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ython元組(Tuple)簡介
Python中的“元組”是一個可變序列,用於存儲無序的數據集合,可以包含不同類型的數據,例如數字、字符串、列表等。
Python元組通過小括號()表示,可以通過下標來訪問元素,從0開始計數。與列表不同的是,元組的元素是不能被修改的,因此元組是一個不可變序列。
二、Python Tuple Functions
1、增加元素
由於元組是不可變序列,因此無法通過append、insert或者extend等函數來增加元素。但是可以通過”+”, “*”,zip等方式來增加元素。
通過“+”增加元素:
tuple1 = (1, 2, 3) tuple2 = ('a', 'b', 'c') tuple3 = tuple1 + tuple2 print(tuple3)
輸出結果為:
(1, 2, 3, 'a', 'b', 'c')
通過“*”重複元組:
tuple1 = (1, 2, 3) tuple2 = tuple1 * 3 print(tuple2)
輸出結果為:
(1, 2, 3, 1, 2, 3, 1, 2, 3)
通過zip函數增加元素:
tuple1 = (1, 2, 3) tuple2 = ('a', 'b', 'c') tuple3 = tuple(zip(tuple1, tuple2)) print(tuple3)
輸出結果為:
((1, 'a'), (2, 'b'), (3, 'c'))
2、刪除元素
由於元組是不可變序列,因此無法通過remove或者pop等函數來刪除元素。但是可以通過切片操作來刪除元素。
通過切片方式刪除元素:
tuple1 = (1, 2, 3, 4, 5) tuple2 = tuple1[:2] + tuple1[3:] print(tuple2)
輸出結果為:
(1, 2, 4, 5)
切片操作的含義:
tuple1[:2]: 表示選取從開始到下標為2的元素,即(1,2)
tuple1[3:]: 表示選取從下標為3到末尾的元素,即(4,5)
將上述選取的兩個元組通過“+”拼接即可得到刪除了下標為2元素的元組。
3、排序元素
元組是不可變序列,因此無法對元素進行排序。但是可以通過sorted函數進行排序,該函數返回一個新的列表。
對元組進行排序:
tuple1 = (3, 1, 4, 2) tuple2 = tuple(sorted(tuple1)) print(tuple2)
輸出結果為:
(1, 2, 3, 4)
使用sorted函數對元組進行排序,返回一個新的有序列表。
4、拼接操作
元組的拼接操作可以通過“+”和“*”完成,具體方式與增加元素相同。
使用“+”進行元組拼接:
tuple1 = (1, 2, 3) tuple2 = ('a', 'b', 'c') tuple3 = tuple1 + tuple2 print(tuple3)
輸出結果為:
(1, 2, 3, 'a', 'b', 'c')
使用“*”進行元組拼接:
tuple1 = (1, 2, 3) tuple2 = tuple1 * 3 print(tuple2)
輸出結果為:
(1, 2, 3, 1, 2, 3, 1, 2, 3)
三、總結
元組是一種不可變序列,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元素的增加、刪除、排序和拼接等操作的方式。在增加元素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和zip函數等方式進行操作;在刪除元素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切片操作來實現;在排序元素的情況下,需要使用sorted函數進行處理。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