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類
C++是一種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類是面向對象技術的基礎。類是一種自定義的數據類型,它描述了一組具有相同屬性和行為的對象。類包含了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數據成員是對象的屬性,成員函數是對象的行為。在C++中,類通常定義在一個頭文件中,可以在不同的源文件中引用。
class Person { public: std::string name; int age; void sayHello(); };
上面的代碼定義了一個Person類,包含了兩個數據成員和一個成員函數。數據成員name和age描述了這個人對象的姓名和年齡,成員函數sayHello描述了這個人對象的行為——打招呼。
二、如何使用類
為了使用類,需要先創建一個對象。對象是類的一個實例,可以使用new運算符在堆上創建對象,也可以直接在棧上創建對象。創建對象後,可以通過.運算符訪問對象的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
Person p; p.name = "Alice"; p.age = 30; p.sayHello();
上面的代碼創建了一個Person對象p,設置了它的屬性name和age,然後調用了sayHello()方法。
在C++中,還可以使用指針來訪問對象的屬性和方法。如:
Person* p = new Person; p->name = "Bob"; p->age = 25; p->sayHello();
上面的代碼通過new運算符在堆上創建了一個Person對象,使用指針p訪問了這個對象的屬性和方法。
三、類的繼承
類的繼承是面向對象技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允許我們創建一個新類,從現有的類中繼承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新類稱為派生類或子類,現有的類稱為基類或父類。
class Student : public Person { public: std::string school; void study(); };
上面的代碼定義了一個Student類,它繼承自Person類,並添加了一個數據成員和一個成員函數。新添加的數據成員school描述了這個學生所在的學校,成員函數study描述了這個學生對象的行為——學習。
創建Student對象後,可以訪問它繼承自Person類的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也可以訪問它自己添加的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如:
Student s; s.name = "Charlie"; s.age = 18; s.school = "Stanford"; s.sayHello(); s.study();
四、總結
C++中的類是面向對象技術的基礎,可以用來描述一組具有相同屬性和行為的對象。類由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組成,可以通過創建對象來訪問這些成員。另外,類的繼承允許我們創建新類,並從現有類中繼承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類的定義和使用是C++程序設計的重要部分,掌握類的定義和使用是成為一名優秀C++程序員的必備技能。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9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