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Python語言自帶有很多強大的函數,其中len()函數是非常常用的一個函數。它是Python內置函數之一,主要用來獲取對象的長度或元素個數。在本文中,將從多個角度詳細闡述len()函數的功能及用法。
二、語法
len(s)
這裡s可以是一個字符串、列表、元組、字典,或集合等。函數返回一個整數,代表該對象的長度或元素個數。
三、獲取字符串長度
對於字符串,len()函數可以計算字符串中字符的數量。以下是一個示例:
str = "Hello World" print(len(str))
運行結果是:
11
其中字符串”Hello World”包含11個字符,包括空格在內。
四、獲取列表、元組等對象的長度
列表、元組和字符串類似,也可以使用len()函數獲取它們的長度。以下是一個示例:
list = [1, 2, 3, 4, 5] tuple = (1, 2, 3, 4, 5) print(len(list)) print(len(tuple))
運行結果是:
5 5
其中,列表和元組的長度都是5個元素。
五、獲取字典的長度
對於字典,len()函數可以計算字典的鍵值對數量。下面是一個示例:
dict = {"A": 1, "B": 2, "C": 3} print(len(dict))
運行結果是:
3
這個字典有3對鍵值對。
六、獲取集合的長度
對於集合,len()函數可以計算集合中元素的數量。下面是一個示例:
set = {1, 2, 3, 4, 5} print(len(set))
運行結果是:
5
集合中有5個元素。
七、總結
len()函數是Python內置函數之一,其作用是獲取對象的長度或元素個數,包括字符串、列表、元組、字典、集合等。根據不同的對象,len()函數返回的結果有所不同。通過本文的介紹,相信讀者已經對len()函數的使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60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