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subclass概述
issubclass是Python內置函數之一,用於判斷一個類是否是另一個類的子類。函數定義如下:
issubclass(class, classinfo)
其中,class是判斷是否是子類的類,classinfo可以為一個類對象的元組,或者一個類型對象。其返回值為布爾值True或者False。
二、issubclass用法
一個最基本的用法就是判斷一個類是否是另一個類的子類,例如:
class Animal:
pass
class Cat(Animal):
pass
print(issubclass(Cat, Animal)) # 輸出 True
print(issubclass(Animal, Cat)) # 輸出 False
在上面的代碼中,Animal是一個基類,Cat繼承了Animal類,所以Cat是Animal的子類。因此第一個輸出為True。反過來,Animal不是Cat的子類,因此第二個輸出為False。
另外,classinfo可以接受一個元組,這樣就可以同時判斷多個父類,例如:
class Animal:
pass
class Mammal(Animal):
pass
class Fish(Animal):
pass
class Dog(Mammal):
pass
print(issubclass(Dog, (Animal, Mammal))) # 輸出 True
print(issubclass(Dog, (Animal, Fish))) # 輸出 False
在上面的代碼中,Dog繼承了Mammal類,同時Mammal繼承了Animal類,因此Dog是Animal和Mammal的子類。第一個輸出為True。因為Fish不是Dog的父類,所以第二個輸出為False。
三、issubclass與type的區別
issubclass和type都可以用來判斷一個類和一個對象的類型關係,但是兩者有着本質的區別。
type函數的作用是返回一個變量的類型,例如:
class Animal:
pass
dog = Animal()
print(type(dog)) # 輸出 <class '__main__.Animal'>
在上面的代碼中,type(dog)函數返回了變量dog的類型,即Animal類。
而issubclass則是用來判斷一個類是否是另一個類的子類,例如:
class Animal:
pass
class Dog(Animal):
pass
print(isinstance(Dog(), Animal)) # 輸出 True
print(isinstance(Dog(), Dog)) # 輸出 True
print(type(Dog()) == Animal) # 輸出 False
print(type(Dog()) == Dog) # 輸出 True
print(issubclass(Dog, Animal)) # 輸出 True
print(issubclass(Dog, Dog)) # 輸出 False
在上面的代碼中,通過isinstance函數可以判斷一個對象是否屬於某一個類,Dog()是Animal的實例,因此第一個輸出為True。而Dog()也是Dog的實例,因此第二個輸出也為True。
通過type函數可以判斷一個對象的類型是否為指定的類型,但是不能判斷一個類是否是另一個類的子類。因此,第三個輸出為False,第四個輸出為True。
最後通過issubclass函數可以準確地判斷一個類是否是另一個類的子類。因此第五個輸出為True,第六個輸出為False。
四、issubclass與繼承
在Python中,繼承是一種常見的代碼復用方式,通過繼承可以減少代碼的重複,增加代碼的可維護性。issubclass函數可以通過判斷一個類是否是另一個類的子類來幫助我們進行繼承。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如何判斷一個類是否是另一個類的子類:
class Animal:
pass
class Cat(Animal):
pass
print(issubclass(Cat, Animal)) # 輸出 True
在上面的代碼中,Cat是Animal的子類,因此issubclass的返回值為True。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重寫issubclass方法來修改這個返回值,例如:
class Animal:
def __subclasshook__(cls, subclass):
if subclass is Dog: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class Cat(Animal):
pass
class Dog(Animal):
pass
print(issubclass(Cat, Animal)) # 輸出 False
print(issubclass(Dog, Animal)) # 輸出 True
在上面的代碼中,Animal類重寫了issubclass方法,當判斷的子類是Dog時,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因此,Cat不是Animal的子類,第一個輸出為False;而Dog是Animal的子類,第二個輸出為True。
五、issubclass與多重繼承
在Python中,我們可以通過多重繼承來使用多個父類的功能。issubclass函數同樣支持多重繼承關係的判斷,例如:
class Animal:
pass
class Fly:
pass
class Bird(Animal, Fly):
pass
class Fish(Animal):
pass
class Dog(Fish):
pass
print(issubclass(Bird, Animal)) # 輸出 True
print(issubclass(Bird, Fly)) # 輸出 True
print(issubclass(Dog, Animal)) # 輸出 True
print(issubclass(Dog, Fish)) # 輸出 True
print(issubclass(Dog, Bird)) # 輸出 False
print(issubclass(Dog, Fly)) # 輸出 False
在上面的代碼中,Bird繼承了Animal和Fly兩個父類,因此它既是Animal的子類,也是Fly的子類。
Dog繼承了Fish父類,而Fish又繼承了Animal父類,因此Dog同時也是Animal和Fish的子類。但是Dog不是Bird和Fly的子類,因為它們並不在Dog的繼承鏈上。
六、小結
issubclass是Python內置函數之一,用於判斷一個類是否是另一個類的子類。它可以接受一個類對象和一個類型對象作為參數,返回一個布爾值True或False。
issubclass函數常用於繼承相關的代碼,例如判斷一個類是否是另一個類的子類,判斷多重繼承中某一個父類是否存在等。
在使用issubclass時要注意它與type函數的區別,type函數僅可以用來判斷一個對象的類型,而issubclass可以用來判斷一個類是否是另一個類的子類。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9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