大幅領先隔壁家的異架構處理器的。
最後緩存部分上,Zen 5架構也得到了重大的提升,一級緩存從32KB提升到了48KB,寬度也又原來的8路增加到了12路,每周期執行4次讀取2次寫入,讓一級緩存和浮點單元的最大帶寬直接比上代翻倍,改善了數據預取的效率。
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讓Zen 5架構下的AMD銳龍9000系列處理器的IPC平均性能提升了16%,這在當下芯片行業發展到相對的一定程度之後,仍然具有兩位數的性能提升,足以見得AMD對於廣大的用戶誠意還是拉滿的。
本次的首發評測我們拿到的是旗艦的AMD銳龍9950X處理器,這款處理器採用16核心32線程的全大核架構,至高Boost頻率可以達到5.7GHz,擁有共計80MB的超大緩存和170W的TDP。
因為這一次是分開的解禁時間,就在不久前的AMD銳龍9700X和9600X的實際性能表現上,已經實現了越級的性能領先,並且在非常多的項目上已經直接對位i9,在能效比方面的表現,着實讓人驚嘆。
處理器外觀部分:
這一次的AMD銳龍9 9950X作為旗艦型號,也僅有單顆處理器了,不再附送RGB幽靈散熱器了,難道是因為之前送的太多了,所以覺得大家不需要這個散熱器了嗎?但是就從個人觀點出發,那個散熱器做工和質感還是保持了大廠的水準的,外觀顏值也不錯,也被很多用戶所喜愛,強烈建議繼續送!
全新的AMD銳龍9 9950X的外觀和上代7000系列處理器沒有任何差別,依舊是40*40的規格,頂蓋採用了類似“八爪魚”的設計,並且“Made in China”的信息非常明顯。
針腳方面,同樣的是觸點式的設計,LGA1718的封裝,延續上代,理論上來講,600系列的主板也是完全支持的,並且這一代的處理器同樣僅支持DDR5,支持PCIe 5.0技術。
AMD已經承諾,將會讓AM5接口的主板至少延續到2027年,保證5年的持續維護更新,這就意味着用戶只需要更新主板BIOS就能實現新處理器的兼容,這樣我們可以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性能支持,並且全新的AM5接口已經支持了DDR5和PCIe 5.0技術,基本上在DDR6內存出來之前,完全能夠滿足當下以及未來3-5年的硬件要求,這也是用戶直呼AMD YES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測試平台介紹:
本次測試,我們選擇使用了微星的MPG X670E CARBON WIFI主板作為測試平台,目前這款主板已經全面支持AMD銳龍9000系列處理器,同時在外觀方面依舊延續了CARBON系列的炫酷外觀,電競風十足。
正面第 一眼看上去,基本上整塊主板已經全面覆蓋了金屬的裝甲,做工用料非常紮實,標誌性的微星龍標,並且在點亮主板之後,還會有RGB光效。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7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