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f.tensor 展開
tf.tensor 是 TensorFlow.js 中的一個基本數據結構,用於表示一維到 n 維的數組、矩陣以及向量等多種數據類型,是神經網絡訓練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礎。tf.tensor 的底層實現基於 WebGL 和 WebAssembly,使其在 GPU 和 CPU 上都具有高效的性能表現,在提供數學計算的同時,也可以實現數據共享。
二、tf.tensor含有none
在 TensorFlow.js 中,tf.tensor 是一個數據結構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數據類型,可以存儲浮點數、整數、布爾等各種類型的數據。在創建 tf.tensor 時,可以使用 none 對數據類型進行不確定的佔位,此時 TensorFlow.js 會根據具體數據類型進行自動推斷。
// 創建包含 none 的 tf.tensor
const tensor1 = tf.tensor([1, 2, 3, 4], [2, 2, none]);
// 自動推斷數據類型
console.log(tensor1.dtype); // float32
三、tf.tensordot
tf.tensor 中的 tensordot 方法可以實現張量之間的乘積運算,相當於將矩陣相乘,但是可以支持任意多個維度的張量。tf.tensordot 可以接收兩個張量和兩個張量的軸,分別對應張量乘積的兩個維度,也可以只傳入一個參數表示兩個張量進行全連接操作。
// tensordot運算
const tensor2 = tf.tensor([[1, 2, 3], [4, 5, 6]]);
const tensor3 = tf.tensor([[7, 8], [9, 10], [11, 12]]);
const tensor4 = tf.tensordot(tensor2, tensor3, [[1], [0]]);
// 打印結果
tensor4.print(); // [[58, 64], [139, 154]]
四、tf.tensor 計算cos
tf.tensor 中的 cosineSimilarity 方法可以計算兩個向量之間的 cosine 相似度,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經常使用的一種文本相似度度量方法。cosineSimilarity 方法支持接收兩個 tf.tensor 向量,並且會返回其相似度值。
// 計算cos相似度
const a = tf.tensor([[1, 2, 3], [4, 5, 6]]);
const b = tf.tensor([[7, 8, 9], [10, 11, 12]]);
const similarity = tf.losses.cosineSimilarity(a, b);
// 打印結果
similarity.print(); // [0,9999999 0,99999994]
五、tf.tensorspec
在 TensorFlow.js 中,可以使用 tf.tensorspec 來指定要創建的張量具體參數。tf.tensorspec 是一個 JSON 對象,可包含張量的形狀(shape)、數據類型(dtype)等屬性。
// 使用tensorspec創建tf.tensor
const shape = [2, 3];
const dtype = "float32";
const data = [1, 2, 3, 4, 5, 6];
const tensor5 = tf.tensor(data, shape, dtype);
const tensor6 = tf.tensor(data, {shape, dtype});
// 打印結果
tensor5.print(); // [[1, 2, 3], [4, 5, 6]]
tensor6.print(); // [[1, 2, 3], [4, 5, 6]]
六、tf.tensor取值
可以使用 tf.tensor 中的 array 方法獲取 tf.tensor 中的數據內容。array 方法會返回一個數組,其中包含了 tf.tensor 中的數值元素。
// 獲取tf.tensor的值
const tensor7 = tf.tensor([[1, 2], [3, 4]]);
const arr = tensor7.array();
// 打印結果
console.log(arr); // [[1, 2], [3, 4]]
七、tf.tensorshape
tf.tensor 中的 shape 屬性返回 tf.tensor 的形狀,即一個數組,其中包含了每個維度的大小。可以使用 reshape 方法重塑形狀或者使用 rank 方法獲取 tf.tensor 的秩(rank)。
// 獲取tensorshape的值
const tensor8 = tf.tensor([[1, 2], [3, 4]]);
console.log(tensor8.shape); // [2, 2]
console.log(tensor8.rank); // 2
// 改變形狀
const tensor9 = tensor8.reshape([4]);
console.log(tensor9.toString()); // [1, 2, 3, 4]
八、tf.tensorarray
tf.tensor 中的 unstack 方法可以將一個具有 n 個元素的張量(tensor)按照某一維度(axis)進行切片,返回一個 n 個張量組成的數組。可以使用 stack 方法將一個張量數組(array)沿着某一維度(axis)合併成一個張量。
// 實現tensorarray功能
const tensor10 = tf.tensor([[1, 2], [3, 4], [5, 6]]);
const tensorArray = tensor10.unstack();
const stacked = tf.stack(tensorArray, 1);
// 打印結果
stacked.print(); // [[1,2],[3,4],[5,6]]
九、tf.tensordot 用法
tf.tensordot 是一個非常常用的張量操作,該方法支持對兩個不同張量進行任意維度的乘積運算。因為支持不同維度的操作,本身有許多用法。
// 多種tensordot實現
const a = tf.tensor([[1, 2], [3, 4]]);
const b = tf.tensor([[2, 3], [4, 5]]);
const c = tf.tensor([[1, 2, 3], [4, 5, 6]]);
const d = tf.tensor([[7, 8], [9, 10], [11, 12]]);
const res1 = tf.tensordot(a, b, 1);
const res2 = tf.tensordot(a, b, [[1], [0]]);
const res3 = tf.tensordot(c, d, [[1], [0]]);
const res4 = tf.tensordot(a, c, [[1], [0]]);
// 打印結果
res1.print(); // [[10, 13], [22, 29]]
res2.print(); // [[16, 19], [22, 26]]
res3.print(); // [[58, 64], [139, 154]]
res4.print(); // [[ 9, 12, 15], [19, 26, 33]]
總之,tf.tensor 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數據結構,可以支持各種張量的多維數據處理操作,適合於深度學習、神經網絡、自然語言處理等多個領域的應用。無論是在 Web 還是在 Node.js 環境下,都是一個值得推薦的工具。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159069.html